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 茶里乾坤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480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4
成黎昕轻啜了几口茶水,嘴角漾起一抹浅笑,如春风拂柳,温婉动人。“沈姑娘真是慧眼识珠,”她由衷赞叹道,“就凭二小姐在赏花宴上对你施以援手,莫说是区区道歉,即便要我亲自登门谢罪,也是义不容辞的。”
“诊金还是要算的,”沈冰潼狡黠地眨了眨眼,语气轻快,“这样吧,等你出嫁的时候,我给你添一份厚厚的嫁妆,怎么样?”
此话一出,成黎昕的脸颊瞬间染上了一层绯红,宛如初绽的桃花,娇艳欲滴。她略带羞涩地轻咳一声,试图转移话题,“还请你替我向世子爷美言几句,别真的把事情闹到早朝之上,那可就不好收场了。”
“放心吧!”沈冰潼信心满满地拍了拍胸脯,神情笃定,“我们东家向来都是个好说话的人。”
成黎昕闻言,嘴角再次浮现出一抹笑意,只是这笑容中似乎多了几分耐人寻味。
他真的是个好说话的人吗?
她可是听说,这位世子爷不仅出手教训了刘熙,还状告了太傅,甚至刚来京城的时候,还砸了一家赌场。
与其说他好说话,倒不如说,他是在默默地宠着你吧?
只不过,眼前的这位沈姑娘,虽然性情洒脱,热情似火,但却似乎对男女之情并不太感兴趣。
这和自己的姐姐截然不同,姐姐对晋王殿下的倾慕之情,早已是满城风雨,人尽皆知了。
成黎昕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孔宅,回到家中后,便立刻将此事禀告给了自己的母亲,说沈姑娘已经接受了道歉,此事总算告一段落。
成夫人这才放下心来,等到丞相成坚回到府中,她便将今天发生的事情轻描淡写地告诉了他。
做母亲的总是会偏袒自己的孩子,生怕孩子受到责骂。
而成坚则显得更加严厉,虽然成夫人在一旁极力维护,他还是责令成璎诺闭门思过,不准外出。
这一夜,成坚辗转反侧,难以入眠。第二天清晨,他早早地来到朝堂之上,远远地看到了孔黎的身影,便立刻迎上前去,主动打招呼。
他一面自责自己教女无方,一面关切地询问沈冰潼的病情。
孔黎看起来并没有丝毫生气的样子,反而安慰成坚说,小姑娘们之间的小打小闹,做长辈的还是不要过多干预,让她们自己解决就好。
成坚听了这番话,心中稍稍感到宽慰。
然而,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太监总管刚刚示意大臣们有事可以禀奏,晋王刘熙便立刻站了出来,义愤填膺地说道:“儿臣要弹劾丞相成坚,弹劾他纵容女儿行凶,欺压弱女子。子不教,父之过,训导不严,师之惰。丞相贵为朝中一品大员,文官之首,上不能为陛下分忧,下不能做黎民表率,如此行径,实在是有损朝廷的威严!”
纵女行凶?
成坚闻言,脸色瞬间变得铁青,他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笏板,身体微微颤抖着。
今天原本应该在朝堂之上商议太傅杨秋皓的事情。
杨秋皓虽然拒不认罪,但也并没有推诿责任,攀咬他人。对于十六年前那场惨烈的驿站大火,以及那些确凿的证据,他始终保持沉默,任凭他人指责。
这个案子究竟是就这样草草审定,还是应该顺藤摸瓜,继续深入调查下去,一切都等待着皇帝陛下来做最后的决断。
谁知成坚还没有来得及提起这桩关乎社稷安危的大事,竟然先被晋王刘熙给弹劾了。
而弹劾的理由,竟然是如此荒唐可笑的“纵女行凶”。
丞相大人仿佛被毒蜂蜇了一口,表情痛苦地看了晋王一眼,然后便默默地闭上了嘴巴,一言不发。
高高坐在御案后面的皇帝,听着刘熙那如同写文章一般冗长的控诉,忍不住出声打断了他,“你说清楚,成卿的女儿究竟是怎么逞凶行恶的?她又打了谁?”
