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谁主沉浮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908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11
半柱香燃尽,棋局也到了尾声。阿照捻起一枚黑子,堵死了白棋的最后生路,眉梢轻扬,带着几分戏谑:“看来这趟车你是赶不上了,想收我做马奴?呵呵,更没门儿。”
“未必!”慕容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,眼神如寒冰般锐利。
阿照面色微变,顺着他的目光看去,这才发现自己中了障眼法。方才她只顾着眼前攻势,却忽略了后方。此刻,慕容近指尖的白子落下,如同利剑出鞘,瞬间扭转乾坤。扣除黑子先行优势,阿照竟以半子之差惜败。
阿照棋品算不得好,输了棋,心里总归是有些不痛快的。她斜睨了慕容近一眼,语气生硬:“愿赌服输,你可以滚了!”
“……”慕容近脸色铁青,拂袖甩开帘子,怒气冲冲地下了马车。
待他离开,青鸟见自家公主盯着棋盘,神色专注,不敢打扰,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。
“唉!终究是大意了。”
阿照轻轻抿了抿唇,抬手将棋盘上的黑白棋子尽数打乱,清脆的声响在车厢内回荡。
输了就是输了,没什么好找借口的。
五日后,浩浩荡荡的队伍重新踏上官道,尘土飞扬,旌旗猎猎。终于在夕阳西下之前,抵达了官府驿站。
深秋的夜晚,寒意渐浓。漆黑如墨的天空,仿佛泼洒了浓稠的墨汁,压抑而深沉。只有一轮弯月,如银钩般悬挂天际,散发着清冷的光辉,绵延洒落。
驿站一楼,寂静的客房内。
慕容近独自坐在窗边,目光深邃,遥望着对面二楼那间灯火通明的客房。那里,阿照的身影隐约可见。他的眸底涌动着复杂的情绪,幽深而难以捉摸。
陆齐如同鬼魅般,安静地站在他的身后,一坐一站,姿态自然,仿佛亘古以来,便是如此。
良久,慕容近收回目光,声音低沉而冰冷:“明日,本宫会先行返回北燕,所有潜伏在队伍中的人,都随本宫一同撤离。”
陆齐微微抬眼,没有多问,只是恭敬地点头应允,随即转身离去。
他心知肚明,他们已经打草惊蛇。永乐公主以保护不力为借口,光明正大地将那五百精锐战卫调到了身边,将自己保护得如同铁桶一般。现在,别说是下手行刺,恐怕连一只苍蝇都难以靠近。
陆齐离开后,慕容近依旧静静地坐在窗边,抬头望向那轮孤寂的弯月,思绪飘向远方。
那一局棋,难得遇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。
他突然有些不希望,那个女人这么快就香消玉殒了。
与此同时,驿站二楼,阿照同样在临窗赏月。望着那清冷的月光,她忽然转头问向身旁的青鸟:“月色醉远客,青鸟,你觉得今晚的月亮像什么?”
青鸟伸长脖子,向城外眺望了一眼,似乎想到了什么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脱口而出:“公主,奴婢觉得这月亮像李二哥的大弯刀!”
弯刀?
“……嗯,的确挺像的。”阿照闻言,不由得笑了笑。她重新望向那轮冷月,眼神变得悠远深邃。
曾经的自己,看到圆月时,只会觉得像一块大烧饼。青鸟能将半月比作李二的弯刀,倒是十分贴切了。
李二是李忠的同胞兄弟,名叫李义,也是五百战卫中的一员。这大半个月以来,青鸟与他们混熟了,一口一个李大哥、李二哥地叫着,亲切得很。
“夜色已深,你下去休息吧,本宫也有些乏了。”阿照轻声道。
听到公主说乏了,青鸟连忙道:“那奴婢这就为公主铺好床再走。”
“不用了,本宫一会儿自己来,你先出去吧!”阿照摆摆手。
青鸟本想说,哪里能让公主动手,但想到苏嬷嬷再三叮嘱,务必听从公主的吩咐,不敢违抗,只得恭敬地行礼,退了出去。
她离开还不到片刻,早已入睡的苏嬷嬷便轻轻敲门走了进来。她手中拿着一封尚未拆封的书信,恭敬地递了过去:“公主,这是从长安与洛阳送来的最新消息,请公主过目。”
阿照并没有立刻接过书信,神色冷凝了片刻,才缓缓开口问道:“是谁让你送来的?”
苏嬷嬷如实回答道:“回公主,太后娘娘曾有懿旨,若霄王殿下执意将姑娘送往北燕,日后奴婢便生死追随公主,誓死效忠。至于这封书信,也是太后娘娘命人送来的,并无其他目的,只是为了方便公主随时了解盛凉的局势动向,日后行事也能更加谨慎周全。”
“三思而后行……我知道了。”
阿照眼皮微敛,接过书信,拆开细读。信中的内容,倒是让她有些意外。
“嬷嬷,代嫁一事,皇上已经知晓了。霄王带走的那位裴五姑娘,此刻已被安置在太后的宫中了。”
苏嬷嬷闻言,面露惊诧之色,没想到事情败露得如此之快。
她原本以为,太后至少能拖延到他们抵达北燕。
“公主打算如何应对?”苏嬷嬷问道。
阿照双手托着下巴,神色依旧平静无波,她反问道:“嬷嬷,我一直都很好奇,皇室的公主和郡主数不胜数,裴辛又并非真正的金枝玉叶,为何当年两国君主,都指名要她去和亲呢?”
如今四国之间并无战事,盛凉的国力也不算弱,为何非要牺牲一位女子,来维系和平呢?
这件事并非什么绝密之事,只是知晓内情的人并不多。苏嬷嬷倒也没有隐瞒的必要,便缓缓道来:“公主有所不知,当年裴家五姑娘降生之时,有幸得护国寺的慧心大师批了一卦,说她是金凤命格,贵不可言。先帝本想日后将她指给太子为妃,也就是咱们盛凉如今的陛下。可惜先帝驾崩得早,皇上又不愿娶一个自己不爱的人,但又不能任由她随便嫁给他人,两难之下,皇上甚至动了杀心。恰巧当时,北燕皇正为北燕太子寻找金凤命格的女子为太子妃,便向盛凉求娶。皇上顺水推舟,便应允了。”
这顺水人情做得可真好,高位上的那些人啊,又有谁真正关心过裴辛是否愿意嫁入他们皇室呢?
苏嬷嬷继续道:“也正是因为这金凤之说,哪怕皇上与霄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,明知他心悦裴五姑娘,也始终没有同意他当初求娶裴五姑娘的请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