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9章 谁休谁?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435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4
孔云程闻言,俊朗的面庞涨得通红,一时语塞,显得有些窘迫。
“这……我不是,我真的……”他支支吾吾,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。
成璎诺强压下心头的怒火,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,她深深吸了一口气,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:“罢了。我找大夫来给你诊治,不过是担心你若有个三长两短,我父亲会跟着难过。既然你现在没事,那就算了。你装病的事情,我不会说出去,你也别傻乎乎地应下这门婚事。我又没看上你,你怕什么?”
说完,她便不再看孔云程一眼,径自转身,利落地爬上了马车,又重重地放下了车帘,整个动作一气呵成,没有丝毫的犹豫,竟是连一句多余的指责都没有。
那位被请来的太医,此刻正茫然地站在原地,不知所措地四处张望着,就这样被成璎诺毫不留情地晾在了大街上,显得有些滑稽。
“哎,你给我站住!”孔云程见状,忍不住抬手喊道,“咱俩到底是谁看不上谁啊?”
马车的车帘再次被掀开,成璎诺探出头来,用手指了指那位可怜的太医,没好气地说道:“先帝爷曾说过,蔡太医如同国宝一般珍贵,你知道请他出诊有多难吗?诊金一百两,你自己付了吧!”
“我又没病,我……”孔云程无奈地翻身下马,连忙扶住了差点摔倒的国宝级太医,心中暗自叫苦。
然而,成府的马车却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,已经渐行渐远,只留下成璎诺坐在车厢里,气愤地骂道:“什么人啊!自作多情,阴险狡诈,谁要是昏了头才会嫁给他!”
孔云程好不容易凑够了诊金,恭恭敬敬地将太医送回府,心中也是颇有怨言,觉得自己白白挨了一顿数落,还搭进去一百两银子:“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,怪不得丞相大人急着想把她嫁出去,刁蛮任性又糊涂,这样下去,可不得变成老姑娘嘛!”
“恁说啥?”太医耳朵不太好使,大声问道。
“没啥,”孔云程连忙赔笑道,一边小心翼翼地扶着太医上了马车,“祝您长命百岁呢!”
太医倒是听清了这句话,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,没好气地说道:“孔大人,老夫今年已经九十三啦!照您这么说,也没几年活头儿了!”
孔云程闻言,顿时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,只觉得心乱如麻,今天真是诸事不顺。
与此同时,遥远的大梁皇宫之中,成黎昕正为了即将到来的沈冰潼的大婚礼物而苦恼不已。
她翻来覆去地挑选着,一会儿觉得这个不够贵重,一会儿又觉得那个不够精巧,更有甚者,觉得有些礼物根本无法表达她对沈冰潼的心意,选得她焦头烂额,恨不得立刻飞回洛阳,亲自去挑选。
“不准回去。”一个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从背后传来,子墨不知何时已经悄无声息地走到了她的身后,从背后轻轻地揽住了她,双手自然地放在了成黎昕微微隆起的小腹上。
“你现在身子贵重,可不能再长途跋涉,冒险奔波了。”子墨语气温柔地劝道。
“都怪你!”成黎昕在他的怀里撒娇般地嘟起了嘴,略带不满地说道,“成婚前你可是说得好好的,准我随时出宫走动,现在倒好,一百个道理,就是要将我困在这深宫之中。”
“还不是怪你这身子太争气了?刚刚成婚,就要送给孤这么一份大礼。”子墨笑着歪了歪头,语气中充满了宠溺,“其实我那妹子最是贪财,你送什么,都不如送她一大堆银票来得实在。哦,对了……”他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,猛地一拍手说道,“把良氏的账册送给她。”
