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7章 风雪夜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592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2
严从铮闻言,犹如五雷轰顶般僵立当场,一股寒意自脚底直窜天灵盖,浑身汗毛倒竖。
他并非孑然一身,孤苦无依。
他...竟要有一个家了?
严从铮心乱如麻,拔腿便追了出去,想要抓住叶长庚问个明白,却见坊门之上,一根融化的冰柱骤然坠落,“啪”的一声巨响,宛如一道无形的屏障,生生阻断了他的去路。
九嵕山的皑皑白雪尚未消融,寒意料峭。叶清独自坐在窗前,一封又一封地拆阅着自皇陵送来的信件,秀眉紧锁,心事重重。
自从林镜带回口信之后,送往皇陵的信件便如雪片般纷至沓来,络绎不绝。
有人殷切问候楚王李策的病情,字里行间满是关切之意;有人隐晦提及朝中人事变动,似乎在暗示着什么;有人建议楚王夫妇置身事外,隔岸观火,静观其变;更有人迫切希望楚王能够早日返回京城,亲自查明真相,拨乱反正。
然而,在这一堆信件中,却始终不见叶长庚的只字片语。她不知道,当父亲听到林镜带回去的口信后,会作何感想,又将如何抉择。
叶清悄悄地向卧房的方向瞥了一眼,眼神中充满了担忧。
昨日,李策的病情突发反复,在药浴时不慎滑入浴桶之中,险些溺水身亡。当时叶清恰巧不在,幸得叶羲及时发现,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,将女婿救了上来。事后,叶羲神色复杂地质问李策:“我不过是多说了几句,你便要寻死觅活吗?”
然而,经过一番细致的检查,他们才发现李策并非故意寻死,而是病情加重所致。经过一番紧急救治,李策这才转危为安,捡回了一条性命。
经历此事,父女二人都吓得不轻,更加不敢将京都发生的种种变故告诉他,生怕刺激到他脆弱的神经。
如今,没有李策在旁运筹帷幄,出谋划策,一切只能依靠她自己,努力思索着应对之策。
“要不然,”叶清小心翼翼地将那些书信收好,然后走到叶羲身边,试图哄劝他,“父亲您就勉为其难,给孩儿算上一卦吧,看看究竟是谁在背后欺负五哥。”
说着,叶清将她所怀疑的那些人的名字写在纸上,托人捎信给了叶长庚,但她心里一点底都没有。毕竟,那些名字,只是李策曾经在与李璟闲聊时,无意中提起,要他小心提防而已。
叶清早已准备好了蓍草,双手捧着,乖巧地蹲在父亲面前,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他,樱桃小嘴微微嘟起,轻声撒娇道。
这段在皇陵陪伴父亲的时光,让他们的父女关系亲近了不少,也让她更加珍惜这份难得的温情。
叶羲正在一丝不苟地挑选着药材,听到女儿的话,下巴微微收紧,清瘦而棱角分明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凝重之色:“为父如今已是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,起卦断卦耗费心神,以后都不准备再做了。”
叶清闻言,蛾眉微垂,紧紧地抿着嘴唇,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失望。
“那父亲您以前就没有为赵王算过命吗?”
她记得,王迁山曾经婉拒了弘宜公主舒文,说自己无法为长公主府做法事祈福。后来叶清才知道,叶羲在教王迁山算命时,曾经用过驸马的生辰八字。
既然如此,说不定叶羲也曾经为李璟算过命,只是不愿告诉她罢了。
“没有,”叶羲摇了摇头,语气坚定地说道,“他又不是我的儿子,我算他做什么?”
