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章 龙孙?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706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4
果真如此!
那这大周朝的天,怕是真的要变上一变了?
汤瑞顿时像被扼住了喉咙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他僵硬地转过头,看向御史中丞魏光嗣,只见对方也同样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,嘴巴大张着,似乎能塞进去一个鸡蛋。
“咱……咱们……”汤瑞压低声音,语无伦次地说道,“是不是已经把那位皇太孙……给得罪了?”
“没有!”魏光嗣连忙摇了摇头,极力否认道,“本官可没有动他一根手指头。”
汤瑞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,像是涂了一层厚厚的粉底,没有一丝血色。
魏光嗣又补充了一句:“更何况,本官向来天不怕地不怕,从不惧怕得罪任何人!”
汤瑞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,头晕目眩,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。他偷偷地瞥了一眼刘熙,只见他仍然低着头,不知道是因为害怕皇帝看出他挨过打的狼狈模样,还是同样无法接受眼前这个荒谬的事实。
就在此时,孔黎在太监的引导下,迈着沉稳的步伐,走进了金碧辉煌的大殿。
他身姿挺拔如同一棵傲然挺立的青松,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,目光深邃而明亮,仿佛能够洞穿人心,神情坦荡,没有丝毫的畏惧和不安。他身穿华丽的锦衣,腰间佩戴着精致的玉牌,面对着至高无上的帝王之威,却丝毫不为所动,走进朝堂,就好像走在自家的后花园一般轻松自在。
他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朗月入怀般的清朗之气,又带着一种肃穆庄严,令人肃然起敬。即使他没有刻意表现出任何的敬意,在场之人也会不由自主地对他产生一种敬畏之情。这一刻,所有人的脑海中都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。
那是已经故去的先太子!
而眼前的孔黎,正是他的儿子,如同当年的先太子一般,光彩照人,风华绝代。
宗正大人竟然花费了如此长的时间,才验明他的真实身份。
只要眼睛没有瞎,只要曾经见过先太子,就一定能够认出他来!
他的骨骼轮廓与儿时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,只是五官更加俊朗,棱角也更加分明,下颌的线条如同刀削一般,充满了坚毅和锐利,那是岁月和成长赋予他的独特魅力。
他走到大殿中央,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,以额头触碰地面,声音洪亮而清晰地说道:“草民——”
“不要再说你是草民了!”
皇帝突然提高了嗓音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,打断了孔黎的话。
他迫不及待地从御案后走了下来,这个举动让在场的官员们都大惊失色,纷纷跪倒在地。皇帝的步伐有些慌乱,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,他快步走到孔黎面前,紧紧地抓住他的胳膊,眼眶中噙满了泪水,哽咽着说道:“阿琅,快起来,地上凉。”
阿琅……
那是他儿时的小名,只有最亲近的人才会这样称呼他。
孔黎的眼眶中也开始涌动着晶莹的泪花,但他仍然执意跪在地上,不肯起身,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说道:“侄儿不孝,让陛下担忧了,是侄儿的罪过。”
皇帝的眼泪再也无法抑制,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滚落下来,但他还是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,竭力安抚道:“都过去了,一切都过去了!朕现在就恢复你皇太孙的身份……”
“陛下万万不可!”
皇帝的话再次被打断,而这一次打断他的,是殿内数十位位高权重的大臣。
丞相已经明确表示过,祖宗法度不可违背,那么这件事就绝对不能轻易更改。
即便贵为皇帝,也要以身作则,恪守祖宗的法度,这是为君之道,更是为人子应尽的孝道。
“朕说要恢复,尔等难道想要抗旨不成?”皇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愠怒,显然对大臣们的反对感到非常不满。
“陛下!”孔黎仍然跪在冰冷的地面上,声音悲怆地说道,“侄儿何德何能,能够拥有皇太孙如此尊贵的身份呢?侄儿已经离开皇宫整整十六年了,如今只是一个卑微的商贾罢了。如果陛下执意要让侄儿做皇太孙,侄儿只能以死明志,撞死在这大殿之上,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心志!”
说着,他竟然真的要起身,朝着大殿的柱子上撞去,皇帝见状,连忙一把抱住了他,阻止了他的疯狂举动。
“阿琅!”皇帝声色俱厉地斥责道,“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,怎么还如此任性!”
