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圣旨下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679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2
金銮殿上,气氛肃穆得仿佛凝结了一般。皇帝高坐龙椅,面色深沉,威严的目光扫视着殿下站立的文武百官。今日早朝,所议之事,正是沸沸扬扬的安国公府与傅家婚事风波。
“此事,朕已然明了。”皇帝缓缓开口,声音不大,却掷地有声,震慑人心,“安国公府与傅家婚事,着令作废!”
此言一出,殿内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。不少官员交换着眼神,窃窃私语。安国公府,虽已没落,但毕竟是开国功臣之后,与当朝宰相傅家联姻,也算门当户对。如今皇帝突然下旨作废婚事,着实令人意外。
皇帝似乎早已料到众人的反应,语气平静地继续说道:“傅家,以一千两白银向安国公府致歉,另,改娶员外郎秦落晖之女,秦白薇为妻。”
这一下,殿内的骚动更大了。一千两白银,对于安国公府而言,不过是杯水车薪。而傅家竟然转而迎娶一个员外郎之女,这简直是天壤之别。
“傅明烛,”皇帝的声音陡然凌厉起来,“婚前悖礼失德,罚其终身不得参加科举,不得荫袭,不得举荐做官!”
此言一出,满朝哗然。科举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,荫袭是家族传承的希望,举荐做官更是难得的机遇。如今傅明烛被剥夺了所有可能,这无疑是断送了他的前程。
“宰相傅正清、员外郎秦落晖,家教不严,罚俸半年!”皇帝的语气略微缓和,但依旧不容置疑。
宰相傅正清闻言,身躯微微一颤,脸色瞬间苍白。罚俸半年,对于他而言,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,更是对他声誉的打击。
“九皇子李策,不务正业,削去今年俸禄,待元旦之后方能领取银两!”皇帝的目光转向站在角落里的九皇子,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。
九皇子李策,向来不受皇帝重视,平日里沉默寡言,默默无闻。此次受到牵连,也是意料之中。
皇帝宣判完毕,目光再次扫视殿下群臣,威严地问道:“众位卿家,对此判决,可有异议?”
朝臣们面面相觑,无人敢轻易开口。皇帝的判决看似公正,实则暗藏玄机。谁也不敢冒着触怒龙颜的风险,提出不同的意见。
“臣等皆认为,陛下圣明!”最终,还是宰相傅正清率先打破了沉默,带领众臣高呼。
然而,就在众人以为此事尘埃落定之时,一个略带虚弱的声音却突然响起:“父皇,儿臣以为,此事尚不够周全。”
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九皇子李策缓缓走出队列,跪倒在地。
殿内顿时鸦雀无声,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策身上。一个不受宠的守陵皇子,竟然敢质疑皇帝的决断,这简直是胆大妄为。
皇帝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,但他并没有立刻发怒,而是语气平静地问道:“哦?你说说看,如何不够周全?”
李策缓缓抬起头,面色苍白,神情却异常坚定。他剧烈地咳嗽了几声,才勉强稳住气息,侃侃而谈。
“父皇的判决,看似公允得当,但细细思量,却有失偏颇。傅明烛虽然被罚终身无法做官,但毕竟保住了性命。宰相和员外郎也只是罚了些许俸禄,无关痛痒。员外郎之女,更是因此得了一门好亲事。唯有安国公府,被人耻笑,婚约作废,却只得到一千两白银的赔偿。”
李策顿了顿,目光扫视四周,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:“儿臣听说,安国公府虽然并未袭爵,但祖上产业颇丰,并不缺少银钱。儿臣担心,如此判决,会寒了开国功臣子嗣们的心。”
殿内依旧静悄悄的,没有人敢附和李策的观点,也没有人敢开口反驳。
在众人看来,不能做官,已经算是对傅明烛的重罚。毕竟,前途尽毁,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。至于安国公府,不过是一个没落的贵族而已,谁又会在乎他们的感受?
事实上,在许多人看来,安国公府小姐的家世,甚至还不如员外郎小姐。毕竟,吏部员外郎也算是实权在身,能够为家族带来实际的利益。
皇帝静静地听着李策的陈述,脸色越来越难看。他原本的好心情,也被李策的一番话破坏殆尽。
“慎思,慎思,你倒是思虑周全!”皇帝冷笑一声,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。
慎思,是李策的表字。皇帝一语双关,既赞扬了李策的思虑周全,又暗讽他多管闲事。
李策闻言,垂下头,不再言语。他知道,自己已经触怒了皇帝。
“这么着吧,”皇帝沉默片刻,再次开口,“朕派你亲自挑选几样礼物,代表外朝内宫,乃至我李氏皇族,亲自到国公府慰问,如何?”
