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3章 真相浮沉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547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7
周慧月听易青说起皇帝为了召唤鬼军失败而恼羞成怒,便迁怒于他们,对鬼军大开杀戒时,她竟信了。毕竟,从嫁给皇帝后短暂的朝夕相处中,她深知他是个无法容忍背叛和挑战的记恨之人。然而,她从未想过,这也可能只是另一个谎言。

这些年来,易青从未让她真正看清他。周慧月隐隐发觉,这个男人从初见到如今,似乎每一句话都藏着真真假假的成分。苏凛轩将挂在胸前的玉蝉静静取了下来,轻轻攥在手心,他的一双眼睛沉着冷峻。

“娘,这玉蝉当初是乔家与许家定亲时,乔家送给许家女子的定情物件。后来,许家姑娘被曹莺从许家抓进了宫,这交予她的玉蝉,一直随身携带。”他话语低沉中透着几分复杂,“曹莺没把玉蝉交给皇帝,而是留在自己身边。毕竟,她虽是皇帝的人,但其实更听易青的。这一点,连皇帝怕是也未必知道。”

一字一句犹如尖针刺入周慧月的灵魂,她终于彻底明白了——鬼军的覆灭,竟是易青一手谋划!她曾以为的真相如今成了笑话,而眼前听到的一切则如刃般锋利。

苏凛轩小心翼翼地解释着,绝不是为了母亲难堪,而是为了让事实击碎易青撒下的迷雾。不让她再被谎言拉扯。“那些骗术,几次三番要了他的命似的,他都能咬牙如常,这等狠劲,可不是常人能做到的。”苏凛轩的眉宇间,噙着深深的无奈。

痛心、羞愧、愤怒……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,将周慧月团团裹住,她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:“易青……从未说过一句真话……”

苏凛轩目光微凝,然后话题一转:“娘,还有福宝家的事,您应当知道。他们夫妇早年碰到的刺客,极可能是假扮皇帝手下的‘死士’。不过是易青用来考验人心的伎俩,童莱更是假意重伤,骗取阿松夫妇的信任。只可惜,阿松和他的妻子并未答应投奔他,这才引来了杀身之祸。”

当初,阿松屡次告诫福宝不准习武,甚至提起若乔岚和皇帝有所牵扯,一定要隐瞒身份,这背后竟然是出于对皇朝的绝望。而这绝望,分明也是易青暗中设局所为。

苏凛轩将话说得清清楚楚:“娘,您可听说过童莱?这人四十许岁,身形高大,两鬓微白,您可曾与此人相遇?”

周慧月听得全身发冷,直觉心底翻腾的怒火快要压不住了。“将我视如棋子的,不止皇帝。他!易青才是真正的毒蛇!”情绪激昂中,她缓缓开口:“几年前,曾有个高大的黑衣人来过易青的居所,两鬓的确有几许白发。不过,那人看着不像四十岁,倒像更年轻些。”

她回忆着,声音透着寒意:“记得他们去了隔壁谈话。当时,易青对我说,那人是他江湖上的朋友,因为与妻子争吵,妻子竟寻死伤己。他才去求助易青看病。可仔细想来,根本就透着蹊跷。说不定,他正是你要找的人。”

苏凛轩听闻这一线索,如醍醐灌顶,之前追查的蛛丝马迹也渐渐拼出了轮廓。他早就听福宝提及,当年阿松夫妇救下的那人,鬓发稍白,当时还一度误判对方年纪偏大。然而后来的调查却表明,那显然是童莱中毒后造成的独特外貌特征。

“童莱先后摆脱了鬼军,投靠易青,如今基本可以确认。至于他身边那名女子——是不是‘阿烟’便有待进一步查实了。”苏凛轩笃定地说道,“若真是阿烟,她过去离开阿松家后,很可能还未抵达京城开铺子就出了意外,这条线索或许可以重新梳理。”

那是曾经未竟的承诺,如今带着不可割裂的线索,如影随形。

周慧月略显疲惫的眸中,带着几分哀伤看向苏凛轩。经历了这么多,她珍惜同儿子相处的每分每秒。她害怕这种平静会无声散去,可又无法说出心底的念想。

苏凛轩安抚了她:“娘,无论如何,我会守着您,我们母子还会有长久的未来。这是儿子对您的承诺。”

周慧月眼眶微湿,终是点了点头转身离去,只留下一脸不舍地回望他。

将母亲安顿好后,苏凛轩的思绪并未停歇,他径直前往见老爷子,将有关“玉蝉”和青涩的猜测如实相告。老爷子眉头皱成一团:“若真如你所言,这鬼军中已经有人叛变投靠了易青,召唤鬼军便需再三斟酌。”

他说得确切,稍有不慎,便可能将敌人的眼睛引至营中,万劫不复。

于是,他们决定次日启程,前往寿山寻找那枚印记。

第二天清晨,苏凛轩和老爷子终于成功利用玉蝉和玉印打开暗锁,取到鬼军名单!同夜,他深思熟虑后,下达了一道嘉奖圣旨——

“嘉赏鬼军对大佑的无私奉献,允其子女优先入学,或加分应试,且愿从军者将由皇帝直接统管。”他借此一举振奋军心,以期安抚如今满腹疑虑的鬼军后人,同时也为进一步揭穿易青的阴谋,埋下伏笔。

棋局已开,风云在暗流间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