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7章 选谁活?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305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2
太后原本紧绷的面容终于缓和,嘴角勾起一丝浅浅的笑意,她微微点头,语气带着几分感慨:“楚王妃,如今你也是天家的人了,是哀家的孙媳妇。”
她慈祥地向叶清招手,温声道:“娇儿,过来坐。”
叶清闻言,起身,莲步轻移,走到太后面前,规规矩矩地跪坐在台阶之下。
太后依然不紧不慢,她微微抬起手,示意身边的宫女递给叶清一块精致的点心,然后抬眼示意她品尝。
叶清也不去细想这块点心是用什么珍贵食材做的,更不去担心是否会被人下毒,她大大方方地拿起点心,三两口便吃了个干净,随后又接过宫女递来的茶水,一饮而尽。那模样洒脱率真,无拘无束,仿佛对一切都毫不在意。
太后见她吃完,这才缓缓开口,问道:“你说圣上把赵王、楚王、长公主和皇后都抓进了宫,整整一夜都没有消息传出,所以你心急如焚,担心不已。那么你不妨仔细讲讲,昨晚在大秦寺,你究竟看到了什么,又听到了什么?”
叶清闻言,微微咬了咬红唇,脸上露出几分犹豫之色。
能说吗?皇后失态癫狂,长公主疯狂复仇,太后如此注重皇室颜面的人,听到这些,会勃然大怒吧?
不过叶清转念一想,皇室的颜面又算得了什么?又不是她叶清自己的颜面。
于是,她便将昨晚在大秦寺发生的一切,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,没有丝毫隐瞒。
叶清一面讲述着,一面细致地观察着太后的神情,留意着她的情绪变化。不知为何,叶清总觉得太后听了这些话,并没有表现出愤怒,反而隐隐流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歉意。
歉意?
太后常年深居后宫,几乎不问朝事,又有什么好对十八年前的旧事感到抱歉的呢?难道是因为当年她阻止长公主嫁给宋牧辰吗?
叶清心中思绪纷乱,正暗自猜测着,忽然看到太后的嘴唇微微动了动,开口说道:“原来如此。长公主出了事,舒文没有来求哀家。李璟出了事,崔锦儿没有敢来求哀家。只有你,楚王妃,为了他们,不顾一切地跑来这里,在哀家召见你之前,足足跪了半个时辰。”
叶清心想:这有什么好奇怪的?
锦儿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,舒文又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,只有自己,慌里慌张地赶来,想着给李策泡个热水澡,让他舒服一些呢。
没想到太后竟然夸奖起自己来了。
“圣上选的这个儿媳妇不错,有勇有谋,有胆有识。不过,哀家还想看看你是否真的能做到杀伐果决。你回答哀家一个问题,如果答得让哀家满意,哀家便亲自带你去圣上面前,替他们求情。”
叶清连忙抬起头,神情专注,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太后的问题。
太后目光如炬,缓缓说道:“长公主、李璟、李策,如果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,你选谁?”
叶清闻言,顿时瞠目结舌,震惊得说不出话来,脸上充满了无措。
“答得不好,”太后语气平静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哀家便不会插手这件事。”
事情的来龙去脉,都已经水落石出,真相大白了。
十八年前的旧事,宋牧辰、长公主、皇后、李璋、曲江旁那座一夜之间全家老小都被杖毙的宅子,以及那个侥幸偷逃出来的孩子,和那孩子后来的身份——内侍刘振。
以及刘振跟随李璟,伺机在布料中私藏太子衣袍等事。
为了彻底查清这件事,皇帝特意召见了兵部尚书宋守节前来觐见。
宋守节身穿便服,神情肃穆地走了进来。
他主动将自己的官服印玺,以及出入宫禁的鱼符呈了上去,表示愿意替长公主承担罪责,并自请削去官职,告老还乡。
然而,皇后却依旧不肯相信,她始终无法相信,当初自己只是随意处置的一个人,竟然会是宋守节的私生子。
于是,皇帝又下令召见了原吏部尚书裴衍前来对质。
裴衍也供认不讳,承认当初是他亲自带人去处置的宋牧辰。
听到这里,皇后联想到这些年来,宋守节对李璋一直十分冷淡,以及当年兵部在镇压李璋叛乱时所表现出的布置周详,便开始诬陷宋守节是心怀私恨,想要借机复仇。
她又惊讶于李策竟然能够查出十八年前的旧事,便反过来诬陷李策是罗织罪名,勾结朝臣,图谋不轨,对朝廷不利。
在她心里,只有立刻册立李璟为太子,才能证明李璟的清白,平息这场风波。
皇帝整整询问了一夜,事情的真相已经查得清清楚楚,可是他却迟迟无法下定决心。
他感到体力透支,疲惫不堪,却丝毫没有睡意。
看着跪在殿内的几个人,他感到无比的茫然,不知该如何处置才好。
这是他登基以来,第一次希望自己不是皇帝,希望可以将他们都交给大理寺或者京兆府,由别人来审判,来定夺。
他真的太累了,他感觉这至高无上的皇位,这每日都要看着亲人之间明争暗斗、互相谋害的至尊之位,让他感到无比的疲惫。
大明宫的地砖上,才刚刚擦干净先太子留下的血迹,难道这一次,又要下令赐死长公主吗?
或者,皇后的罪责,也足以让她死上一次了。
而李璟所犯下的那些事情一旦被揭露出来,便必然会牵扯到长公主,这对于皇室来说,无疑是一桩巨大的丑闻。如果不揭露,李璟同样难逃一死。
那李策呢?
皇帝亲自询问他当初经商的第一笔银子是从哪里来的,他却始终避而不答,似乎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。
那个秘密,会影响自己的最终决断吗?
皇帝左思右想,始终无法做出决定,干脆直接下令停止了早朝,紧闭宫门,让自己稍微休息了两个时辰,然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,再次前往前殿,去见他们。
不能把他们都杀了。
但是,要怎么样才能掩盖下这桩丑事,又能保住李璟的性命呢?
皇帝下定决心,猛然起身,却感到一阵头晕目眩,但他还是强忍着不适,艰难地向着前殿的方向走去。
“圣上,”高福突然快步走了过来,压低声音说道,“太后娘娘驾到!”
太后竟然亲自来了!
而且,叶清还跟她一起来了。
……
她要废后。
一顶装饰华丽的轿辇,稳稳地抬着太后,缓缓前行,叶清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伴辇而行。
轿辇前方,高高的华盖被高高举起,内侍们精神抖擞地在前面开道,轿辇后面,则跟着一群宫女和嬷嬷。她们有的举着象征身份的凤尾扇,有的怀抱着拂尘、提壶、香合等物,仪仗完备,浩浩荡荡,气势非凡。
皇帝连忙走下台阶,亲自迎接太后的到来,他心里明白,一定是叶清去找太后求救了。
他一边搀扶着太后,向着殿内走去,一边意味深长地看了叶清一眼。那眼神仿佛是在质问:“你究竟是怎么惊动太后的?你这孩子,到底是用了什么手段,才能把太后请来?难道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吗?”
要知道,太后可是从来都不会轻易过问朝政之事的。
而叶清则一脸无辜和单纯的表情,仿佛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,只是有些焦急地伸长脖子,向殿内张望。她的眼神仿佛在询问:“我的夫君呢?他现在怎么样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