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烫手山芋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2239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4
沈冰潼抬起头,凝视着刘熙那副虚情假意的面孔。

无数话语涌上心头,她想质问他是否早已知晓真相,想嘲讽他演技的精湛。

但最终,她只是强忍着剧痛,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:“所以,奴家也要为良氏那些无辜死去的族人申冤,告发杨秋皓参与了十六年前的刺杀阴谋。不知晋王殿下,您可有胆量审理此案?”

刘熙闻言,神情微微一滞,脚步也随之停了下来。

他印象中的沈冰潼,总是带着盈盈笑意,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她如此冷冽的笑容。

而她这冷笑的神态,却又莫名地让他觉得有些熟悉。并非是眼前这个人带来的熟悉感,而是源自于久远记忆深处,某些模糊的场景正在慢慢地复苏。

他仿佛看到了那个瘦小的女孩,紧紧地趴在他身上,用弱小的身躯护住怀中的兔子,也护住了他,对着那些拳打脚踢他们的人,毫不畏惧地冷笑道:“除非你们打死我们,否则休想从我们手中夺走楚楚!”

刘熙的目光瞬间变得有些凝滞。

这怎么可能?楚楚的主人,绝不可能是她啊。

眼见刘熙神情变幻不定,一旁的魏光嗣立刻开口斥责沈冰潼道:“大胆刁民,休要小觑了晋王殿下!有骨肉亲情维系,有公道人心支撑,晋王殿下怎会畏惧区区一个太尉?”

他一边说着,一边俯下身子,看似是在厉声呵斥沈冰潼,却在她抬头看向自己的瞬间,隐晦地眨了眨眼睛。

一个身躯魁梧的御史中丞,突然做出如此滑稽的动作,却让沈冰潼瞬间领会了他的意图。

他并不是真的怪她口不择言。

他这是在故意把晋王架到一个高位上,让他不得不接下这个案子。

他会接吗?

他敢提审当朝太尉杨秋皓吗?

沈冰潼脑海中如电光石火般闪过无数念头,突然灵机一动,连忙开口道:“奴家还要为自己鸣冤!刺杀魏中丞的另有其人!想必是杨秋皓为了掩盖当年的旧事,不希望魏大人劝说陛下重审旧案,这才痛下杀手的吧?”

刘熙之前在公堂之上曾说过,魏光嗣多次向朝廷建议将良氏余孽抓捕进京,重新审理当年的旧案。

刘熙可以将刺杀钦差的罪名扣在她头上,她同样也可以将这盆脏水泼回去。

接下来,就看刘熙如何选择了。

果不其然,刘熙的脸上露出了极为复杂的神情,他看了一眼满脸痛苦却依旧坚持求告的沈冰潼,又看了一眼如同遭受雷击一般呆立在原地的汤瑞,面色沉凝,缓缓走到了公案之后。

而原本还在争吵不休、熙熙攘攘的百姓们,此刻也纷纷跪倒在地,不再发出任何声响,只是静静地等待着刘熙的最终决断。

如果刺杀先太子的幕后真凶是当朝太尉。

那么晋王他,敢动他吗?

皇帝他,会庇护他吗?

当朝太尉的府邸,气势恢宏,占地极广。

好在成坚贵为当朝丞相,很快便在太尉府见到了亲自出迎的太尉杨秋皓。

杨秋皓年过五旬,虽位居武官之首,却丝毫没有寻常武将的粗犷和刚毅。

相反,他更像是一个深谙人心的老谋士,脸上始终挂着一丝和煦的笑容,眼底却隐藏着不易被人察觉的精明。

“不知是何事,竟能劳烦丞相大人您亲自跑一趟?”

他老远便拱手向成坚施礼,锐利的目光则紧紧地锁定在成坚的脸上,试图揣摩出对方此行的真正目的。

“有封信,需要送到太尉大人手中。”成坚的声音压得很低,杨秋皓立刻心领神会,连忙将成坚向府中的议事厅引去。

“不知是何方神圣,竟能劳动您的大驾。”

他嘴上客气着,脸上却忍不住流露出几分紧张的神色。

他乃是当朝武官之首,而成坚则是文官之长,他们两人虽然都在尽心尽力地为皇帝效力,但在暗地里,也一直在进行着激烈的较量。

如今,成坚越是表现得气定神闲,杨秋皓心中的思绪就越是起伏不定。

议事厅内的陈设极尽奢华,七八位乐伶早已在此等候,准备随时奏乐助兴,另有十几名容貌姣好的女婢侍立在一旁,随时准备提供各种服侍,更有专门负责焚香的、煮茶的、伺候笔墨的,甚至还有人直接跪在地上,展开衣襟,充当痰盂。

厅内的人虽然众多,却都噤若寒蝉,没有发出任何声响,她们脸上挂着的笑容,仿佛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,显得僵硬而诡异。

成坚站在议事厅门口,看了一眼厅内的场景,转头对杨秋皓说道:“这些人,恐怕需要回避一下。”

“不必了。”杨秋皓摇了摇头,解释道,“她们都是哑巴。只能听从指令,却无法开口说话,绝对安全可靠。”

从哪里找来这么多哑巴的?

成坚闻言,不由得面露惊讶之色。

达官贵人商谈要事,通常都需要屏退左右。有时谈得久了,不免需要自己动手烧水煮茶,平添许多辛苦。而杨秋皓竟然能在府中豢养如此之多的哑巴婢女,这份手段,着实令人叹为观止。

不过仔细想想,却又让人感到不寒而栗。

成坚眉头紧锁,走到主位上坐下,然后将孔黎请他转送的书信递给了杨秋皓。

杨秋皓脸上带着一丝笑意,缓缓打开书信,只是看了寥寥几个字,他的脸上便露出了几分惊骇之色,当他继续往下看时,更是猛然抬起头来。

“这……”他脸上原本沉稳的神情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下意识的恐惧和错愕。他的额头开始冒出冷汗,脸颊也变得煞白,如同一个濒临死亡之人。

然而,成坚并没有打算与他多说什么。

他缓缓站起身来,淡淡地说道:“信已送到,本官告辞了。”

当他走到大门口时,成坚回头看了一眼太尉府,意味深长地叹息了一声。

“‘江汉以濯之,秋阳以暴之,皓皓乎不可尚已!’杨秋皓啊杨秋皓,真是可惜了你这个好名字。”

京兆府的大堂之上,晋王刘熙终于走到了公案之后。

他心知肚明魏光嗣是在演戏。传言此人曾与先太子交好,重审当年的旧案,对他而言可谓是有利而无害。

他也明白汤瑞为何会如此崩溃。查出良氏遗孤,将其绳之以法,固然算得上是一件功劳。可如果胆敢将当朝太尉牵扯进来,恐怕他的脑袋离搬家也就不远了。

他同样也清楚沈冰潼的真正意图。谁刺杀钦差已经不再重要,她现在最渴望的,是洗脱良氏的罪责,能够光明正大地活下去。

他甚至更加清楚,在他审理此案的这几个时辰里,他的堂兄孔黎,恐怕已经在背后开始秘密筹谋了。

接下来,该怎么办?

为今之计,似乎只能选择按兵不动了。

“此事事关重大,”刘熙提高了音量,沉声说道,“本王会在明日早朝之上,将此事禀明陛下,由陛下圣裁决断。”

魏光嗣闻言,脸上露出一副非常理解的神情,但随即又开口说道:“微臣担忧杨太尉听闻此事,连夜畏罪潜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