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章 锁魂门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2780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4
“是周长安做的,他是孔黎的人。”如同午夜索命的厉鬼,这句话在刘熙的脑海中疯狂回响,震得他头皮发麻。

不能让周长安再说下去了!

没有人比他刘熙更清楚十六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。

他甚至心知肚明,周长安拼死也要举告的人,究竟是谁!

绝对不能让他把那个名字说出口!

因为他根本无法杀掉今天所有听到那个名字的人,更无法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。他不能,也不可以跪在父皇面前,再一次承认自己败了。

“公堂之上,胆敢咆哮阻挠,”刘熙径直越过已经完全目瞪口呆的汤瑞,走到沈冰潼面前,居高临下地看着她,语气冰冷得像是寒冬腊月的冰碴,“杖刑!”

话音未落,立刻便有如狼似虎的官差手持粗长的杀威棒冲上前,毫不留情地向沈冰潼和周长安身上招呼。

那杀威棒又粗又硬,裹挟着令人胆寒的呼啸风声,狠狠地砸在身上。沈冰潼闷哼一声,顿觉五脏六腑都仿佛移了位,她向前踉跄几步,狼狈地趴倒在地,剧烈的疼痛如同潮水般,瞬间从后背蔓延至头顶和四肢百骸,让她浑身都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。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涌上喉头,肺腑之间仿佛有一股鲜血在疯狂激荡,想要破体而出,却被她死死地咬紧牙关,硬生生地咽了回去。

“晋王殿下,您……怕了吗?”

她艰难地抬起头,一双眼睛如同淬了毒的利剑,死死地盯着刘熙那张俊美却又冷酷的脸。

她必须要多拖延一会儿时间,哪怕只有一瞬,也要为周长安争取到机会,让他能够将真相公之于众!

“再打!给本王狠狠地打!”刘熙的面色阴沉得仿佛暴风雨前的天空,语气更是冷酷无情,不带丝毫的感情。

“住手!”

一声饱含着正义与威严的怒喝,如同平地惊雷般猛然炸响,瞬间盖过了所有嘈杂的声音,清晰地传到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。

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一个身形魁梧,气势迫人的男人,正迈着沉稳的步伐,从大门外阔步走入。围观的人群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拨开一般,迅速向两旁退去,为他让出一条宽阔的道路。

“本官倒要好好听听,这位驿吏大人,究竟想要举告何人?”

来人正是当朝的御史中丞,魏光嗣。

魏光嗣原本并不想趟这趟浑水,毕竟这潭水深不见底,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。

但就在今日,他突然听闻,之前刺杀自己的人已经找到了,竟然是金楼的掌柜,一个弱不禁风的年轻姑娘。

魏光嗣瞬间便想起了那夜住在自己隔壁的人,正是金楼背后真正的东家。这么说来,晋王刘熙倒是歪打正着,找对了人。

更让他感到震惊的是,没过多久,竟然又有人冒着巨大的风险,偷偷摸摸地给他送来消息,说这个金楼掌柜,竟然是良氏一族的遗孤!

得知这个消息,魏光嗣再也无法继续坐视不理。

良氏遗孤,那可是良氏族长的亲生女儿,当年那个还在母亲腹中的胎儿,竟然真的顺利降生,并且已经长大成人!

无论如何,他都要亲自来听个清楚明白,绝不能让良氏一族的血脉,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含冤而死!

此时,被打得遍体鳞伤的驿吏周长安,已经无力地跪倒在地,他用颤抖的双手死死地按着地面,想要勉强支撑住自己摇摇欲坠的身体。他抓住这难得的机会,用尽全身力气,声嘶力竭地大喊道:“大人明鉴!十六年前,威逼卑职的父亲紧锁驿站大门的,正是当朝一品太尉,位列武官之首,统帅天下兵马的大元帅,杨秋皓!”

“卑职要告杨秋皓,刺杀先太子,罪大恶极,罄竹难书!”

“卑职要告杨秋皓,逼死先父,丧尽天良,人神共愤!”

“卑职有确凿的证据呈上,恳请大人明察!”

周长安的声音突然拔高,如同划破夜空的闪电,瞬间照亮了所有人心中的黑暗。他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悲愤,就连从京兆府外经过的百姓,都能够清晰地听到他那充满血泪的求告声。

太好了!

魏光嗣闻言,激动得浑身颤抖,他迫不及待地向前一步。

他要亲眼看看,周长安所说的证据,究竟是什么!

