第2章 真假千金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2211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8
倒是谢容斐,那二公子生得一副好皮囊,眉眼间流转着儒雅和风流,许秀春只消看了一眼,便羞得双颊绯红,心如鹿撞。

谢雪樱素来以温婉纯善著称,她亲昵地拉过许秀春的手,柔声细语地问候着她这些年的生活。言语间,尽是关切之意,仿佛两人是多年未见的亲姐妹一般。说着,便从皓腕上褪下一只水头极好的祖母绿玉镯,不由分说地套在了许秀春的手腕上。

许秀春望着那只翠色欲滴的玉镯,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忐忑,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。她小心翼翼地捧着玉镯,生怕磕着碰着,全然没注意到身后谢容斐脸上那一闪而逝的嘲讽笑容。

寒暄过后,谢雪樱状似不经意地问道:“二妹妹怎么没来?可曾有人去清荷院知会一声,三妹妹已经到了?”

丫鬟正欲开口,却听见堂屋外传来一声通报:“老国公和二姑娘到!”

话音未落,便见帘子被人高高掀起。率先映入眼帘的,是一位须发灰白的老者。他身着宽袍大袖,端坐在一方古朴的轮椅之上,虽年事已高,但依旧难掩其年轻时的风采。

一位容貌秀丽的少女,正小心翼翼地扶着轮椅。她身着一袭粉白色的袄裙,衬得肌肤胜雪,娇嫩可人。举手投足间,尽显大家闺秀的优雅与矜贵。

这便是那位鸠占鹊巢的二姑娘,谢雪绒了。她朱唇轻启,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,对着在座的长辈们盈盈一礼,姿态优美至极。

谢老国公在谢含妤和谢雪绒的搀扶下,缓缓落座于主位。他原本身材高大,只是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褶皱,一双眸子却依旧锐利如鹰隼,紧紧地盯着那张陌生的面孔。

“上前来。”老国公的声音低沉而威严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
王氏不敢怠慢,连忙带着许秀春上前,示意她向老国公行礼问安。

许秀春看着这位威严的老者,心中不禁有些畏惧,讷讷地喊了一声“祖父”。

谢老国公的目光如炬,一动不动地在她身上扫视着,眉间的川字纹也越锁越紧:“原先在家,你叫什么名字?”

“秀春,许、许秀春。”许秀春的声音细若蚊呐,带着一丝颤抖。

“哪个秀?哪个春?”老国公继续追问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。

“啊……”许秀春愣了一下,磕磕巴巴地回答,“秀,秀……”她努力回忆着自己名字的写法,却怎么也想不起来。

谢老国公的眉头皱得更紧了,他沉声问道:“可曾读过书?”

谢雪绒站在一旁,脸上不易察觉地露出一丝傲色。谢氏乃是百年世家望族,家学渊源深厚,对子孙后代的学识向来要求极高。谢老国公本人更是一代文豪,其才学之高,名震天下,是谢氏一族的骄傲。

谢雪绒自己,便是因为才学出众而深得谢老国公的喜爱。即便后来被揭穿并非谢家血脉,谢老国公也因为对她的偏爱而将她留在了府中。

真女儿又如何?在祖父心中,最重要的,始终是她谢雪绒!

许秀春局促地捏着手心,转动着眼珠,试图掩饰自己的窘迫。她低声说道:“家里穷,没钱供我读书,我爹只让大弟读书。大弟在家什么都不做,我从小就要下地干活,贴补家用,还要给他攒束脩……”

“不过……爹在家有很多书,我都从小翻看……”

谢老国公淡淡地问道:“都读了些什么书?”

许秀春顿时语塞。她连字都不识几个,又哪里说得出什么书名来。阿爹年轻的时候倒是读过几年书,只是考了几次都没能考上秀才,这才老老实实地回家种地。

后来有了大弟许南,阿爹便千方百计地将儿子送进了学堂。如今,家里也只有许南读过书。

那个许南……

许秀春想起母亲临行前悄悄告诉她的秘密,紧紧地咬住了下唇。

“三……三字姓。”她结结巴巴地说道。

谢老国公的眉头皱得更紧了,一旁的四姑娘谢琼玉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。

“三姐姐说的,莫不是‘三字经’和‘百家姓’吧?说来也巧,我近来正给六弟开蒙,讲的啊,正是《三字经》和《百家姓》!”

她口中的六弟,是府里最小的孙辈,今年才刚满四岁。

听了这话,小辈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,气氛顿时变得轻松了许多。只有谢含妤冷冷地瞥了他们一眼,语气冰冷地说道:“觉得很好笑是吗?看来你们很想去庄子上好好地笑一笑?”

弟妹们顿时噤若寒蝉,不敢再发出半点声音。

“家规二十遍,三天之内交给我。”谢含妤是家中的长兄,更是未来的家主,有权管教这些不听话的弟弟妹妹们。他的威严早已深入人心,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。

谢雪绒觉得自己此刻最有资格开口说话。她款款上前,语气温柔地说道:“三妹妹受苦了,你本该是金枝玉叶,锦衣玉食,说到底,还是我占了妹妹的位置……”

“不必说了,你也是我谢家的女儿。”谢老国公一锤定音,打断了她的话,“当初你祖母拿你顶替小姐,也是为了救主,一报还一报,这是你应得的。”

老国公的话掷地有声,无人敢反驳。至于当年那个婆子为何过了这么多年才肯吐露实情,自然也没人敢去深究。

王氏心疼女儿,待正堂的人散去之后,便亲自带着许秀春前往精心布置的秋桐院。一路上,嘘寒问暖,关怀备至。

谢雪樱走过花园,从袖中掏出帕子,仔仔细细地擦拭着自己的双手,然后毫不犹豫地将帕子丢给了身边的侍女。

“这个脏了,不要了。”她的语气冷淡,仿佛丢弃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物品。

“妹妹何必如此委屈自己?”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。

谢雪樱抬眼望去,正是她一母同胞的嫡亲兄长谢容斐。

两人并肩走到一处偏僻无人的假山旁,谢容斐才压低声音,嗤笑道:“大房如今已经成不了什么气候了。原本,谢雪绒还有几分才名,可也比不过你。没想到啊……这亲女儿竟然是个乡下来的土妞!”

谢家乃是以文起家,世代簪缨,极其重视对谢氏子弟的才学培养。

谢老国公十七岁便高中金榜,二十岁便在御书房讲学,其才华之高,举世闻名,是谢氏一族的标杆和楷模。只是,他在五年前不幸患上了风湿,从此下身瘫痪,只能在轮椅上度日。爵位也因此传给了他的大儿子。

如今的文国公谢允伯,虽然承袭了爵位,却没有承袭到半点文气。他反而走了武将的道路,如今是朝中一员大将。连带着谢含妤也不喜诗书,专好舞刀弄枪那一套。

倒是二老爷,当年也是两榜进士出身,才名极大。他所生的儿女,谢容斐和谢雪樱兄妹二人,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。

谢容斐在秋闱中一举中举,是明年春闱杏榜上的大热门人选。甚至有国子监祭酒断言,他必定能够位列前十。

而谢雪樱,更是顶着才女之名,屡屡在诗会上崭露头角。甚至连宫里的贵人们都对她青睐有加,极有可能嫁入皇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