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火灭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572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4
这乌木箱子古朴雅致,孔黎喜爱至极,平日里用来装书,连弟弟阿敬都总是眼巴巴地想抢过去玩耍。
依稀记得,当年驿站突发大火,一片混乱,他拼了命也要背着这箱子逃离火海,心中竟是自私地想着,若是自己不在,年幼的阿敬定会趁机将箱子据为己有。
“我当真不是个称职的兄长啊……”孔黎喃喃自语,语气中充满了懊悔。
他不光自顾自地抱走了箱子,更是将年仅三岁的阿敬,永远地留在了那场无情的大火之中。
阿敬与父母同住一屋,那场大火吞噬了一切,他们一家三口葬身火海,再也无法寻觅到任何踪迹。
“阿敬,你当时哭了吗?有没有声嘶力竭地呼喊兄长?烈火焚烧肌肤,该是何等锥心刺骨的疼痛啊……”
一滴晶莹的泪珠在孔黎的眼眶中凝结,却像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束缚住一般,迟迟不肯坠落。
他小心翼翼地合上箱子,强忍着内心如潮水般涌来的悲戚,面容却因极力克制而显得异常冰冷。
屋内光线昏暗,仅有一支蜡烛在摇曳着微弱的光芒。
孔黎缓缓抬起手指,果断地捏灭了烛火,指尖传来一阵短暂的灼痛感,他却仿佛感觉不到一般,毅然决然地转过身。
“火该熄灭了,人命,也该由命来偿还了……”他语气低沉,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。
沈冰潼辗转反侧地躺在床上,思绪万千,难以入眠。
对于她而言,今天注定是命运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天。
她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,知晓了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,亲生母亲又是谁。
她的父亲,竟是那江州良氏的族长,而母亲,则是良氏族长的夫人。
江州良氏,乃是前朝皇族的遗脉,他们盘踞在长江流域一带,势力庞大,甚至令当今朝廷都为之忌惮。
为了安抚良氏,朝廷选择了和谈,选择了招安,甚至不惜让当时的先太子亲自护送他们返回江州。
然而,谁也没有料到,在途径宜阳县的驿站时,竟然突发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火,先太子一家无一生还,全部葬身于火海之中。
朝廷震怒,对外宣称是良氏谋反作乱,随即发兵征讨,最终将良氏一举歼灭。
可孔黎却告诉她,她的母亲,曾经救过他的性命。
那么,当年的真相究竟是什么?良氏,究竟是不是叛贼?
如果良氏并非叛贼,那么,当年先太子的死,又隐藏着怎样的阴谋?
先太子身亡,谁才是背后最大的受益者?
沈冰潼猛然从床上坐起,顾不得多想,径直向窗边走去。
由于走得太过匆忙,她的脚不小心踢到了什么东西,屋内顿时响起一阵杂乱的声音,但她却置若罔闻,只是急切地推开窗棂,向外眺望。
这间屋子坐北朝南,而皇宫,也正位于都城的北面,因此,她隐约能够看到皇宫那巍峨的边角。
大周朝的皇宫,就像一头蛰伏已久的巨大猛兽,横亘在都城以北,冷酷地俯视着脚下的一切。
它仿佛拥有一种无形的威慑力,让人觉得这里的每一个细微的动静都无法逃脱它的监视,它似乎随时都会伸出锋利的爪牙,张开血盆大口,狠狠地咬向那些胆敢悖逆它的人的咽喉。
强大、嗜血、无法撼动。
沈冰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这才感觉到脚底传来的阵阵冰凉。
原来,是由于起身太过匆忙,她竟然忘记穿鞋子了。
“是这样吗……”她喃喃自语,声音低不可闻。
孔黎真正的敌人,难道是当今大周朝的皇帝吗?
所以,他真正在意的并非金钱,即使是价值连城的金楼,也任由她随意经营?
所以,他才要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,对那晋王刘熙更是处处提防?
