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章 铁证如山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609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1
承德殿内,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。北燕帝高居御座,面色深沉,太子慕容近如同一尊冰雕般立于一侧,几位精神矍铄的老臣分列下首,殿外则候着一众噤若寒蝉的侍从。
阿照依旧穿着那身单薄的淡紫色衣裙,未着白氅,只用一根玉带简单束起青丝。她笔直地跪于殿中,神色淡然,只是略显苍白的双唇泄露出一丝寒意。
在她身后,战战兢兢跪着的是羲和公主的贴身宫婢文雅,那个指证凤栖苑是凶手的关键人证。
阿照向北燕帝行过参拜之礼后,并未起身,而是环顾四周,目光锐利,仿佛要洞穿这殿内的重重阴谋。
“太子妃请起。”
北燕帝的目光落在阿照身上,见她衣衫单薄,眉宇间掠过一丝不悦,示意高裘。高公公心领神会,立刻低声吩咐一旁的宫娥,去取一件氅衣来。
“谢父皇。”阿照微微俯身,以额触地,谢恩起身。
莫北煜见状,心疼不已,刚想上前搀扶,却被阿照一个眼神制止。这一幕,被慕容近尽收眼底,他本就冷峻的面容此刻更是寒气逼人。
“太子说你能证明羲和之死,与凤栖苑无关?”北燕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,瞬间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阿照身上。
“是。”阿照神色凛然,语气坚定地说道:“父皇,儿臣斗胆,想问宫婢文雅几个问题,恳请父皇恩准。”
北燕帝也想看看她如何自证清白,深邃的龙眸微微颔首,吐出一个字:“允。”
得到应允,阿照缓缓转身,目光如冰刀般射向跪在地上的文雅,冷声问道:“文雅,本宫问你,羲和公主遇害之时,你这个贴身宫婢,身在何处?”
“回太子妃,奴……奴婢当时被人打晕,扔在了假山后面,所以……所以公主被害时,奴婢并不在场。”文雅瑟瑟发抖地趴跪在地上,声音颤抖,阿照的目光如同实质,让她感觉自己的一切都无所遁形。
听到这样的回答,阿照心中冷笑,再次问道:“羲和公主的尸体,是第二日清晨才被宫人发现的,也就是说,你被打晕后,在假山后整整躺了一夜?”
阿照的声音依旧清冷,但在场的都是久经官场的老狐狸,哪里听不出她话中的深意。
左相与姚尚书交换了一个眼神,眉头紧锁,心中暗暗叫苦。他们也无法确定,这拙劣的伎俩是否出自自家女儿之手。
“回答本宫,是,还是不是!”阿照突然厉声喝道,文雅吓得浑身一震,彻底慌了神。她知道,如果回答“不是”,根本无法解释自己那一夜的去向,只能硬着头皮答道:“是,奴婢……奴婢……”
“回答是,便可。本宫再问你,你如今所跪之地,可是本宫的故乡,盛凉?”阿照的下一个问题,出乎所有人的意料。
太子妃为何突然问起她的故乡?众大臣面面相觑,疑惑地看向殿中央那位挺直脊梁的女子。
上首的慕容近,始终默默地注视着阿照,神情淡漠,目光深邃。听着她对文雅的审问,他终于明白,为何这些天来,他始终找不到任何新的线索。
原来,宫婢文雅,不过是凶手刻意留下的活口,目的是为了指证凤栖苑。而一旦这份指认被推翻,凤栖苑的罪名自然会不攻自破。
这远比四处寻找新的线索,要有效得多。
见文雅跪在地上,不敢作答,阿照随意看向一位大臣,问道:“不知这位大人,可否帮忙回答本宫的疑问,她所跪之地,是北燕,还是本宫的故乡盛凉?”
“自然是我北燕之地!”那位大臣声音洪亮,义正辞严地问道:“敢问太子妃,此事与羲和公主被害案,又有何干系?如今人证物证俱在,太子妃如此顾左右而言他,是何用意?”
天下皆知,太子妃这位盛凉裴五小姐,最负盛名的,便是她辩才无碍、伶牙俐齿。再任由她这样胡搅蛮缠下去,这案子还如何审理?
阿照听到“物证”二字,斜眼瞥向那所谓的物证,轻蔑地笑道:“这就是人证物证?本宫实在不知,如此拙劣的证词,也能称之为人证。仅仅是‘人证’二字,便足以证明羲和公主被害案,与我凤栖苑众人无关!”
地上的文雅一听,顿时慌了,连忙辩解道:“不是的!公主的确是被盛凉贼人所害,有盛凉的相思扣为证,奴婢也可以作证!”
“你作证?”阿照冷笑一声,眼神愈发冰冷,厉声质问道:“你如何作证?就凭你在北燕这冰天雪地的地上,躺了一夜,却毫发无损吗?”
“轰——”
仿佛一道惊雷在文雅的脑海中炸响,她猛然醒悟,瞪大了眼睛,脸色惨白如纸,眼中一片绝望之色。
一旁的莫北煜,满怀赞赏地看了阿照一眼,又转头看向地上的文雅,讥讽道:“本将还真是孤陋寡闻了,原来咱们北燕的寒冬,竟然如同四季如春的盛凉一般,在地上躺一夜,也不会被冻死冻伤。你这宫婢的体魄,竟比我等男儿还要强健,真是世所罕见!”
阿照也笑了,轻蔑地说道:“盛凉虽四季如春,可寒冬若是在屋外待上一夜,就算不丧命,也要冻得半死。”
“这样说来,本将对你这小宫婢,当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!”莫北煜故意拔高声音,语气充满了嘲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