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2章 烽火戏命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2084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4
记忆深处,定格着一幕末日景象:四处逃窜的奴婢与护卫,一张张惊恐的面孔,却无一人伸出援手。

杨桐陌无力地伸出手,仿佛想要抓住最后一丝希望,然而,炙热的火焰无情地吞噬了她,灼烧着她白皙的肌肤。

此刻,沈冰潼正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焦急地寻找着。终于,她发现了一名身着卫尉军服的士兵。

她毫不犹豫地扯下颈间的玉坠,那是一枚雕琢着精美大雁图案的玉佩,象征着她的身份与希望。她将玉坠塞入卫尉军的手中,语气急促而坚定:“我是和顺郡主沈冰潼,你务必将此信物呈给陛下!无论如何,请他暂缓入京!”

那卫尉军紧紧握着手中的玉坠,怔怔地望着眼前这位倾国倾城的女子,仿佛置身于一场虚幻的梦境之中。他张大了嘴巴,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。

沈冰潼见状,顾不得其他,再次急切地重复道:“事态紧急!速去!”

卫尉军这才如梦初醒,不敢有丝毫耽搁,立刻翻身上马,朝着邙山的方向疾驰而去。

“郡主,我们该怎么办?”阿靖焦急地问道。

“你们沿途告知百姓,让他们暂缓回京。”沈冰潼果断地吩咐道。她再次拦下一名卫尉军,亮明身份,夺过他的战马,利落地翻身而上。

“族长,您要去哪里?”芙蓉紧追着她,担忧地问道。

“我要去京城!”沈冰潼紧紧地攥着缰绳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“今日的焰火,绝不能让它燃起!”

庆幸的是,她曾学过骑马,这或许是现在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了。

沈冰潼清晰地记得,当年江流教她骑马的情景。她不慎从马背上摔落,是孔黎一面责备,一面小心翼翼地将她背回京城。

她自幼身世凄苦,一直以来都只懂得保护自己。然而,却有一个人,比她更加辛苦,教会了她什么是爱与责任。

良氏族人的安危是她的责任,京都百姓的性命,同样也是。

京城的城门已然近在咫尺,沈冰潼远远地望见一位官员正站在城门口。他一面焦急地等待着圣驾回銮,一面指挥着百姓与牲畜从侧门通行。他不停地擦拭着额头的汗水,揉捏着酸痛的肩膀,还不时地整理着腰间的革带,焦虑与紧张之情溢于言表。他那微胖的身躯,仿佛一根孤零零的立柱,矗立在城门前。

那是京兆府府尹,汤瑞。

“汤大人!”沈冰潼翻身下马,朝着他呼唤道。

“哎哟,是和顺郡主。”汤瑞闻声连忙迎了上来。当他看到沈冰潼面色苍白,一手紧握缰绳,一手捂着腹部时,不禁关切地问道:“郡主这是怎么了?是否需要请大夫诊治?”

“不必了!”沈冰潼感到一阵眩晕,腹部传来一阵阵剧烈的疼痛。她勉强支撑着身体,语气虚弱地说道:“劳烦大人下令紧闭洛阳城十二座城门,切勿让百姓入城。”

“这……这怎么能行?究竟发生了何事?”汤瑞顿时瞠目结舌,疑惑地问道,“百姓们听闻邙山发生大火,早已无心瞻仰仪仗,都急着赶回家中呢。”

沈冰潼伏在马背上,稍稍缓了口气,这才向汤瑞解释道:“汤大人,邙山的大火乃是匪徒所为,他们还在城中铜驼街埋下了火药。若是放任百姓入城,无异于让他们白白送死啊!”

“啥?”汤瑞闻言,顿时如遭雷击,愣在了原地。过了许久,他才猛然惊醒,跳着脚呼喊着衙役与护卫:“快!快!快拦住百姓,关闭城门!关闭城门!”

沉重的城门缓缓关闭,百姓们顿时怨声载道,议论纷纷。

“为何不让我们进去?”

“都快到晌午了,大人您管饭吗?”

汤瑞原本并不想将实情告知百姓,但百姓们却不依不饶,将他围了个水泄不通。他感觉只要有人轻轻踹他一脚,他就会被人群踩踏致死。在巨大的压力之下,他只好跺着脚解释道:“不让你们进城!是为了保住你们的性命!你们没听到郡主所言吗?有歹人在城中埋下了火药!本官需先排除险情,你们再入城也不迟!”

“火药?”

对于大多数百姓而言,那只是一个只闻其名,未见其形的神秘之物。他们只听说那是大周军队中才会使用的武器,作战时可以用来焚烧敌营,威力无比。

人群闻言,顿时如鸟兽散,纷纷向后退去。然而,却又有一部分人更快地聚集起来。

“我的孩子还在家中,求求你们让我去接孩子出来!”

“我娘也在家呢!铺子还开着呢!”

然而,衙役与城门官却紧紧地守住大门,寸步不让。

在一片混乱之中,百姓们注意到了沈冰潼。

“你就是郡主?你是大梁来的那位郡主?”

“你就是陛下要迎娶的那位?”

一位提着野菜篮子的妇人仔细地辨认着沈冰潼,然后对着周围的人说道:“没错!就是她!她以前就在我们那条街上住过,我认得她!”

沈冰潼咬紧牙关,勉强坐直身体,夹紧马腹,缓缓地靠近城门。

“大家都不要进城!”她竭力提高声音说道,“城里的人也不要出来,以免打草惊蛇,让歹人狗急跳墙,引燃火药!”

她每说一句话,都要费力地吸上一口气。尽管天气并不炎热,她的额头上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。

“那……那我们该怎么办啊?”

“官府会管的吧?陛下还没回来呢。”

百姓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,围着沈冰潼问个不停。然而,她却不再回答,只是缓缓地纵马来到城门前,对着汤瑞说道:“让我进去!”

“此事交给本官即可。”汤瑞此时还没有马匹,只能征用了一辆牛车。

“我去,我有办法。”沈冰潼坚持道。

“本官身为京兆府府尹,乃是京都的父母官,怎能让你这位大梁郡主只身犯险呢?本官必须亲自前往,上不能辜负皇恩,下不能辜负黎民百姓,百姓有难,本官岂能……”

汤瑞喋喋不休地说着,沈冰潼却已经从打开的门缝中进入了城内。她认真地看了汤瑞一眼,语气郑重地说道:“切勿让陛下入城。”

这一眼中,既带着警告,也带着劝诫。端坐在骏马之上的沈冰潼,仿佛一位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,要力挽狂澜,扶大厦之将倾。她的目光中充满了无所畏惧的锐气,仿佛一把锋利的剑,直刺入汤瑞的心中。

那一瞬间,汤瑞仿佛看到了去年匈奴入侵时,率领军队前来解救京城的皇帝陛下。

他不禁打了一个哆嗦,仿佛置身于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,下意识地温顺地点头道:“微臣明白了。”

说完之后,他才猛然惊觉“微臣”二字有所不妥。汤瑞正欲解释,沈冰潼却已经纵马离去。一旁的衙役看着他,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大人,您还去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