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4章 佞臣心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234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2
眼前的李策,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,仿佛脱胎换骨,与往日那个病弱的形象判若两人。
叶清娇笑嫣然,抬起头,在他颈间轻轻落下一吻,那里的肌肤带着些许薄汗,散发着诱人的气息。“我不信。”她娇声道。
“不信?”李策眼中闪过一丝促狭,他伸出手,轻挠着叶清娇的腰肢。她顿时笑得花枝乱颤,身子也软了下来。李策趁势将她一把抱起,打横扛在肩头,径直朝着寝殿走去。
“唯有白日纵情,才能让娇娇相信。”他语气轻佻,带着一丝玩世不恭的味道。
李策脚步不停,大步流星地向前走着,全然不顾周围众人那羞涩而又尴尬的目光。
与此同时,六皇子李璨也踏入了宣政殿。他神情自若,仿佛丝毫没有受到周围那些同情与嘲弄目光的影响。
高居御座之上的皇帝微微抬起眼帘,语气平淡地问道:“你的身体……好些了吗?”
李璨恭敬地叩首谢恩,先是感谢父皇的宽恕,随后起身,将自己那只假手展示给皇帝看。
“父皇请看,这是楚王妃特意嘱托文思院为儿臣制作的,非常合用。”他语气温和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。
这只假手不仅合用,用来砸核桃也十分顺手。
然而,林镜却并不允许他用假手砸东西。只要他敢用假手碰触任何物件,林镜便会有一整天对他不理不睬。
想到林镜,李璨的嘴角不禁浮现出一抹温柔的笑意。
“你今日前来,”皇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仅仅只是为了谢恩吗?”
“不全是。”李璨恭敬地回答道,“儿臣还有一事相禀,想弹劾一人。”
“谁?”皇帝的眉毛微微一挑,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。自从李璋一案之后,李璨这还是第一次出现在朝堂之上。难道他掌握了什么尚未清除的奸臣的罪证,想要借此机会揭露吗?
“回禀父皇,”李璨抬起头,露出一张俊朗绝伦的脸庞,“儿臣弹劾之人,乃是楚王李策。”
此言一出,如同将一滴水滴入了滚烫的油锅,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,群臣议论纷纷,嘈杂的声音几乎要掀翻屋顶。
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射向李璨,其中充满了愤怒与指责。
你戴着楚王妃赠送的假手,却要弹劾楚王?
你这个……忘恩负义之徒!
……
李璨面对着群情激愤的朝堂,却显得不慌不忙,甚至没有丝毫的内疚之色。
他身姿挺拔地站在那里,虽然失去了一只右手,但依然俊美非凡,唇角挂着优雅而洒脱的笑容。
他置身于喧嚣的风暴中心,身上穿着皇子上朝必须穿着的庄重礼服,但在这礼服之下,却倔强地穿了一件粉色的中衣。
微风拂过,撩起他的衣袍,仿佛在他的怀中藏着一树盛开的桃花。
李璨含笑等待了片刻,赶在御史台的几位言官准备出言弹劾他之前,率先扬声道:“诸位难道不好奇,我究竟要弹劾楚王什么吗?”
众人依然怒气冲冲,显然并不打算理会他。
问你作甚?你纵然生得一副好皮囊,却也改变不了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事实。竟然敢在此污蔑楚王殿下!
“你说。”皇帝终于开口,声音不大,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之音,整个大殿顿时变得鸦雀无声。
“儿臣弹劾楚王李策,”李璨神情严肃地说道,“弹劾他蔑视三司法堂,阳奉阴违,有罪不供。”
藐视三司法堂?
朝臣们闻言,立刻将目光投向站在最前面的大理寺、御史台、刑部等官员,只见他们面面相觑,显然对李璨的指控感到十分意外,随后又将目光转回到李璨身上,似乎在无声地质问:他什么时候藐视我们了?我们怎么一点都没察觉?你快闭嘴吧!别在这里胡说八道!
然而,李璨却丝毫不受影响,依然侃侃而谈:“当初先太子在世之时,曾在三司法堂弹劾楚王做生意的本钱来路不明。鉴于楚王一直负责看守皇陵,更有甚者怀疑他监守自盗。然而,楚王对此既不解释,也不自证清白,只是轻描淡写地糊弄了过去。如此行径,难道不算藐视法堂吗?”
皇帝皱起了眉头,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薄汗。
这件事情,他原本打算就此揭过,不再提及。毕竟,九皇子这些年过得着实不易,即便他真的挖过皇陵,偷过一些陪葬品,只要他没有做出出卖列祖列宗的行径,皇帝都觉得可以原谅。
就当是他这个做父亲的,对儿子的一种补偿吧。
可如今,李璨竟然旧事重提,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弹劾李策,这让皇帝不得不正视此事,无法再装聋作哑。
他不动声色地环顾四周,心中暗自思忖:宰相傅谦已于前些日子告老还乡,兵部尚书宋守节则因为长公主一案而自请责罚。皇帝念其功劳,不忍苛责,便给了他一个太傅的虚职,准许他非要事不必上朝。
那么,朝中还有谁能够聪明到体察他的圣意,主动站出来替李策说句话呢?
最好是那种擅长辩论、能言善辩之人,毕竟李璨的口才也是出了名的好。
“臣以为,此言差矣。”
终于有一位朝臣站了出来,皇帝听到他的声音,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喜悦之情。
此人正是他尚未提拔的兵部侍郎姜敏。
宋守节已经辞去了尚书之职,只要姜敏再历练几年,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接替他的位置了。
姜敏冷冷地瞥了李璨一眼,随即朗声道:“楚王殿下固然未曾解释其经商本金的来源,但却算不上藐视法堂。只因当初三皇子齐王殿下,曾派人抓住了楚王的侍卫燕云,并污蔑他盗墓。可结果又如何呢?他所拿的那些东西,甚至还不如六皇子府上摆放的陶瓷物件值钱呢。”
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笑声,显然是对齐王的举动感到不屑。然而,李璨却并不打算就此罢休,反而咄咄逼人地问道。
“所以,诸位是要包庇楚王吗?”
“并非包庇,”大理寺的官员也站出来说道,“实在是楚王殿下性情温和善良,品格高尚,如同冰魂素魄一般纯洁无瑕,绝不可能做出盗墓之事。”
李璨闻言,缓缓地摇了摇头。
他的嘴角依然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,但说出口的话却充满了义愤填膺之情:“诸位之所以要包庇楚王,是因为他不顾个人安危,拯救了甘州流民吗?是因为他以一己之力,为晋州百姓伸张正义吗?是因为他纵然身死亦无所畏惧,在北境奋勇杀敌吗?还是因为他不止一次在宫变之中力挽狂澜,捍卫陛下和诸位的安全吗?你们是为了江山社稷而包庇楚王,还是为了你们自己的私心?”
当然不能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私心,否则岂不就成了结党营私,触犯了大忌?
“臣等是为了江山社稷!”刑部侍郎王厘忽然大声说道,仿佛生怕别人听不见。
“那我就感到十分奇怪了……”李璨话锋一转,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,“这些日子以来,诸位一直极力推举赵王晋封太子之位,既然如此,楚王殿下获罪受罚,又与江山社稷有何关系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