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8章 血书警兆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217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7
夜色沉淀,京城外的小径上,一个身影匆匆穿行,直刺破寂静。随着血书送达皇城,一张字迹潦草却猩红刺目的纸卷被摆在朝堂前。乌丽摄政王那挑衅般的言辞如锤击一般,砸在每个人心头。

“苏凛轩丧尽天良,竟夺吾摄政王妃!此百余命,尽是打下的警告!若不早日将吾王妃归还,必踏平大佑疆土,屠尽尔等苍生!”

传闻就像野火,音讯未至,边境已是风云陡变。百姓惶恐不安,人人议论纷纷。一时之间,关于苏凛轩是否也如其父太上皇一般,继承了抢人妻子的癖好,竟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。太上皇的旧事再次被翻出,他当年那场“夺人妻并将其伪装成太监”的秘密,愈发让人脊背发寒。甚至坊间有老者摇头感叹:“虎父无犬子,看来这新帝也不例外嘛!”

乌丽的血书,简直是火上浇油。偏偏字里行间绝口不提所谓“王妃”究竟是个什么模样。这模棱两可的描绘令百姓愈发确信,苏凛轩一定是贪恋美色才招致这场祸端。谣言疯长,民怨沸腾,甚至在京城边界都传出了抗议声。

尽管朝中权臣都知道新帝与皇后情深,苏凛轩绝不会弃妻夺妃。可这空穴来风的警告背后,仍透着深沉的阴谋。不少臣子开始猜测,这血书的背后可不单是疯狂的怒火,必有另一层喋血的算计。然而,这些重重的传言最终都归于一个结论——苏凛轩必须出征,以帝王之威安抚民心。

于是,朝堂之议很快定下,大佑的皇后乔岚监国,而帝王亲自挂帅北征。一片账册翻动,一项命令落定,一个家国的大局在风中翻滚。而遥远的角落里,有人因为这个决定怒火中烧。

---

周慧月攥紧手中的绣花针,将它狠狠刺入自己的大腿。痛感灼烧皮肉,却不敌她内心的痛苦。眼泪夺眶而出,顺着脸颊滴落。她咬紧薄唇,倔强地不肯发出一点哭声。此刻,她恨不得将易青生吞活剥。那位昔年令她动了心的男子,如今竟是搅乱这一切的罪魁祸首。

“易青,想不到你竟如此丧心病狂!”她扯开喉咙,在深夜中低低咒骂。但紧接着她的手却颤了起来,针线也变得难以控制。她无法接受,自己的错竟让儿子承担如此沉重的代价。

此时,乔岚恰巧探望过来。她看到周慧月泪痕未干,却还强忍着情绪缝制一件绣满牡丹的衣裳,心头不禁一酸。她柔声劝道:“娘,若是受了委屈,哭出来便好,不必这样折磨自己。”

乔岚尝试拿走她手中的针线,却被周慧月紧紧攥住。“无事,再缝几针衣裳就好了。”透过她颤抖的手,乔岚却看得分明——这衣裳分明是为未来的孙女所做。以小袄为借,周慧月不过是在掩盖内心的乱象。

乔岚叹了口气,轻声道:“这衣裳还差几针,可若是染了您的血,便不吉利了。”她话音一落,周慧月如梦初醒,将针线放进笸箩。

没有东西遮掩的时候,情绪便再也绷不住了。周慧月捂住脸,泪水涌出指缝:“都是我的错,让鹤儿替我担着这滔天的孽,我实在无颜面对他……”

乔岚安慰她,轻轻抹去泪水。“易青太卑劣,娘别自责。鹤儿没有怪您,他会处理好一切的。您须知道,他让您安心,是怕您伤心。”随后,她一句句宽慰着,直至周慧月心绪稍稍平定。

可乔岚心中却隐隐生疑,一个母亲会为愧疚悲痛至此,她似察觉周慧月眼中似藏一丝死志。

---

三日后,祭天的仪式大张旗鼓,苏凛轩整装待发,站在城门下。当百官远远伫立相送时,百姓已涌于城墙之上叹息。面对这样的氛围,新帝将士气之言一字不落地宣称,却在走到乔岚面前时,悄然卸下铠甲般的沉重。毫无征兆地,他将她紧紧拥入胸膛,仿佛要将坚守的浓情嵌入深深骨髓。他轻声在她耳边低语:“等我回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