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9章 情深几许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831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2
皇陵幽深,冷寂依旧。对于那个自小便被抛入这不见天日之地的儿子,皇帝心中五味杂陈。他从未曾倾注心血教导,如今,这孩子竟能有如此机遇,实乃天佑!谢天谢地!
然而,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。密室的谜团虽已解开,可做生意的本金又从何而来?
皇帝竭力平复心绪,再次发问:“夫子可曾给予小九银钱资助?”
“并非老夫赠予,”崔颂捋着胡须,面露懊恼之色,“而是为师棋艺不精,不慎输给了他。”
皇帝闻言,先是一怔,旋即又开怀大笑:“朕的棋艺,也能胜过老师一筹。”
崔颂默默点头,心道:“那是我故意相让,可你那儿子,是真的棋艺精湛,赢走了我不少银子。”
想来,这便是他做生意的启动资金了。
朝堂之上,群臣再无异议。他们纷纷议论,对楚王能得如此良师感到惊叹,更是对楚王身处皇陵,反能得到帝师教导的奇遇啧啧称奇。
李璟则摆出一副“此事我早已知晓”的得意模样,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。
与此同时,他的目光四处游移,似乎正酝酿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。
唯有叶清,她心疼地握住李策的手。
如今,李策的手已不再冰凉,但她却忘不了,曾经那蚀骨的寒冷。
“害怕吗?”叶清满怀心疼地问道。
“怕,”李策坦诚地回答,“但我更不想身处皇陵,却对外界一无所知。我不想只能与鸟雀为伴,不想将来长大成人,却无法为黎民百姓做事。更不想,上天赐予我心爱之人,我却空有躯壳,无法与她一同吟诵《苦昼短》,也听不懂她所诵的《梁园》。更无法在她需要我时,保护她,心疼她。”
《苦昼短》与《梁园》,是他们初识不久的夜晚,一同吟诵的诗篇。
他们都钟爱李贺的诗,都能为他诗中的情感而潸然泪下。
叶清依偎在李策肩头,轻轻拍打着他,泪水止不住地滑落:“真有你的!”
“娇娇……”李策的神色变得郑重,眼中带着无奈,更有一种决然。他轻声问道:“我知道你心中装着家人,想要保护他们。我只想问你……”
“什么?”叶清抬起头,望着他。
……
此刻,他究竟想问什么?
李策深情地望着叶清,眼神中充满了怜惜与郑重:“你可曾察觉,其实你心中也装着天下苍生,装着黎民百姓,想要庇佑他们。”
“你究竟想说什么?”叶清有些不解。
李策轻轻转身,额头抵住她的额头。
“恐怕往后,你将继续如此,肩负起守护更多人的重任。对不起,我……”
本金来路不明,被怀疑盗窃皇陵,是李策身上唯一的污点。
他之所以没有辩解,一是不想将崔颂牵扯其中,二则是想保留这个污点,以此来拒绝太子之位。
李璨特意在朝堂之上弹劾此事,将它公之于众,便是为了让他再次被推上储君之位。
这一次,恐怕再也无法推脱了。
尤其是,他已经看到李璟站在夫子仅有的大水缸前,准备脱掉衣衫跳进去洗澡,装疯卖傻,以此来逃避责任。
“五哥!”李策穿过人群,拦住了已经脱掉外衣的李璟。
“五哥,不必如此。”他捡起李璟的衣服,“这水是从三里之外的泉眼打来的,弥足珍贵。”
年幼之时,他每日都会艰难地走到泉边,用小小的水瓢一点点地将水运回来。
他体弱多病,帝师说这是拜师的束脩,实则是为了让他强身健体。
“小九!”李璟急切地再次脱下一件衣服,“你若执意拒绝太子之位,这次我跳缸,下次我就跳崖!”
“五哥,”李策紧紧按住他的手,“我都说了,不必如此。我听你的便是。”
李璟闻言,顿时喜笑颜开。
“赵王殿下为何宽衣解带?”有朝臣看到此景,诧异地问道。
“我热!”李璟大声嚷道,“你个老不死的,管得着吗?”
那朝臣顿时瞠目结舌,怀疑自己听错了。一旁的御史则迅速记录下这一幕,这下,又多了一条弹劾李璟的罪状。
“五哥,我都已经答应了,”李策无奈地说道,“你不必再这样了。”
“哎呀!”李璟猛地一拍大腿,“我忘了!我还在心里默念着准备好的台词呢!这下糟了!若是因此被罚俸禄,你可得替我补上!”
太好了,他有小九在,这辈子都不用愁了!
叶清款步走来,朝着李璟眨了眨眼睛。
“五哥,思思是答应了,我可还没答应呢。我原本还想与夫君一同游山玩水,逍遥自在呢。”
李璟脸色瞬间煞白,作势又要跳缸,却被他们夫妻二人联手拦下。
李策被晋封为太子的大典之日,天空中出现了象征祥瑞的庆云。
这是大吉之兆,就连当初先太子晋封之时,也未曾出现过如此祥瑞的天象。
城门之外,傅谦亲自送别了傅明烛。
傅明烛身戴枷锁,仰望苍穹。即便心如死灰,也不得不被这壮丽的天象所震撼。
“叶清真是好福气。”他叹息道,“真是世事难料啊。”
谁能料到,当初先太子唾手可得的皇位,最终竟被一个毫不起眼的“活死人”夺走。
更令人唏嘘的是,当初被他抛弃的女子,如今已是太子妃,不久之后,便会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。
“走吧。”傅谦的心情同样沉重,但傅家总算得以保全。他的小儿子已经入朝为官,傅谦告诫小儿子,要恪守忠君之道,做一个刚正不阿的忠臣,切莫卷入朝堂纷争。
他只希望小儿子能比傅明烛更加听话。
送走了不成器的长子,傅谦无意间瞥见一辆马车缓缓驶来。
那是长公主府的马车。
舒文和严从铮就站在不远处,同样在送别亲人。
宋守节准备趁着身体还算硬朗,四处走走,游历四方。此一别,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。
严从铮夫妇前来送行,让宋守节颇感意外。
他与严从铮寒暄了几句,目光却始终留意着舒文的神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