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章 绝境逢生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536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4
“百姓?”杨啸仰天狂笑,声音中充满了不屑与愤恨,“不过是那皇帝老儿的子民,是他用来守护边疆的工具罢了!我杨家世代为国浴血奋战,换来的却是朝廷的背信弃义,卸磨杀驴!这值得吗?我杨啸不仅要回来,还要给那高高在上的皇帝,送上一份天大的‘惊喜’!”
由于肆无忌惮的狂笑,他原本重重踩在孔黎身上的脚,也略微放松了些许力道。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!
孔黎积攒已久的沙土,如同离弦之箭般猛然扬起,趁着杨啸猝不及防,迅速转身,将沙土狠狠地撒向了他的面门。
杨啸常年征战于西北荒漠,对于这迎面而来的漫天黄沙,几乎是出于一种本能的恐惧。
他急忙抬手遮挡,而孔黎也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,奋力起身,头也不回地向远处亡命奔逃。
“追!给我追!”,杨啸怒吼道。
“将军,不必穷追不舍!”,一旁的部下连忙提醒道,“那边是条死路,他跑不掉的。”
那里,正是孔黎在行军舆图上,特别标注的危险之地——哨卡,切勿靠近!
那里,赫然是万丈深渊,原本应该是朝廷禁军严密驻守的哨卡,可如今却空无一人,只剩断壁残垣。
两名负责戍守的禁军士兵,早已被杨啸带来的叛军残忍杀害,其中一人的尸体,甚至还被倒挂在光秃秃的树枝上,随着凛冽的寒风,摇摇欲坠,令人触目惊心。
杨啸手提着滴血的战刀,傲然伫立,他满怀期待地望着孔黎穷途末路,狼狈不堪的那一幕。
然而,孔黎却并未如他所愿。
只见那道身穿玄青色祭服的身影,没有丝毫的犹豫与迟疑,径直纵身跃下悬崖,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杨啸见状,连忙冲上前去,满脸疑惑地探头望向崖底,却根本没有发现孔黎的身影。
突然,他注意到在距离山崖不足两丈的地方,有一处凸出崖壁的狭窄小路。这条小路极其隐蔽,仅能容纳一人勉强通过。
看来,孔黎对邙山的地形,早已是了如指掌。
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,甚至每一条隐秘小径的位置,都无比的熟悉。
事到如今,真正陷入绝境,无路可退的人,似乎变成了他杨啸。
此时此刻,他才猛然意识到,自己或许从一开始,就低估了这个在市井之中长大的商贾之子。
杨啸今日前来,并非铁了心要取孔黎的性命。
即便他没有熟读兵法,也深知“上兵伐谋,攻心为上”的道理。
只有那些黔驴技穷,毫无办法之人,才会天真地以为,杀人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。
他原本指望着能够让孔黎屈服,让他主动撤回对父亲的控告,逼迫皇帝还杨家一个清白,给天下人一个交代。
否则,他便会送给那皇帝老儿一份,足以让他寝食难安的“天大惊喜”。
然而,孔黎的态度却无比坚决,他显然不可能屈服,更是认定了他的父亲,就是当年杀害先太子的罪魁祸首。
此时的杨啸,觉得自己已经被逼到了一个进退维谷,无路可走的境地。
“将军!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?”,跟随杨啸从西北一路赶来的,都是对他忠心耿耿,誓死效忠的部将。
“立刻包围整个邙山的禁军!”,杨啸当机立断,下令道,“务必活捉刘熙和孔黎!一个都不能放跑!”
刘熙是当今皇帝最为偏爱的皇子,而孔黎则是皇帝不得不极力维护的亲侄子。
那就用他们的性命,作为筹码,来与那高高在上的皇帝,好好地谈一笔交易吧。
当手中的弓弦被拉至满月之时,便会发出“咯吱咯吱”的细微杂音。
那是力量已经积蓄到了极限,是冰冷的箭镞,渴望着饮血杀敌的强烈渴望。
刘熙就那样紧紧地拉着弓,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身子,隐藏在一棵粗壮的树木之后,冰冷的箭头,遥遥地指向了悬崖侧面的一处空地。
在那里,孔黎的身影,正缓缓地显现出来。
他果然没有死!