谁的儿子谁操心,没把儿子教得聪明机灵,等他被害时着急,已经悔之晚矣。
叶清失望地离开了,叶羲没有去看女儿的背影,只是默默地叹了口气。
他眼中的黯然之色一闪而过,随即又恢复了平静,继续专心致志地做着手中的事情。
有些人,的确不够聪明机灵,却因为宽仁善良,福泽深厚,一生顺遂。
也有些人,机敏能干,满怀赤子之心,浑身散发着努力进学的书卷气,却屡屡被卷入血雨腥风之中,难以脱身,命运多舛。
早朝结束后,严从铮立刻差人将弘宜公主舒文出嫁时,曾经借用内库的幡旗归还回去。
下属很快便回来禀报说,已经按照他的吩咐,将幡旗归还给了内库,并且在长公主那里做了详细的登记。
严从铮闻言,微微点了点头,神色不动,心中却思绪万千。
当初,皇帝正是委托长公主舒文调查宫中的奸细,先太子被诛杀后,又命她代替李璋管理内库,并且与贤妃娘娘一起,共同协理后宫事务。
对于皇帝的这一决定,朝中竟然无人提出异议,似乎早已习以为常。
一是因为长公主多年来行事妥当,深得朝臣的信任和拥戴。二是因为当初先帝在世时,便曾经公开称赞长公主明达吏事,聪敏异常,甚至让她在中书省协助拟旨,参与朝政。
长公主的骈文写得极好,经常得到先帝的赞赏。直到后来成婚,她才离开了朝廷,长居长公主府,深居简出。
严从铮此时此刻,突然很想去见见她,想要向她打听一个人。
内侍刘振。
这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,在偌大的皇宫之中,几乎无人知晓他的存在。
但当初赵王李璟初次监国,面对纷繁复杂的政务,一时之间忙乱无措时,正是长公主将刘振送给了李璟,帮助他理清政事,稳定朝局。
李璟对刘振信任有加,无论出入皇宫还是赵王府,都将他带在身边,形影不离。
然而,令人费解的是,李璟入狱之后,这个人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,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。
严从铮曾经向崔玉路打听过刘振的下落,崔玉路说,刘振在祭天大典开始之前,以家中有事为由,告假回家,却从此一去不回,杳无音信。他曾派人四处查找,却始终一无所获,因此怀疑他是听闻赵王府的奴仆全部被抓,担心受到牵连,所以才吓得躲了起来。
事情,真的如此简单吗?
那这人又是为何,曾经拿着李璟的名帖,去八皇子府上送过礼物?
要知道,在李璟的心中,根本就没有把他这个弟弟当回事,甚至对他充满了鄙夷和不屑。
更何况,送的还是一棵价值连城的长白山人参,足有手臂粗细,堪称稀世珍宝。
李璟向来视财如命,又怎么会舍得将如此贵重的礼物送给别人呢?
凡有所行,必留痕迹。
严从铮顺着这些蛛丝马迹,一步步地追查下去,最终万般无奈又万箭穿心地发现,所有的线索,竟然都指向了长公主舒文。
可他曾经对舒文承诺过:“你放心,我一定会查明真相,还赵王殿下一个清白。”
“我放心不下,所以才想来看看你,看看你是否安好。”
曲江池畔,梅花盛开,暗香浮动,沁人心脾。白羡鱼漫步于河堤之上,时不时地向左右张望,似乎在寻找着什么,又似乎在期待着什么。他希望能在这里遇到熟人,与他们寒暄几句,叙叙旧情。
然而,事与愿违,他一直没有遇到任何一个熟人,这让他感到有些遗憾,又有些庆幸,心情十分矛盾。他既渴望被人羡慕,又害怕被人知道自己如今的处境,就像一个偷到了宝石的盗匪,既想炫耀自己的战利品,又怕被人发现,从而引来杀身之祸。
叶柔静静地走在他的身边,手中拿着一把精致的团扇,时不时地抬起来,遮挡一下被游人肆无忌惮窥视的面容,显得有些局促不安。
“我真是没用,”叶柔满脸自责地说道,“什么都帮不上忙。知道大嫂在牢里受苦,却只能给她做些吃的送去,聊表寸心。”
白羡鱼闻言,连忙收起自己那些复杂的心思,转而安慰起叶柔来,语气中也充满了自责。
“也怪我,怎么就没能提前有所察觉呢?如果我能早点发现事情的真相,或许就能避免这场灾难了。”
叶柔听了,微微一笑,轻轻地摇了摇头,说道:“其实我今日应约出门,并非只是为了散心,而是想请你帮我一个忙,寻找一个人。”
说着,他们在一枝盛开的梅花旁停下了脚步。
白羡鱼听到叶柔的话,顿时眼神一亮,清澈的眸子中充满了希望,跃跃欲试地说道:“夫人请讲,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,一定竭尽全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