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戏九皇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364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2
主仆二人小心翼翼地为彼此涂抹着药膏,药香在空气中弥漫,带着一丝苦涩。叶柔神情黯淡,仿佛已经接受了命运的安排,心中唯一的期盼,便是能早日怀上子嗣,或许这样,还能得到夫君一丝半点的怜惜与眷顾。
紫宸殿内,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,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用过午膳,龙椅上的皇帝,突然开口提起了九皇子的事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。
“真是个憨傻之人啊,”皇帝轻哼一声,语气带着几分嘲讽,“竟然将朕赏赐的,那上好的楠木箭匣,转手送给了那落魄的国公府,真是愚钝至极!”
他慢条斯理地拿起丝帕,仔细地擦拭着嘴角,仿佛在擦去一丝不悦。
“九皇子此举,乃是宅心仁厚,心存善念。”
立于一旁,身着华丽服饰的宦官之首高福,眼观鼻鼻观心,双手捧着一杯清茶,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皇帝漱口,口中不忘适时地奉承道。
皇帝闻言,眼皮微抬,抿了一口茶水,喉咙里发出一声轻响。
“你没瞧见今日早朝时,那宰相傅谦的脸色,真是精彩至极!”皇帝的嘴角勾起一抹幸灾乐祸的笑容,似乎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,“朕可是忍了好几次,才勉强没有当场笑出声来。想当初,他做言官的时候,可没少弹劾朕疏于教子,如今,怎么轮到他自己,儿子竟然在御街上,做出那等不堪入目的丑事呢?”
说罢,皇帝再也忍不住,仰头哈哈大笑起来,殿内伺候的几名宦官见状,连忙低下头,屏住呼吸,生怕惹祸上身。
事实上,傅明烛当然没有在御街上脱裤子。
可流言蜚语,向来如此,越传越离谱,越传越荒唐。
如今,京都的百姓们都在绘声绘色地议论着,说是傅明烛被抬到御街上的时候,身上已经一丝不挂,遮羞之物只有一块破旧的车板。还有人说,他那副狼狈的模样,甚至还不如户部侍郎家的那个傻儿子,人家起码还穿着一条开裆裤呢。
“还有那个秦落晖,”皇帝意犹未尽地说道,“你说他怎么就这么倒霉呢?”
“倒也未必全是坏事,”高福察言观色,脸上堆满了恰到好处的笑容,“陛下您洪福齐天,宽宏大量,让他和宰相府结亲,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了。”
皇帝微微颔首,脸上却又露出一丝不悦的神色。
“这桩婚事可不是朕做的主,是孩子们不懂事,朕只是从中调和罢了。”
反正牺牲的,不过是一个没落的国公府而已,宰相傅谦可是他手中的左膀右臂,还是安抚着点好。
高福笑着点头应是,皇帝似乎又想起了什么,开口问道:“是谁三箭逼退秦家姑娘的事情,查出来了吗?”