看到这一幕,刘熙的心脏顿时剧烈地跳动起来,仿佛要从胸腔中挣脱而出。
他仿佛又回到了十六年前,在那间破旧的驿站之外,同样拉满了手中的弓弦。
他的耳边,似乎又响起了父皇那充满蛊惑的声音。
那个声音充满了催促,焦虑,以及毫不掩饰的贪婪。
“那不是你的兄长,那是你通往皇位的垫脚石!射出那一箭,不要有任何的犹豫和心慈手软,父王会帮你瞄准,绝不会留下任何的后患!”
刘熙的手,开始微微地颤抖起来。
他从小就很听父皇的话,一直都是一个百依百顺的孝子。
孝,即是顺从。
所以,他故意放松了邙山的警戒,使得对邙山地形了如指掌的杨啸,能够在此地顺利潜伏。
所以,他在祭祖大典结束之后,立刻调走了孔黎身边的护卫,转而命令禁军,寸步不离地保护世子刘据。
所以,他在看到示警的烽火讯号之后,第一时间选择保护奉常和宗正等几位重要的官员,将孔黎孤身一人,无情地抛弃在了后面。
父皇曾说,杨啸是一把可以利用的刀。
如果用得好了,不仅可以顺利解决掉孔黎这个麻烦,还能够一并铲除杨家这个心腹大患。
皇帝并非不想立刻将杨氏满门抄斩,只是因为他们手中握有先皇御赐的丹书铁券,朝中的大臣们碍于情面,不敢主动提及此事,而皇族更是不能自食其言,背信弃义。
若是杨啸胆敢对孔黎不利,那便正中了皇帝的下怀。
可是……
孔黎竟然逃了出来。
阴冷的箭镞,始终跟随孔黎那摇摇晃晃的身影,缓慢地移动着,牢牢地锁定着他的胸口,只要轻轻一松手,便可瞬间取其性命。
刘熙的视线,也死死地盯着孔黎的身体。
他虽然目光坚定,步履不停,但显然已经身负重伤。
他的身上,既有刀伤,也有箭伤,触目惊心。
能够从大将军杨啸的手中成功逃脱,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刘熙的箭法极好。
只要他稍微松开手指,孔黎便会立刻被利箭穿心,一命呜呼。
至于他的死亡原因,完全可以推到杨啸的身上。
但是……十六年过去了,孔黎依然还是那个,挡着自己前进道路的绊脚石吗?
不,他现在已经不再是尊贵的皇太孙,甚至都已经不再是受人瞩目的皇孙,他现在,只不过是一个身份没落,无人问津的皇室旁支的世子罢了。
面对这样的他,自己真的要再次痛下杀手吗?
刘熙紧紧地握住弓弦,豆大的汗珠,从他的额头不断地滴落,沿着脸颊、脖颈,最终没入了他那已经被汗水浸透的湿漉漉的领口。
仅仅过了半刻钟,他已经浑身湿透,仿佛是从水中捞出来的一般。
他的内心深处,仿佛有一股强大的力量,正在竭力阻止着他,让他下意识地挪动着手中的弓弩,一点一点地向下压去,最终,冰冷的箭簇,无力地垂向地面。
那是儿时的他,竭尽全力与父皇对抗的力量,是十六年来,一直深深埋藏在他心中的,那一个充满不甘的“不”字。
“兄长,”,刘熙的声音低沉而沙哑,他轻声低语道,“过去欠你的,今日,我还给你了。”
孔黎勉强支撑着自己,踉跄着向前走去。从那条陡峭的崖壁小路向下,有一条极其隐秘的密道,可以直接通往悬崖下面的空地。
他现在必须要尽快找到禁军的队伍,带领他们一起抵挡杨啸的叛军。
杨啸的目标,既有可能是自己,也有可能是刘熙。
他现在只希望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,也希望严君仆能够尽快率领大军前来支援。
孔黎连忙撕开自己的衣袖,简单地绑扎了一下伤口,刚刚走出那片稀疏的丛林,便突然听到了刘熙的呼唤。
“兄长!”
他正从远处飞奔而来,身后背着精致的弓箭,腰间挎着锋利的宝剑,神情紧张而恐惧,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,天真烂漫的七岁孩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