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3章 飞来锅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2564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2
李瑞,赵王李璟的六弟,成婚多年,膝下已是三个儿子的父亲。他身着素服,神情肃穆,缓缓直起身子,再次朝着李璟的方向,恭敬地叩首。

这一拜,饱含着复杂的情绪,有感激,有愧疚,更有几分难以言说的敬畏。足足三个响头磕在地上,他才抬起头,语气恳切,带着一丝颤抖:“弟弟李瑞,叩谢五哥赵王殿下,不杀之恩。”

李璟闻言,剑眉微挑,心中更是疑惑不解。这唱的是哪一出?

“六弟何出此言?”李璟上前一步,虚扶了一下,试图弄清楚状况,“我确实恼你之前在圜丘祭天时,不小心将我撞倒,害我在众人面前出了丑,颜面尽失。又因为一时疏忽,穿错了祭祀的礼服,导致我人生第一次进了牢房,受了些皮肉之苦。但是,这些不过是些许小事,还不至于让我动了杀心吧?”

可李瑞却紧紧地拽住了李璟的手臂,生怕他跑了一般。

他早已是泪流满面,哽咽着说道:“五哥,其实,其实我都知道了,你都已经查清楚了。当年,我的母妃,丽妃娘娘,是被那恶毒的皇后娘娘陷害,我一直想要替母妃报仇,所以才鬼迷心窍,想要报复你。我听了姑母,也就是荣妃娘娘的话,在圜丘之上,配合她演了一出戏,故意弄脏了你的祭祀礼服,让你不得不更换出错的衣服。按律,我罪该万死。但我听说,您不让楚王四哥将此事禀告父皇,甚至在父皇有所怀疑的时候,还主动替我求情。五哥……”李瑞一边抹着眼泪,一边动情地说,“我就知道,在所有的兄弟里,对我最好的,还是你啊!”

“你……你听谁说的?”李璟眉头紧锁,沉声问道。

“是林镜告诉我的。”李瑞仰起头,如实回答道。

李璟听罢,先是迷糊了一阵,随即恍然大悟,一切都明白了。

原来,李瑞并非是不小心撞到他,而是蓄意为之。

至于他这样做的原因,是因为他的母妃丽妃,当年曾被当今的母后陷害。

这些陈年旧事,原本李璟并不知晓,但想必是李策或者叶清查出了真相,他们为了敲打李瑞,便派了林镜前去警告,并且特意告诉李瑞,是李璟不愿追究此事。

所以,李瑞才会对自己感激涕零,带着厚礼,跪在这里痛哭流涕。

“你先起来吧,”李璟无奈地叹了口气,将李瑞从地上拉了起来,语气带着几分训斥,“以后好好的做人,别再做这些糊涂事了。”

李瑞闻言,连连点头,像是拨浪鼓一般,随即小心翼翼地提起原本放在地上的礼物,双手捧着,珍而重之地送到了李璟的面前。

“五哥平日里最喜欢这些东西了,你一定要收下。”

李璟佯装推辞,象征性地推拒了几下,最终还是“勉为其难”地接过了礼物。

真沉啊!

看来,李瑞为了表达他的歉意和感激之情,这次是真的下了血本了!

等到李瑞千恩万谢地离开后,李璟便迫不及待,兴高采烈地将袋子打开,又小心翼翼地拆了好几层厚厚的牛皮纸,这才终于看到了里面的礼物。

他将那东西拿了出来,入手一片冰凉,他的心也跟着凉了半截,整个人目瞪口呆,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。

那竟然是两块巨大的泰山石,比以前他揣在兜里,用来防身的那种小块泰山石,大了何止十倍!

究竟是谁告诉李瑞,他喜欢这些东西的?

喜欢?当初他收集泰山石,是为了防备李策,防备叶清,可现在,他又要防备谁呢?

李璟顿时气得直喘粗气,胸口剧烈起伏,恨不得立刻将李瑞抓回来,好好地质问一番。若不是李瑞已经跑远了,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两块巨大的泰山石丢过去,让他也尝尝被泰山石砸头的滋味!

