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舌战群医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602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1
  阿照的目光,如寒星般落在那位出言反驳的太医身上。年纪轻轻,身形单薄,却生得眉清目秀。

  “敢问这位太医,府上可是世代悬壶济世?”阿照并未直接回应,而是话锋一转,语气冰冷,眼神里透着丝丝寒意。

  那瘦弱的太医有些摸不着头脑,不明白太子妃为何突然问起他的家世。

  其他太医,也面露疑惑。

  稍作迟疑,那太医如实答道:“微臣南宫檀,祖上世代经商,经营着几家药铺。微臣自幼耳濡目染,对医术情有独钟。因此,一直跟随家中的几位大夫学习医术,直至去年学有所成,通过层层选拔,才有幸进入太医院。”

  呵,这是在炫耀家世显赫,还是在标榜自己凭借真才实学进入太医院?

  “这么说,南宫太医家中是经商的了?”阿照继续追问。

  “正是。”

  南宫檀点了点头,隐约感到一丝不妙。

  阿照眼神凌厉地看着他,突然话锋一转,厉声喝道:“自古以来,士农工商,商贾地位最为低下。南宫太医方才出言侮辱宫婢身份卑微,不配让你们医治。那不知南宫太医,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?据我所知,宫婢年满二十五便可出宫,她们虽为奴,却也是靠自己的双手,自食其力。而你南宫檀,世代皆为商贾,你和你的亲友,又该如何自处?”

  这岂不是说,连身份低下的宫婢都不如了?

  此话一出,南宫檀瞬间面色涨红,恼羞成怒道:“请太子妃莫要转移话题!就算我曾经与那些宫婢一样身份卑微,但我现在已身居官位,两者早已不可同日而语,怎能相提并论!”

  这人真是冥顽不灵!阿照怒极反笑:“为何不能相提并论?学医之人,既然选择了行医这条路,理应时刻想着悬壶济世,而不是想着王权富贵和功名利禄!应该想想自己的一身本领,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!”

  众太医一愣,仿佛回想起他们学医的初衷,本就是为了救死扶伤。

  阿照将自己的令牌重重地拍在旁边的木桌上,冷声道:“若各位已经忘记初心,执迷于虚名,恕我直言,诸位今后的医术,也就止步于此了!”

  南宫檀与一旁的众人,看着太子妃怒然掷下的令牌,都被堵得哑口无言,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羞愧,再也不敢出言反驳。

  也是在这一刻,众人才想起,这位太子妃名扬四国,似乎并不是因为和亲北燕,而是因为当年她敢以一人之力,舌战盛凉诸位文臣言官的胆识与智慧!

  那句“听卿一言,胜千言”,至今仍在四国流传。

  “各位,我再问最后一遍,人,你们救是不救?”

  阿照望着他们,见他们依旧无动于衷,还在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最后又一个个垂下脑袋时,脸色变得越发冰冷。

  良久,一声叹息打破了沉寂。从始至终都只是静观其变的林老太医,缓缓站了出来,吩咐道:“去将我的药箱取来,我亲自随太子妃出诊。”

  “林老,这不妥啊!这岂不是……”丢了他们太医院的脸面?

  有人觉得不妥,刚想阻止,却被林太医斥责道:“休得多言!太子妃所言极是,治病救人乃是我等医者的本分!望诸位同僚,莫忘了学医时的初衷啊!”

  众御医顿时哑然,都汗颜地垂下头,沉默不语。

  他们学医的初衷,本就是为了救死扶伤,不求名扬天下,只求问心无愧。

  可如今的他们,被利欲熏红了双眼,哪里还能再问心无愧!

  ……

  在返回东宫的路上,林老太医问了太子妃一个,李忠也想问的问题:“敢问太子妃,若今日没有太医站出来,您会如何?”

  阿照脚步未停,冷冷地吐出三个字:“闯宫门!”

  当然,这是最坏的打算。还有一个选择,就是让李忠在他们头上架一把刀。

  不过,也算是凑巧了,林老太医是太医院三大圣手之一,平日里并不需要在宫中值守。今日若非他恰巧在,阿照恐怕真的会大闹太医院。

  东宫门前,青鸟面色焦急地在门口来回踱步。远远见到太子妃请到太医回来了,急忙跑了过去,哭着说道:“娘娘,嬷嬷和李二快撑不住了!”

  阿照面色骤变,立刻让李忠背起林老太医,向凤栖苑飞奔而去。

  凤栖苑内,苏嬷嬷和李忠病情最为严重,已经被转移到相邻的房间,方便照顾。

  他们赶到后,林老太医察觉到两人情况危急,急忙问道:“东宫可有血参?先给他们含一片,吊住一口气。”

  一听这话,青鸟直接哭出了声,抽泣着道:“这两日嬷嬷和李二,就是靠娘娘嫁妆里的那半根血参吊着的。可现在血参只剩下一片了。”

  血参珍稀难寻,就算是北燕国库,也只存放了一根。若要使用,也需要得到北燕帝的应允。且不说北燕帝会不会同意,以目前的状况来看,李二他们也撑不到去国库取参了。

  “那便先给一人吊着。”

  见凤栖苑的人都愣在原地,林老急道:“太子妃快下决定!他们二人伤寒入肺太深,老夫得给他们施针护住心脉,晚了两个都救不回来了!”

  一时间,青鸟和李忠都将目光,落在了太子妃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