十六年了!整整十六年了!终于有人肯站出来,冒着生命危险说出真相,说当年刺杀先太子的并非良氏一族!终于有人敢于拿出证据,挑战权贵的遮天之手!终于有人愿意不顾一切地跳进这刀山火海,只为求一个迟到了十六年的公道!

他的手有些颤抖,几乎无法控制,他小心翼翼地从周长安手中接过一块饱经风霜的印章,以及一封泛黄的文书。

周长安用手背抹去嘴角的血迹,语气悲愤地说道:“当年,杨秋皓还只是卫尉军中一名小小的八品卫丞,负责协同上官掌管京畿地区的守卫工作。他利用手中的职权,发来文书,命令我的父亲紧锁驿站大门,说是为了确保太子一行人的安全。可谁知,就在那日晚上,大门紧锁之后,竟然有人偷偷盗走了我父亲的钥匙。后来,无数火箭如同雨点般射入驿站,众人根本无法逃生,最终酿成了那场惨绝人寰的滔天大祸!”

熊熊燃烧的烈火,仿佛就在眼前。

刀剑碰撞的厮杀声,依然在耳边回响。

魏光嗣紧紧地握着手中的证物,只觉得视线都有些模糊了。

良氏一族的人,有多半都是行走江湖的侠义之士,而太子殿下所带领的护卫,更是经过千挑万选,百里挑一的精锐。

他们本应都是人中龙凤,拥有着光明的前途和无限的可能,可他们却在京畿重地,在自己人的眼皮子底下,命丧火海,含恨而终!

原来,这才是真相!

驿站的大门,竟然是被自己人锁上的!

人心,当真是深不可测!一个小小卫尉军丞,竟然就能够轻易地左右他们的生死,决定他们的命运!

不,杨秋皓如今已经不再是那个小小的卫尉军丞了。

十六年的时间,足以改变很多事情。他如今已经是皇帝最为信任的左膀右臂,是统领天下兵马的大元帅,是位极人臣的一品太尉!

魏光嗣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脑门,让他遍体生寒,手脚都开始微微发麻。

“晋王殿下,”魏光嗣缓缓转过身,将手中的证物恭敬地交到晋王刘熙手中,用衣袖抹去眼角的泪水,语气沉重地说道,“微臣记得,晋王殿下您同先皇太孙殿下感情深厚,情同手足,当年更是曾在国子监一同进学,彼此砥砺,共同进步。而先太子殿下对晋王殿下您,也一直都爱护有加,关怀备至。如今,真相大白,水落石出,晋王殿下您必定会为他们主持公道,为当年那些惨死在火海中的无辜之人,主持公道啊!”

反正他魏光嗣身为御史中丞,也只能风闻奏事,根本没有调兵遣将的权力,更没有设立公堂审判要案的资格。

十六年前就已经被定性的铁案,根本不是他想翻就能翻的。

一品太尉,权势滔天,也不是区区一个京兆府府尹就能够随意提审的。

想要审理这个案子,首先必须要得到当今陛下的同意,其次还要有地位相当,手握重权的人来亲自办理。

所以,不管刘熙的内心深处到底是怎么想的,魏光嗣都必须表现出对他极度的看重和钦佩,恨不得将自己的性命都托付给他。

他神情真挚,泪水涟涟,看着刘熙的视线,充满了希望和期待,就好像是在仰望三皇五帝一般。

而站在大堂外围听审的百姓们,也被这悲壮的场景深深地触动了,不少人纷纷跪倒在地,对着刘熙不停地叩头。

求你……

如果杀害先太子殿下的真正凶手,至今仍然逍遥法外,求您能够不畏权势,秉公执法,让他血债血偿,以慰藉先太子殿下的在天之灵!

刘熙接过证物,神情错愕,悲伤,震惊,种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,让他的脸色变得异常苍白。

“竟然……竟然是这样吗?”

他喃喃自语道,眼泪在眼眶中不停地打转,声音哽咽得几乎无法听清,脚步也在这一瞬间变得有些踉跄,仿佛随时都会跌倒在地。

但事实上,在他的内心深处,却是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。

还好,周长安最终还是没有口出狂言,直接污蔑自己的父皇。

如果真的到了无法挽回的那一步,那么,不过是损失掉一个杨秋皓而已。

朝廷之中,最不缺的就是官员。

死了他一个,有的是人会欢天喜地地想要上位,填补他的空缺。

事实上,刘熙也一直感到非常奇怪,杨秋皓作为当年那件事的参与者,不知为何竟然能够活到今天,并且还一路平步青云,官运亨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