“回陛下,还没有。”高福恭敬地回答道,“十六卫的人都在全力追查,只是那箭头上,似乎是自制的,线索全无,实在难以查证。”
皇帝闻言,顿时觉得有些兴致索然。
住在深宫之中,日子总是千篇一律,难得出现一点波澜,他便忍不住拿出来反复咀嚼。
“继续查,务必查清楚!射箭之人,和雇人抬车之人,朕觉得,必定是同一人。此事,朕觉得很有趣。”
高福连忙点头应是。
日光倾泻而下,龙首原之上,巍峨的长安大明宫,沐浴在一片金色的光辉之中。
凡是第一次,在御街上远远望见那东西足有二十丈宽的丹凤门之人,无不被大唐皇宫那气势恢宏的正门所深深震撼。
待真正进入皇宫,亲眼目睹那殿宇巍峨、檐兽庄严的景象,那些远道而来的番邦使臣,更是无不瞪大了眼睛,仿佛坠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。
若有幸能够进入后苑,更能见到绿茵漫漫、广场星罗、繁花似锦、曲径通幽的美景。
然而,这般巍峨锦绣的景象,与九皇子李策的关系,却并不大。
在一处最为僻静的后宫殿宇——含棠殿内,九皇子李策正小心翼翼地伺候着顺嫔用膳。
“母妃,”他的声音低沉而柔和,仿佛生怕惊扰了什么,“昨日,儿臣来看过您,送来的礼物,您可还喜欢?那个枕头,是儿臣亲手采摘蒲公英,经过晾晒之后做成的。足足采了一年,才勉强凑够分量,太医说您体内火气过盛,或许这个枕头能有些用处。”
“儿臣今日就要启程,返回皇陵了,再想见到您,恐怕只能等到中秋佳节了。”
“母妃,”他又轻声说道,“儿臣今日,遇到了一位极有趣的姑娘。她蹦得很高,跑得很快,就像一团没有规矩的火焰,温暖而热烈。”
说到这里,李策微微停顿了一下,似乎在回忆着今日那短暂的相遇,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。
“她还送了这个给儿臣吃。”李策说着,从衣袖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一颗桃核,桃核缝隙里的桃肉已经被剔除得干干净净。
李策就像拿着一件极好玩的玩具一般,将桃核抛向天空,又稳稳地接住,眼中闪烁着点点星光。
自始至终,顺嫔都没有说一句话。
她只是乖巧地张开嘴巴吃饭,吃到硬物,便会立刻吐出来,经常弄得前襟脏兮兮的。李策总是会认真地给她擦拭干净,似乎早已对此习以为常。
李策的母亲顺嫔,已经疯傻了整整七年了。
皇帝出于怜悯,特意给她找了这么一处安静的院落,让她在此安心养病。
李策走到屏风后面,静静地等待着母亲换好衣服,然后,再慢慢地走回来。
一旁的宫婢,一面为顺嫔打着扇子,一面轻声说道:“每次九皇子殿下回来,娘娘总能多吃一些。”
李策知道她是在安慰自己,但还是点了点头,表达了谢意。
临走之前,李策将随身带来的包袱放在桌案上。
“这里面有些银两和金叶子,你们收着,好好伺候着母妃,若是有什么尚药局不容易买到的药材,就托人给儿臣捎个信儿。”
又仔细地嘱咐了几句,李策这才起身离去。
一名宦官早已等候在含棠殿外,恭敬地引导着李策,缓步离开了大明宫。
一路上,宦官缄默不语,李策也没有开口说话。
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,踩在大明宫光洁的地板上所发出的声音。每一声,都带着一丝难以割舍的留恋。
以前,他也不想离开,但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不舍。
或许,这并非是因为那个名叫叶清的女子,而是因为在京都,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处理妥当,让他放心不下。
走到宫门口的时候,李策遇到了五皇子李璟。
璟,玉之光彩,象征着帝王所珍视之物。
李策连忙避让到一旁,对着李璟微微点了点头,算是打过了招呼。
以前,李策都会郑重地行礼,但今日,他并没有那么做。
李璟是皇后的嫡子,生得相貌英俊,性格也十分开朗,只是对李策,却一直都十分嫌弃,说出来的话,也总是那么难听。
偶尔参加宫宴的时候,李策坐在哪边,李璟就会立刻将位置换到另一边,并且在桌案上放上一块泰山石。
说是为了镇邪。
今日见到李策,李璟也有些没好气。见李策没有向自己行大礼,更是忍不住怒火中烧。
“哟!”李璟斜着眼睛,语气轻佻地说道,“还活着呢?又去看你那个疯娘了?”
其实,像这样侮辱和奚落的话,李璟以前也说过不少。
但今日,却和以前有些不太一样。
李策看了一眼停在宫门外,正等着接他回皇陵的马车,又看了看李璟那趾高气扬的样子,突然向前走了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