接下来的几日,李璟都忙得不可开交。

不断有朝臣前来拜访,他们倒也没有送什么贵重的礼物,只是简单地寒暄几句,临走时,都会恭敬地对李璟拱手作揖,口中说着:“多谢赵王殿下抬爱。”

有些性格比较清高的朝臣,则没有直接感谢李璟,只是拉着他大谈阔论朝政大事,一杯清茶,就能耗上半日的光阴。就算李璟撤下了精致的水果点心,他们也依然滔滔不绝,说个不停。

日子久了,李璟慢慢地觉得有些不对劲了。

“这到底都是在干什么啊?”他忍不住向崔锦儿抱怨道,“这些没完没了的应酬,把我同缓缓玩耍的时间都占去了!不行,我忍不了了,今日说什么也要躲出去!”

说罢,李璟便带着崔锦儿,偷偷地溜出了王府。

可谁知,他们刚一出现在大街上,就被眼尖的百姓认了出来。百姓们远远地看到赵王府的马车,便纷纷涌了上来,热情地同他打招呼。

“赵王殿下,多谢您派人帮我们家整修了破旧的屋子。”

“赵王殿下,多谢您开设的药房,免了奴家的药钱,真是大恩大德啊!”

“赵王殿下,您救了京兆府刘大人一命,您就是我们的大恩人啊!”

百姓们的热情简直超乎想象,一面七嘴八舌地表达着感激之情,一面争先恐后地将手中的东西,往李璟的马车里塞。

每个人都有感谢李璟的理由,而且每个理由听起来都截然不同。

一时间,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,寸步难行。李璟吓得赶紧缩回马车,惊慌失措地询问崔锦儿:“他们是疯了吧?咱们家什么时候又是修屋子,又是开药房了?我如果有那个闲钱,还不如包下整个醉仙楼,好好地吃喝玩乐一番呢!”

还有那个刘砚,出了名的老顽固,谁会费力不讨好地去救他?

崔锦儿的心也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。

“如果只有一个人这样谢恩,或许还可以说是那人疯了。可是现在,这么多百姓,还有那些朝臣……”,她突然想明白了什么,脸色瞬间变得苍白,也跟着李璟一起慌了起来,“完了,殿下!这是有人在故意给你造势啊!李瑞、朝臣、这些百姓,一定是有人把你做好事的功德,全都一股脑地甩到你头上了!”

“为什么?”夫妻俩面面相觑,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担忧。

他们觉得,被别人甩锅固然可怕,可被别人甩功德,似乎更加可怕。

因为,关于赵王李璟仁德之名的消息,已经传遍了整个京都。朝堂之上,越来越多的朝臣开始在宣政殿上,向皇帝进言: “微臣以为,赵王李璟,乃是圣上嫡子,且德才兼备、雍和粹纯、忠孝仁爱、积德累功,堪当重任,可册立为太子。”

即便皇后已经被废黜,但皇帝与结发妻子所生的儿子,依然是嫡子。

皇帝高居御座之上,神情莫测,只是微微颔首,认可了朝臣们对李璟的赞美之词,却始终没有做出明确的决断。

一连几日,朝中都在议论太子人选的问题。

其中,推举李璟的声音最多,偶尔有人提起楚王李策,但第二日,便会立刻噤声,不再多言。

与此同时,楚王府内,叶清正站在池水边,悠闲地喂着池中的鸳鸯,李策则站在她的身边,默默地拉着弓箭。

从最初最轻的弓,到后来稍重一些的弓,如今,他已经能够毫不费力地拉开两石的弓了。

叶清能清楚地听出来,李策的喘息声越来越小,练习的时间也越来越长,他的身体正在逐渐恢复,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“你练这个做什么啊?”叶清转过头,对他甜甜一笑,故意露出崇拜的神色,“如果真的出门射箭打人,不是还有我呢嘛!”

“我也要保护娇娇啊,”李策闻言,丢下手中的弓箭,走过来从背后轻轻地抱住她,轻轻地摇晃着,“以后我还要带着你游遍天下,万一遇到不长眼的强盗路匪,也不能让娇娇累着啊。”

叶清听了,心中感动不已,她将手中喂给鸳鸯的食物,一股脑地全都扔进了水里,然后转过身,紧紧地抱住了李策。

“你这几日累不累啊?每天晚上都要去拜访那些朝臣,劝说他们推举五哥。有些执拗的,还得劝说到深夜才能说动。”

“不累,”李策摇了摇头,轻声说道,“最近每日都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儿。心里很开心,很开怀,总想爬山、骑马、跳跃,甚至看到路上的石头,都忍不住想踢上一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