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错杀?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2366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4
魏光嗣年过不惑,约莫四十出头,一头略显蓬乱的头发随意地挽在头顶。他生就一张棱角分明的方脸,配上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,高挺的鼻梁和略厚的嘴唇,让他的容貌虽算不上俊美,却也透着一股寻常文官没有的英气,那是久经沙场的军旅之人特有的气质。此刻,他只穿着一件单薄的中衣,脚下随意地趿拉着一双木屐,脸上还残留着几分突遭袭击的慌乱,但眼神已然恢复了往日的镇定与锐利。

“多谢这位小哥仗义相助,唤来援兵。”

魏光嗣贵为御史,身居高位,本不必对寻常百姓施以礼数。

但他还是神色郑重地伸手捋了捋有些散乱的头发,对着孔黎拱手一礼,诚恳地说道:“请问小哥尊姓大名?”

孔黎神情肃穆,恭敬地回了一礼,谦逊地答道:“草民孔黎,不过是举手之劳,大人不必挂怀于心。”

事实上,他甚至连“举手之劳”都算不上,不过是扯开嗓子喊了一嗓子罢了。

一旁的沈冰潼心中暗想,谢什么谢啊,大人您今夜差点命丧黄泉,还不是全拜眼前这位“义士”所赐!

魏光嗣的目光停留在孔黎的脸上,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,一时有些怔怔出神。

他似乎在努力回忆着什么尘封已久的往事,眼睛也随之越瞪越大,最终,一丝难以言说的伤怀之色浮现在他的眼底,他微微摇了摇头,似乎在否定着什么。

这时,驿站的驿丞才姗姗来迟,他举着一支燃烧正旺的火把,将这片狼藉之地照得亮堂了几分。

驿丞战战兢兢地跪倒在地,不停地磕头请罪,口中声称自己管理不当,才让刺客有机可乘,混入了驿站,恳请大人严惩。

魏光嗣闻言,这才缓缓收回了停留在孔黎身上的目光。他脸上的神情如同风云变幻般复杂莫测,并没有理会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驿丞,而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。

他缓缓转过身,目光落在那扇被破坏殆尽的房门之上,语气淡淡地说道:“你的确是管理不当。本官为了避人耳目,轻车简从,选择绕道返回京都,只为尽快面见圣上,可谓是分秒必争。而你却疏于管理,导致本官的马匹突发腹泻,以至于耽误了行程,这才让今夜的刺客险些得手。”

这到底是巧合,还是有人在背后精心策划呢?

驿丞依旧不停地叩头请罪,而一旁的沈冰潼却敏锐地察觉到,魏光嗣的话里似乎另有深意。

孔黎向魏光嗣告辞,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。

沈冰潼隐约听到魏光嗣吩咐自己的随从,将那些刺客五花大绑,押解下楼,暂时羁押在宜阳县的县衙之中。

驿站之外,一切渐渐恢复了平静。

在驿站其他人的眼中,今夜不过是几个刺客想要刺杀一位路过此地的御史钦差,幸好钦差大人屋子里有护卫随行,再加上一位仗义出手的住客,他们齐心协力,最终抓住了那些刺客。

然而,在沈冰潼的眼中,今夜发生的一切,却是孔黎巧妙地借助了晋王刘熙的刺杀行动,将原本对此事一无所知的钦差大人,也卷入了这场暗流涌动的风波之中。

刘熙本想搬起石头砸别人的脚,没想到最终却砸了自己的脚,而孔黎却仿佛早已预料到了一切,安排得天衣无缝,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。

他心思缜密,算无遗策,着实令人叹为观止。

“真了不起啊!”

