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火光微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008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4
他手执书卷,眸中似有火焰跳动,面容冷峻,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寒意。
“东家……” 沈冰潼一时忘了行礼,仍旧高举着手中的那团微弱火光,怯生生地说道,“这儿……光线太暗了。”
“看得见。” 孔黎的声音低沉而平静。
他缓缓伸出手,指尖轻巧地捏灭了那豆大的火苗。
那双骨节分明、修长如玉的手指,仿佛感觉不到火焰的灼热,没有丝毫颤动。
两人之间的距离骤然缩短。
沈冰潼只觉得一股压迫感扑面而来,孔黎高大的身躯微微前倾,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息将她笼罩。她慌乱地瞥了一眼孔黎略带不悦的神情,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一小步。
孔黎已然手持书卷,径直越过她,走到书案后,端正落座。
“听江流说,他在上东门见过你?” 他漫不经心地问道。
原来那个在粥棚前遇到的男人,名叫江流。
孔黎的声音温和舒缓,听不出丝毫责备之意。
沈冰潼的心稍稍放了下来。
“我去那里找夫子。” 她老老实实地回答道。
孔黎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书页上,听到她的解释,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。
江流在他们离开后,暗中调查了一番那位夫子的底细,确认的确是学堂里的一位教书先生。
只是孔黎万万没想到,孔家随意买来的这个小丫头,竟然还识文断字,甚至敢出手教训衙役。
他放下手中的书,抬起头,仔仔细细地打量了沈冰潼一番。
方才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那盏蜡烛上,此刻仔细端详,才发觉书房内的光线确实昏暗。
眼前的姑娘身形单薄,却站得笔直,与寻常那些奴颜婢膝的仆役截然不同。
听严管家说,当初买下她时,她正要被卖入青楼。
看来得好好查一查她的家底,摸清她的来历。
思及此处,孔黎缓缓开口道:“你瞧见江流闹事,作何感想?”
“江流闹事了吗?” 沈冰潼故作惊讶地反问道,“好像是奴婢先和衙役起了冲突吧?”
的确,她还扯着嗓子大喊衙役抢粥,唯恐天下不乱。
孔黎的嘴角不易察觉地微微勾起,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这倒是个颇为有趣的姑娘。
“那我要多谢你拔刀相助吗?” 他饶有兴致地问道。
“不用谢,” 沈冰潼乖巧地回答道,“像东家您这样的人物,肯定会直接赏钱的。”
“偏不,” 孔黎语气轻快地说道,“你还欠我一碗面呢。”
沈冰潼在昏暗的光线下撇了撇嘴。
真是见过抠门的,没见过比自己还抠门的。
室内的气氛一时变得有些微妙。
他们名义上是主仆,对话却轻松随意,让人感觉不到身份地位的悬殊。
沈冰潼是头一回做丫鬟,一时还没能适应。
而孔黎,似乎也并不在意她的“冒犯”,就这么顺着她的话聊了下去。
“你不好奇江流为何闹事吗?” 别人避之不及,孔黎反而想知道其中的缘由。
既然是个机灵的姑娘,想必心思也颇多。
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,乃是忤逆之举,是没有退路的,最好让她知难而退,及早离开孔家。
“粥没给够。” 沈冰潼简洁明了地回答道。
她才不会轻易上当呢。
闲事知道得越少越好,这是夫子耳提面命的教诲。
孔黎定定地看着她,眼中闪烁着点点笑意。
孔家的人,还需要去抢粥吗?她这信口胡诌的本事,还真是非同一般。
不过她也算善良,听说还给夫子送去了馒头和银钱。
“明日你随我出去一趟。”
孔黎合上书卷,语气悠然地说道,“去迎接小姐。”
沈冰潼知道,孔家一直在四处寻觅他们失散多年的小姐。
她既是小姐的贴身丫鬟,自然要前去迎接,以便日后随身伺候。
“是,” 沈冰潼恭敬地施了一礼,“不知奴婢需要准备些什么?”
孔黎起身,缓步走到她面前,语气淡淡地说道:“不要自作主张地点蜡烛。”
那个孩子应该也是厌恶火光的,和他一样。
因为她的母亲,在诞下她之前,便被严重烧伤了。
孔黎至今仍清晰地记得,那个弥漫着血腥气和焦糊味的夜晚。
他微微闭上双眼。
不知为何,在这个小丫头面前,尘封已久的回忆又一次涌上心头。
那一年,是锦安十五年。
锦安十五年,孔黎七岁。
那时,他还不叫孔黎。
那时,他的父王,当今大周朝的太子殿下,已经开始协助处理朝政。
父王即将陪伴良氏族长夫妇返回江州,在那里接受他们的归顺。
父王常说,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。
从京都洛阳到蜀中江州,一路可以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,体察百姓的疾苦。
认识路标、辨识五谷、了解各地方言,甚至在荒郊野外寻找食物,这些都是在深宫中难以获得的教育。
然而少师似乎并不想让他一路太过轻松,临行前送给了他十几卷书。
行李早已收拾妥当,他只好偷偷溜到母妃的寝殿,翻出一个箱子将书装了进去。
父王掂了掂箱子的重量,笑着说道:“箱子不重,你自己抱着吧。”
怎么可能不重啊。
他偷偷丢掉了好几本,这才勉强愿意抱着上路。
出了皇宫,一切都显得格外新鲜。
住进驿站后,随行的官员连连请罪,说驿站的环境简陋,他却兴致勃勃地跑到窗边,贪婪地欣赏着外面的景色。
他要将沿途所见所闻牢牢记住,等回到宫中讲给刘熙听,好好炫耀一番此行的收获。
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,自己人生中所有美好的记忆,都停留在了那一刻。
接踵而至的便是冲天而起的大火,是破窗而入的毒箭,是仓皇奔逃,是无休止的刺杀,是良夫人含着热泪,咬破嘴唇也要坚强生下孩子的决绝。
江州良氏族长夫人,竟是如此刚烈的女子。
熊熊烈火烧伤了她半边身子,她的双手,却始终死死地护住自己的腹部。
在破败不堪的厨房里,孩子的降生,耗尽了良夫人最后一口气。
孔黎至今还记得良夫人临终前的托付:“求你……”
她甚至没有力气抱起那个刚刚降生的孩子,只能用眼神示意着他。
那眼神中充满了无助与心碎,那是初为人母,不知该如何疼爱的无措;是初见便要离别,对未来充满担忧与恐惧的心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