刘熙恭敬地回答道:“这件事儿臣也只是有所耳闻,不过成大小姐恶人先告状,竟然将此事告到了京兆府。所以,京兆府的汤大人对此事应该是一清二楚的。”
原本就一直战战兢兢的汤瑞,听到这句话,顿时感到一阵头皮发麻,他猛地抬起头,惊恐地发现无数道目光都朝着自己汇聚而来。
你们别看我啊!汤瑞在心中哀嚎道,你们又没有我这么倒霉,就不要在这里幸灾乐祸了!
汤瑞清了清嗓子,硬着头皮站了出来,举起手中的笏板,小心翼翼地说道:“回禀陛下,成小姐确实是打了世子府上的金楼掌柜沈氏,但是因为沈氏也还了手,所以微臣认为她们应该算是互殴,因此并没有立案。”
虽然没有正式立案,但是当今圣上一直以朝政清明自诩,对百官的要求也格外严格,希望他们能够以身作则,约束好自己的家人。
如今出了这种逞凶斗狠的事情,的确是会落人口舌,有损朝廷的颜面。
丞相成坚闻言,立刻跪倒在地,承认自己教女无方,并承诺一定会严加管束自己的女儿。他还主动提出要自罚俸禄三个月,以儆效尤。
皇帝听了这番话,微微点了点头,只是他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,转头看向刘熙,问道:“这个沈氏,莫非就是上次你们兄弟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吗?”
御史中丞魏光嗣曾经上书弹劾世子孔黎,说他殴打晋王刘熙。而他们兄弟二人发生冲突的原因,正是因为晋王刘熙打了孔黎的女人。
皇帝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挖掘刘熙身上优点的机会。
果然,刘熙立刻应声回答说是。
“哦?”皇帝饶有兴致地问道,“上次因为这个沈氏,你不仅挨了打,还被朕狠狠地斥责了一顿。今日你竟然为了她鸣不平,甚至不惜弹劾当朝丞相吗?”
如果换作是寻常人,恐怕多少都会心生怨恨吧?
不落井下石就已经很不错了,更别说是仗义执言了。
刘熙恭敬地施了一礼,正色说道:“儿臣一直都谨遵父皇和各位大人的教诲,绝不敢锱铢必较、挟冤记仇。儿臣之所以要弹劾丞相大人,也是为了能够为国效力,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,这是儿臣义不容辞的责任!”
皇帝听了这番话,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目光。
朝堂之上的不少大臣也忍不住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。
他们自然是在夸奖晋王殿下如同清风朗月一般正直无私,赞赏他矜持而不争夺,合群而不结党营私。
一时之间,晋王刘熙在朝臣之中的声望更胜从前。
似乎除了丞相成坚之外,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对这个结果感到非常满意。
汤瑞忍不住偷偷地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,然后悄悄地退回了自己的位置。
孔黎则在一旁淡淡地笑着,那笑容意味深长,让人难以捉摸。
而皇帝只是轻呷了一口茶水,沉默了良久之后,才缓缓地将目光转向丞相成坚。
“关于太傅杨秋皓的事情,你们审讯得怎么样了?”他沉声问道。
丞相成坚连忙将这些日子以来审讯的结果,一五一十地禀告给了皇帝。皇帝听完之后,顿时勃然大怒。
“证据确凿,他竟然还敢拒不认罪?朕真是万万没有想到,当年杀害我皇兄的仇人,竟然就站在我这朝堂之上!”
他猛地将手中的茶盏重重地顿在了御案之上,那薄瓷茶盏瞬间四分五裂,滚烫的茶水沿着御案滴落下来,发出“滴答滴答”的声响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阴寒气息。
皇帝的手指也被锋利的瓷片划破了,殷红的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袖。
“将杨氏一党,全部收监!刺杀太子,罪诛九族,一个都不能放过!”
皇帝痛心疾首,愤恨不已,甚至忍不住从龙椅上站起身来,怒吼道:“朕要亲自到牢里去,去亲口问问他,问他为何如此人面兽心!可怜我的皇兄一家,可怜我的侄儿阿敬,他才刚刚满三岁啊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