这句话,听起来像是一道旨意,实则却是一句诘问。皇帝是在试探李策,看他是否真的敢与宰相作对。
“儿臣遵旨!”李策毫不犹豫地应道,声音洪亮,没有丝毫迟疑。
皇帝的脸色,更加难看。他没有想到,李策竟然真的敢接下这道旨意。
皇帝猛地站起身,挥了挥手,大步离去。
“退朝!”宦官尖锐的声音响起,朝臣们连忙躬身行礼,恭送皇帝离开。
“秦员外郎,恭喜恭喜啊!”
走出金銮殿,立刻有朝臣向秦落晖道喜。
“托陛下洪福,小女总算有个好归宿了!”秦落晖虽然满脸堆笑,但袖袍下的双手,却紧紧握成拳头。
秦落晖心中清楚,傅家迎娶自己的女儿,并非是出于真心,而是迫于皇帝的旨意。自己的女儿,不过是政治联姻的工具罢了。
“哎……”宰相傅正清走起路来,有些摇晃。
他万万没有想到,自己精心培养的儿子,竟然会因为儿女私情,而葬送大好前程。
傅正清原本打算,通过与安国公府联姻,来彰显自己对开国功臣子嗣的眷顾,从而提升自己的声誉。他深知,安国公府虽然没落,但依旧拥有着不容小觑的力量。
然而,如今一切都化为泡影。傅明烛前程尽毁,傅家也因此颜面扫地。
“员外郎又有什么用?”
傅正清在心中暗骂一声。
“傅家乃清流砥柱,根本不屑于结党营私。”
想到这里,他再也支撑不住,身子一晃,险些栽倒在地。
几个朝臣从傅正清身边经过,一边走,一边窃窃私语。
“若不是今日提起,下官都快忘了安国公府的存在了。”
“可不是嘛,连个爵位都没有,还算什么国公府?产业再多又有什么用,再过几年,还不是跟商贾一样?”
“如此看来,这门亲事黄了,还真是安国公府的损失啊!”
听着这些嘲讽,傅正清只觉得心如刀绞,一口气憋在胸口,险些晕厥过去。
与此同时,宦官拉住了正要向后宫方向走去的九皇子李策。
“殿下,您这是要去哪里?”
“去库房挑礼物啊!”李策理所当然地说道,“你没听见父皇的旨意吗?既然是去慰问,自然要像个样子!”
“九皇子,”宦官压低声音,好心提醒道,“礼物是否贵重,不在于大小多少,而在于心意。”
“也是。”李策闻言,点了点头,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,“那就把最里面的库房打开,让我好好挑挑!”
最里面的库房,当然存放着最珍贵的宝物。
宦官斜睨了李策一眼,心中暗暗摇头。
真是个傻子,看不出皇帝不高兴吗?还急着去挑选礼物,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装傻。
正午未到,叶柔便急匆匆地赶回了娘家。
她眼含热泪地见过母亲,又匆忙去找妹妹叶清。
叶清正在院子里练习射箭,看到姐姐回来,连忙迎了上去。
“姐姐,你怎么回来了?是哥哥去接你了吗?”
按照规矩,出嫁的女儿若没有娘家人去接,是不能轻易回娘家的。
“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,我怎么还能安心待在婆家?”叶柔紧紧地抓住叶清的手,声音哽咽地说道,“我今日听说了傅家的事,傅家公子,怎么就……”
叶柔心中既委屈又愤怒。她原本以为,妹妹能够嫁入宰相府,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。却不曾想,事情竟然会变成这样。
“娇娇,你听姐姐说,这婚,不能退!”叶柔语气坚定地说道。
“为什么?”叶清瞪大了眼睛,不解地问道。
“这实在是一门好婚事啊!”叶柔苦口婆心地劝道,“你想想,咱们小时候一起长大的姐妹,有哪个能够得上宰相府的门槛?咱们家虽然有个国公府的底子,可实际上已经被人瞧不起了。只有你嫁过去,才能光大门楣,以后也能帮衬着哥哥。”
“哥哥不需要我帮。”叶清咬紧嘴唇,固执地说道,“哥哥说了,他自己会考状元。”
叶柔闻言,深深地叹了一口气。
“他考状元?你有没有见过他写字?你姐夫说,他在书院的成绩一直都是丁等,丁等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