“陛下!”群臣纷纷跪地劝谏道,“为了世子的性命,您也要答应他啊!还请陛下三思!”
世子……
是啊,先太子的儿子,的确应该被封为世子。
只有这个身份,才能够给得名正言顺,让所有人都无法反驳。
孔黎也渐渐冷静了下来,停止了挣扎,皇帝的情绪也平复了几分。
“是啊,世子,这样才合情合理。”一位大臣轻声说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赞同。
“世子如此赤诚,一心为国,陛下更应该体恤他的苦心啊!”
在场的所有人,都没有人反对这个身份。
晋王刘熙这才缓缓抬起头,目光复杂地看向跪在地上的孔黎。
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,既有几分嘲弄,又有几分无奈,但更多的,却是满意。
终于演完了这出戏吗?
接下来,就要被封为世子了。
当年那个骄傲的皇太孙,如今却要在他之下,做一个小小的世子,真是可笑至极。
以后在朝中相见,他还要跪在自己面前叩头行礼呢,想到这里,刘熙突然觉得,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变得非常有趣。
然而就在这个时候,突然有一位朝臣大声说道:“微臣要死谏!微臣要弹劾世子刘琅,弹劾他身为皇室子弟,昨日竟然在京兆府公堂之上,公然殴打亲王,其言行举止,简直令人发指,有辱皇家颜面!”
“什么?打了谁?”
皇帝错愕地抬起头,一脸震惊地看向那位手持笏板,慷慨激昂的朝臣。
那是御史中丞,魏光嗣。
魏光嗣义愤填膺地说道:“微臣昨日在京兆府大堂之上,亲眼目睹刘琅殴打晋王殿下的恶行。微臣恳请陛下严惩刘琅,按照祖宗法度,应该削去他世子的爵位,将其逐出皇室,贬为庶民,以儆效尤!”
跪在魏光嗣身边的汤瑞一直试图阻止魏光嗣,不让他继续说下去。
皇帝既然还不知道这件事,或许还可以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,就这样算了呢?
而且,这位世子殿下,也不是一个好惹的人物啊!你的官职再大,也经不起一贬再贬啊!
但是,魏光嗣却对此置若罔闻,根本不理会汤瑞的劝阻,继续慷慨激昂地进谏。
“微臣有人证,那便是京兆府府尹汤瑞!”
说着,他猛地举起自己的胳膊,而汤瑞想要阻止他,连忙抓住他手臂的手,却来不及收回,从远处看,就好像学堂里的学子在举手示意一般,显得格外滑稽。
“汤瑞,你说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”皇帝的声音变得冰冷起来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。
汤瑞顿时冷汗淋漓,只觉得头脑嗡嗡作响,仿佛有无数只蜜蜂在耳边飞舞,他忽然感觉到眼前一阵天旋地转,身体也开始不受控制地摇晃起来。
在彻底昏倒之前,他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。
谢天谢地,本官终于晕过去了!
虽然魏光嗣下意识地想要扶住汤瑞,但还是晚了一步,汤瑞重重地摔倒在冰冷的地面上,瞬间失去了意识,不省人事。
立刻有太监跑了过来,七手八脚地将汤瑞抬到偏殿,由御医进行紧急诊治。
在朝堂之上,官员因为各种原因而昏倒,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,所以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,更不值得大惊小怪。
魏光嗣极为不满地瞥了一眼躺在地上,昏迷不醒的汤瑞,心中暗骂了一声废物,然后继续慷慨激昂地死谏。
你爱怎么晕就怎么晕,反正谁也不能阻止我搞事情!
“陛下,”他语气恳切地说道,“汤大人现在已经无法回答问题了,但是晋王殿下就在殿中,陛下可以亲自询问晋王殿下,事情的真相自然会水落石出。”
众人这才猛然发现,往日在朝堂之上举足轻重的晋王刘熙,今日却几乎没有说过一句话,显得格外沉默。
皇帝的目光缓缓地投向刘熙。
他一共有七个儿子,但是如今获封亲王,并且有资格上朝听政的,只有晋王刘熙和赵王刘恪两人。
这两个儿子都以谨慎稳重著称,平日里行事也颇为低调。
今日议论的是皇太孙的事情,作为皇子,他们的确不方便过多地发表意见。
不说话,反而比说话更能赢得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