原来,子墨在洛阳的时候,只是将良氏的名册交给了沈冰潼,至于良氏这么些年来在大周、大梁,甚至包括吐蕃所经营的那些生意,以及那些生意的账册和房契地契,他还没有来得及移交。
成黎昕听了,不满地甩开了子墨的手,撅着嘴说道:“那些东西本来就是冰潼的,怎么能算作我们送给她的礼物呢?我还是再好好选选吧,实在不行,我自己设计几套头面首饰的样式,让司珍处的人来打造。”
帝后二人正闲聊着,忽然有内侍在殿外恭敬地禀告,说是西境将军有紧急军情需要禀报。
子墨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了下来,他立刻站直了身子,语气严肃地说道:“让他去思政殿等候。”
临走之前,子墨握了握成黎昕的手,轻声说道:“晚上不必等我用膳了,你用过晚膳之后,就早些就寝吧。”
说完,他便迈开脚步,离开了寝宫,一阵秋初微凉的风裹挟着他,显得有些萧瑟。
大梁的西境,与吐蕃接壤。
吐蕃、梁国、大周,这三个国家在梁国的西北方相互交界,彼此之间有贸易往来,通过骡马、茶叶、丝绸等进行互市。互市的地点设在大周境内的云川县,那里驻扎着一千兵马。
西境将军带来的消息,如同一个晴天霹雳,震惊了整个朝堂。
他说,驻扎在云川县的一千兵马,在一夜之间被人屠杀殆尽,就连云川县的县令,也一同被斩首示众。
而行凶者,竟然是身穿大梁军服的吐蕃士兵。大周的守军不明真相,中了吐蕃人的奸计,误以为是大梁军队所为,于是对大梁的营帐发起了猛烈的攻击,到目前为止,大梁已经死伤了三百多人。
两国之间的大战,一触即发。
西境将军奉命亲自回京,向皇帝禀告这一紧急情况。他来之前,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,如果陛下决意开战,那么回去的时候,他便可以带上调动三军的兵符,立刻投入到战争之中。
子墨听完将军的禀报,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。
大梁国力衰弱,积贫已久,如今根本不是大周的对手。而吐蕃一直对大梁虎视眈眈,无非是想借此机会挑起战火,然后坐收渔翁之利。
“有找到吐蕃出兵的证据吗?”子墨抬起头,目光锐利地问道。
将军如实回禀说,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,就算找到了,恐怕大周那边也未必肯轻易相信。
现在摆在子墨面前的,是一道极其艰难的难题。
如果一味地向大周求和,那么三百多名死伤将士的仇恨将无法平息,朝廷也会因此失去民心。可如果就此和大周开战,又与子墨一直以来励精图治、韬光养晦的计划背道而驰。
他缓缓地走到御案前,从太监呈上的锦盒里取出了象征着至高权力的虎符。
“孤要你集结全部兵力,打出大梁的雄风,震慑大周和吐蕃,让他们知道,大梁不是好惹的。但你要谨记,绝对不能深入敌军,陷入战争的泥潭,要攻守兼备,随机应变,务必保证全身而退。你能做到吗?”
将军双手接过虎符,神情肃穆地说道:“末将誓死完成任务!”
将军领命而去,子墨看着殿内摇曳的烛火,久久没有说话,过了许久,才沉声吩咐道:“不准将这件事告诉皇后。”
皇后现在怀有身孕,万万不能受到惊吓。
“六礼”中的第二项礼仪,是“问名”。
皇帝会请媒人到女方家中,询问大梁郡主的姓名和出生日期。
事实上,沈冰潼的生辰和名字,都是孔黎告诉她的。他亲眼看着她出生,抱着她逃离追杀,最终将她安放在沈家门口。
媒人取走生辰八字后,太常大人会亲自到宗庙进行占卜,以决定婚事的吉凶。这一次,占卜的结果是“凤翥龙翔、书称厘降”,乃是大吉之兆。
就这样,又过了几日,便到了“纳征”的环节。
宫中送来的聘礼,浩浩荡荡地抵达了沈府。
这一次的礼物,比起“纳采”那日送来的,数量更多,价值也更加贵重。
与此同时,京都各府中与沈冰潼相熟的人家,也可以前来沈府“添妆”,为她送上祝福和礼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