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9章 谁动了我的“贤良淑德”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601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08
月婵跪伏在地,听着詹事宣读那道从天而降的圣旨,两眉微蹙,心中却满是疑惑:“贤良淑德?祁连君?五百金?”这个拗口的组合,怎么看怎么别扭。

詹事连催了几次,她才缓过神来,叩谢皇恩,机械地站起身接过那竹简。手中的竹简沉甸甸的,月婵低头一看,竹简上“祁连君”三个字大气张扬,笔锋有如龙蛇起舞。再往下,果然还有那四个字——“贤良淑德”。月婵一时间哭笑不得。

一旁的内侍放下手中托盘,满怀敬意地告辞离去。而小萱却忍不住凑上前,小手轻轻揭开盘子上的绸布,眼睛顿时一亮,发出一声低呼:“小姐!真的是金子!”

“小萱!”阿竹见状,神色一紧,急忙掐了小萱一下,将她拉回月婵身边。月婵低头看了眼圣旨,再看看那满盘黄灿灿的金子,嘴角抿出个勉强的笑容,狼狈中又透着几分无奈。

“月儿,恭喜。”一阵低沉的声音传来,将她从迷茫中拉了回来。她抬眼一看,是卫青。他一身戎装连血渍都顾不得擦拭,怀抱头盔从门口快步走来。阿竹赶忙上前接过头盔,卫青则不客气地走到月婵身旁,随手拿过那道圣旨展开打量。

卫青瞥了眼圣旨,嘴角露出一丝说不清意味的笑容。可那个笑容怎么看,月婵怎么觉得让她更不安。果然,他低声而语:“这是他曾经许诺的赏赐吧。”

月婵轻笑一声,话语中却夹杂几分调侃:“不是早说好,功劳都记在巡儿头上了么?”

卫青轻轻摇头,依旧带笑:“陛下是个精明人,功劳是谁的,他心里明镜儿似的。”

月婵听得无言,只低头叹了口气。五百金的重赏,“祁连君”的封号,这大概就是皇帝兑现当初承诺的全部。她抬起头开口问道:“爹,公孙敬迟……他真的……死了吗?”

卫青没有立刻答话。许久之后,他点了点头,将手抚上她的肩膀:“别再想了,战场上生死有命。敬迟既然选择了漠北,心中早已做好最坏的准备。”

月婵垂下目光,声音微微颤抖:“可是,大姑母会不会怨我?”

卫青拍拍她的肩膀,柔声安慰:“月儿,如今你该做的,是好好准备出嫁。去病已经归来,万事俱备,只等择一个好日子了。”

月婵默默点头,低下头不再言语。可那面颊却渐渐泛起微微红晕。

她望着那盘金光灿灿的金子,小声自语:“爹,把这些送去一部分给南窌侯府吧,算是给敬迟的谢意。”

卫青挑了挑眉,看了一眼那金子。这些赏赐是如此沉重,可肩负它的人,却可以如此轻松。他叹口气,将绸布重新盖好,然后语气复杂地问:“月儿,不心疼吗?”

“钱财,那不过是身外之物。”月婵眼眸微转,揉着发胀的太阳穴,不禁嘟囔:“如今我连个‘尊贵’身份都带上了,还能在乎这几个钱吗?”

她的理直气壮让卫青无奈又好笑,于是只得点头答应她这个请求。月婵转身领着小萱和阿竹离开,走得干净利索,连盘子里的黄金都没多看一眼——哪怕她很清楚,这些赏赐,确实是她应得的。

一路快步回到云华院,她的手不自觉地摸向肋下那尚未痊愈的伤口。医者说伤得不轻,可她活着回来了。战场上,多少像她这般勇敢的人最后都没能迎来一个归途,多少如公孙敬迟这般悍战的将士最后只能卧马裹尸。

她低声叹息:“战后封赏,终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。”

比如霍氏兄弟。这对兄弟重新聚首,而霍光因兄长的关系被封为隶属光禄勋的小吏郎官,算是正式进入仕途。

“郎官,还不算什么大官吧?”月婵一边咬着鲜嫩的梨,一边随口问。甜美的汁水顺着嘴角流了下来,霍去病抬起手巾,帮她细心擦拭,语气轻快:“嗯,他没有军功,旁人肯定觉得这是借着我霍去病的名头谋来的吧。”

月婵点点头,嚼着梨含糊地回了一句:“未来他会让这些人后悔自己当年瞎了眼。”说着,她又大快朵颐地咬下一口。

眼下霍光不在府中,新上任的小郎官忙得不可开交。为了避开外人的视线,霍去病与月婵来到赵破奴家中聚会。而赵破奴家里多了一位新成员——一个白白嫩嫩的小女儿。

赵破奴看着襁褓中的女儿,脸上满是喜悦,却也满是愧疚——女儿出生时,他竟不在身边。于是不得不对妻子朵利珎好生安抚,显得格外“奶爸”。

义无反顾冲妻主“赔罪”的赵破奴,让霍去病忍不住发笑。他转头看向月婵,偏声问:“月儿,你之前说,云苓或许是匈奴人?”

月婵抿着嘴唇,思索片刻,答道:“而且很可能是匈奴日磾的堂兄。”

霍去病挑起眉头,想着日磾是谁,片刻后反应过来,忍不住叹气:“少跟这些人打交道,他们还有着野兽的血性。”

月婵笑吟吟回嘴:“就连伊即靬和复陆支那群匈奴人都能妥帖听话,只要骠骑将军在身边,我又有何惧?”

霍去病听了,哭笑不得。他抬手拍了拍额头,有些无奈地思考:难道真的如她所说,这种任性的性子,真是被他惯出来的?

低声咕哝着,他还是无法在逻辑上找到“惯性”的源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