沈冰潼拿起那串从死人身上搜出的钥匙,在皎洁的月光下仔细辨认着钥匙上的字迹,忍不住发自内心地赞叹道。

钥匙上的铜牌的确清晰地刻着“乙卯”二字,这也就意味着,那些刺客的确是找错了房间。

“依奴家看来,还是少认几个字为妙。如果他们不是只认铭牌,而是直接数从西边到东边的第几个房间,今夜就不会出错了。我刚刚仔细观察过,门上的铭牌的确被人换过了,也不知道钦差大人有没有发现这个细节。”

明明在他们住进这家驿站的时候,门上的铭牌还没有被更换。

究竟是谁换的?又是什么时候换的?沈冰潼对此一无所知。

换了铭牌却没有趁乱换回去,不知是根本没有机会,还是故意留下这个破绽,引人上钩。有些破绽,其实如同诱饵一般,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。

“休想借此偷懒,”孔黎站在窗前,目光深邃地看着驿站外面的树林,声音低沉而有力,“还是要多认几个字才好。”

人活于世,长到了一定的年纪,就是在比谁手中掌握的筹码更多。

多识字,多读书,就比别人多了一些筹码,也就多了几分获胜的把握。

“到年底的时候,”孔黎转过身,看着沈冰潼,语气坚定地说道,“你要认识一千个字。”

沈冰潼闻言,只是打了个哈哈,装作没听见的样子,立刻转移话题道:“东家,那个驿丞,是不是您的人?还有楼梯下面埋伏的那些人,也是您安排的吧?钦差大人的马匹腹泻,也是您的手笔吗?您说奴家回去后,到钦差大人那里把这些事情都说出来,能换几两银子?”

“尽管去说,”孔黎走到床边,径直躺了下去,闭上眼睛,淡淡地说道,“也算是逆贼主动投案自首了。”

以沈冰潼的身份,如果冒冒失失地跑去钦差大人那里,将这些事情和盘托出,的确无异于自投罗网。

她打了个哈欠,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,趴在燃烧着的蜡烛旁边,很快便沉沉地睡了过去。

在睡梦中,她迷迷糊糊地听到有人在轻轻地呼唤她的名字。

那名字并不是“冰潼”,而是另一个她已经许久不曾听到的名字。

沈冰潼嘟囔着,想要放声哭泣,却又怎么也无法醒来,然后,她便感觉到有柔软的衣物轻轻地盖住了她的身子,有一只温暖的手,在她后背轻轻地拍了拍。

沈冰潼的梦魇被驱散,她终于放下心来,沉沉地进入了梦乡。

从御史钦差魏光嗣的房间里侥幸逃脱的,正是晋王刘熙最为得力的随从,夜崖。

刘熙看着浑身是伤的夜崖,脸色阴沉得如同冰雕一般,寒冷彻骨。

“殿下,”夜崖跪倒在地,神情惶恐地说道,“我们中了别人的陷阱,卑职冲进去之后,才发现屋子里住的根本不是我们要找的那两个人。”

也就是说,他们杀错人了?

即使杀错了人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对方很难查到晋王府的头上。

“不必如此慌张。”刘熙原本紧绷的神经,反而放松了下来。

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,他并不希望对方那么快就死掉。

“殿下,”夜崖小心翼翼地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惧色,“可是……卑职闯进去的,是……”

“不要吞吞吐吐,有话快说!”刘熙不耐烦地呵斥道。

“是御史中丞,魏光嗣的房间。”

“什么?!”

晋王刘熙只觉得有一团怒火在胸中猛然炸开,似乎要将他的骨头都烧断一般。他牵着马匹的手微微颤抖,险些站立不稳。

御史中丞魏光嗣,是朝中唯一一位从武将转为文职官员,并成功进入御史台的特殊存在。

他是先帝驾崩之前,特批允许其进入御史台的。

他为人刚正不阿,直言善谏,却又处事圆滑,八面玲珑,聪明机敏,很难被轻易迷惑。

这些年来,不知道有多少官员栽在了他的手里。

如今,皇子们都已经成年,即将面临东宫立储这等关系到国本的大事。在这个关键时刻,刘熙绝不能有任何把柄被魏光嗣抓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