所以,她的敌人,其实也是……
沈冰潼突然觉得呼吸变得异常困难,她紧紧地捂住自己的胸口,缓缓地坐了下来。
来自皇宫的那股无形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,压得她喘不过气,甚至让沈冰潼这样天性乐观的人,也忍不住感到绝望。
她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和东家最终的结局,那是一个无法逃脱的死局。
在昏昏沉沉睡去之前,沈冰潼一遍又一遍地在心中安慰着自己。
“不要慌,一切慢慢来……”
“不要慌,首先要做的,是努力活下去……”
“东家是那么好的人,他肯为我涨工钱,他一定会吉人天相,逢凶化吉的……”
晋王刘熙静静地听完下属夜崖的汇报,脸上并没有露出太多的表情,只是缓缓地点了点头。
“双生子吗?”他轻声重复着,眼神深邃,让人难以捉摸。
他怀抱着一只通体雪白的兔子,在空旷的大殿内缓缓踱步。
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那么,沈冰潼的身世背景,的确没有任何可疑之处。
她只不过是一个长得稍微漂亮一些的普通女人罢了。
“对了,这女人还擅长煮茶……”刘熙的嘴角微微勾起,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“或许,她还懂得如何更好地伺候男人……”
“楚楚,”刘熙轻轻地唤着怀中兔子的名字,“难道,是本王想太多了吗?”
难道,真的是他的那位兄长,对一个身份卑微的丫头动了真情?
难道,他真的不顾自己的身份,与那女子苟合了吗?
想到这里,刘熙又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。
“兄长如今还有什么身份可言呢?”
“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商人而已,虽然生意做得很大,但也仅仅只是一个商人罢了……”
“纳一房穷苦人家的姑娘做小妾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……”
“不过……”
刘熙突然停下了脚步,他轻轻抚摸着兔毛的手指也随之抽离,转过头,目光锐利地看向夜崖。
“他四处寻找良氏的遗孤,要么是想将良氏的遗孤送给朝廷,以此来光明正大地表明自己的身份;要么,就是想要借助良氏残余的势力吧?良氏如今的情况怎么样了?”
夜崖微微垂下头,恭敬地禀报道:“虽然良氏残余势力目前蛰伏在南蛮一带,但是,这十六年来,他们始终没有停止过作恶,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。如今良氏的当家人,是前良氏族长夫人的侄子,此人行踪诡秘,阴险狡诈,不可小觑。”
由于前任良氏族长死在了京都附近,所以,良氏一直没有推选出新的族长。
这既是对朝廷的一种警示,也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,不要忘记当年的血海深仇。
“原来如此……”刘熙抬起手,沉吟片刻后吩咐道,“当年查抄江州良家时,本王记得在案卷之中,有良氏族人的画像。那些东西现在应该还留在江州刺史府,你派人去取过来,特别是要把良氏族长和他夫人的画像取来。”
“既然是对方的孩子,那么,无论如何都会有几分相像之处的……”
“兄长要找箱子,本王便帮他一起寻找……”
“兄长要找人,本王便也找人……”
在金楼正式开张前的十几天里,沈冰潼一直寸步不离地跟在孔黎的身后,努力学习各种本领。
她强迫自己不要胡思乱想,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眼前的事情上。
当下最重要的事情,是尽快适应掌柜的身份,是绝对不能给东家丢脸。
孔黎夸她已经认识了一百多个字,记账肯定不成问题。
孔黎夸她算盘珠子拨得又快又准,算账也完全没有问题。
孔黎还夸她学会了分辨金银的真假,现在就算不用牙齿咬,也基本能够准确地判断出真伪。
她还学会了称重,学会了挑选最新的首饰图样。
并且,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,她就已经能够将金楼即将售卖的各种物品的价格,记得清清楚楚。
但是,不知为何,东家这些日子以来,对她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疏离感。
他就像是突然变成了一位严厉的老师,虽然也会给予她夸赞,但更多的是严格的要求。
他甚至不再和沈冰潼一起吃饭了。
他独自一人在大厅里用餐,而沈冰潼则和严管家一起在偏厅用餐。
好在伙食依旧丰盛无比,她的菜式,和东家的一模一样,没有任何差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