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8章 墓道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249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2
心中翻涌着千言万语,却如鲠在喉,一时之间竟不知从何说起。满腔的感激之情,最终化作默默的祝祷,深藏于心底。
既觉难过,又倍感感动。
安国公府的风吹草动,自然也逃不过皇宫的耳目。皇帝的密探,将青崖观发生的一切,如实禀报。
叶羲,竟失去了术法?
皇帝略带失望地咂摸了两下嘴,转过头,对着身旁的高福说道:“朕本还想着,让他替朕卜算一番寿数呢,如今看来,是没这个指望了。”
高福闻言,连忙向前躬身半步,恭敬地说道:“圣上乃是真龙天子,天命加身,又岂是凡夫俗子能够随意揣测的?”
此言正合皇帝心意。
事实上,自从听到叶羲失去术法的那一刻起,皇帝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,才算是彻底落了地。
忘了好啊,凡人又怎能与神灵比肩,拥有那般诡谲莫测的术法?
“贤妃,”皇帝的目光移向一旁,落在正在小心翼翼为他捏腿的贤妃娘娘身上,语气带着几分试探,“朕要亲自前往九嵕山,去查探楚王的事情,你不担心吗?”
“不担心,”贤妃巧笑嫣然,手上的动作轻柔而笃定,“圣上的儿子,定然不会做出那等盗墓掘坟的下作之事。”
皇帝听了这话,心情大好,一把握住贤妃的手,语气也变得格外温柔:“是,是我们的儿子。”
自从贤妃地位日渐稳固,隐隐有与皇后平起平坐之势,整个后宫都焕发出一种全新的气象。那些曾经争风吃醋的嫔妃们,如今也变得格外乖巧,收敛了许多。
也不知她究竟用了什么手段。
不过……
既然李策没有盗墓,那么,那间密室里,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呢?
前往九嵕山的路途并不遥远。李策坦然承认,那间密室,的确是他当年奉命驻守皇陵时,私自开凿的。至于开启密室的钥匙,他毫不犹豫地献出了随身佩戴的白玉佩。
那枚玉佩,是他寸不离身的珍爱之物,上面雕刻着一头栩栩如生的鹿。
其雕工之精美,堪称鬼斧神工,令人叹为观止。
当玉佩被放入密室旁边的凹槽之中,那扇原本被三皇子齐王李琏粗暴撬得坑坑洼洼的石门,便在一阵沉闷的轰隆声中,缓缓开启。
“好精巧的机关!”皇帝忍不住赞叹道。
机关固然精巧,可机关背后,那间密室之中,究竟隐藏着什么呢?
圣上此次祭祖,声势浩大,规模空前。
随行的,不仅有太师、太傅等重臣,还有各位亲王公主,以及京都几乎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。就连原本打算偷偷溜走的赵王李璟,也被强行带了过来。
他早已下定决心,一旦李策的所作所为被发现有任何不妥之处,他便会立刻装疯卖傻,竭尽所能地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,为李策创造逃脱的机会。
祭典过后,众人浩浩荡荡地来到密室之前,都想亲眼看一看,这间神秘的密室里,究竟藏着什么。
随着机关的开启,呈现在众人眼前的,是一片深不见底的黑暗。
站在后面的人,纷纷踮起脚尖,试图看得更清楚一些,可前面的人,却仿佛受到了惊吓一般,不由自主地向后退去,生怕从里面突然钻出什么凶神恶煞。
身处皇陵之中,心怀敬畏之心,倒也情有可原。
然而,李策却并没有退缩。
他手持火把,站在密室的门口,转过头,对着叶清轻声问道:“娇娇,你愿意同我一起进去吗?”
叶清毫不犹豫地迈步上前,紧紧地牵住他的手,只用一个字,坚定地回答道:“好。”
火把的光芒,只能照亮一小块区域。
然而,与其说这是一间密室,倒不如说,这是一条漫长而幽深的隧道。
隧道很长,也很坚固。幽静、黑暗,仿佛一座永远也无法逃离的坟墓。
李策一边走,一边不时地提醒着身旁的叶清。
“小心脚下,这里有个浅坑。”
“低头,这里有块突出的石头。”
“往这边走,那边的岩石有些凸起。”
他对这里的一切,都太过熟悉了,熟悉得仿佛已经来过千万次,走过无数次这条路。
“你以前,经常来这里吗?”叶清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,轻声问道。
这怎么可能呢?他明明那么畏惧坟墓。他们初次相遇的时候,李策甚至害怕待在紧闭门窗的房间里。
因为小时候曾不慎掉入盗洞的经历,他面对这种封闭而黑暗的空间,一定会感到惊恐万状,寸步难行。
即便身边有人陪伴,也会被恐惧彻底吞噬,每走一次,都仿佛经历一次死亡。
究竟是什么,让他一次又一次地手持火把,义无反顾地走入密室,走向密室的尽头?
他们的身后,渐渐汇聚了更多的火把。
禁军走了进来,皇帝也走了进来,朝中的大臣们,紧随其后,亦步亦趋。
“禀告圣上,未发现其他机关暗道。”
“禀告圣上,地下没有开挖过的痕迹。”
“禀告圣上,没有任何盗洞。”
“都别禀告了,”皇帝一面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,一面气喘吁吁地说道,“这里四面都是坚硬的岩石,怎么挖?就算挖了,又该如何掩饰?都向前走吧,这应该是一条通道。”
这的确是一条通道,可这条漫长的通道,究竟通向哪里?
哪里,究竟有什么东西,值得他的儿子如此珍视,甚至不惜用象征身份的腰牌作为钥匙,也要死死守住这个秘密?
皇帝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,朝中的大臣们也同样好奇不已,就连赵王李璟,也加快了脚步,想要一探究竟。
而此时,李策和叶清已经走到了暗道的尽头,再次用那枚白玉佩,打开了另一道石门。
石门之外,是和煦的春日阳光,是一个向阳的山坡,坡上,有一户人家。
青瓦三间,茅舍两间,炊烟袅袅升起,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。
一条蜿蜒的小路,从石门一直通向那户人家。
“那是……”皇帝望着远处的山坡,或许是因为走了太久的路,他的脸颊微微泛红,神情也显得格外激动,“朕终于可以找个地方讨杯水喝了!”
柴门缓缓打开,一个身穿白色长袍的男人,对着皇帝恭敬地施了一礼。
“圣上。”那人,竟然是帝师崔颂。
“夫子。”皇帝闻言,仰天大笑。
原来,密室的秘密,竟然是这样!
他的儿子,那个从小就畏惧陵墓的儿子,竟然一次又一次地穿过那如同墓道一般的密室,只是为了来见他的老师。
“夫子,你究竟对我儿子做了什么?”皇帝当着所有朝臣的面,大声地问道。
“臣什么都没有做,”崔颂不慌不忙地回答道,“臣只是将当初教给圣上的那些东西,又重新教了一遍罢了。”
一位好的老师难寻,而一位好的学生,更是可遇而不可求。
惊喜吗?你现在,是你儿子的师兄了。
皇帝捋着胡须,开怀大笑,笑声中带着一丝欣慰,一丝释然,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骄傲:“朕早就知道!朕早就知道!”
朕早就知道,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学识,朕早就知道,朕的儿子,绝不会做出那等盗墓掘坟的勾当。
他的心中百感交集,思绪万千,不知为何,竟涌起一股想要落泪的冲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