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章 铁血将军的受降之谜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658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08
朝堂之上,议论渐起,群臣虽口舌争辩,却分明能听出他们支持卫青与霍去病的声音势均力敌,难分高低。

刘彻神色间带着几分笑意,他扫了一眼沉思中的霍去病,不由摇了摇头。霍去病此刻的表情竟然与卫青如出一辙,都是一派凝重。他嘴角微扬,开口问道:“骠骑将军,你可有何意见?”

霍去病听到皇帝点名,深吸一口气,随即上前一步,声音坚定且铿锵有力:“臣愿领兵前往!”

皇帝话音刚落,大臣们又陷入一片嘈杂,交头接耳。谁都清楚霍去病与卫青行事风格迥然不同。霍去病惯用雷霆万钧的奔袭战术,崇尚铁血果断,赢得一片赞誉,但同时也颇受争议。如今要去安抚前来投降的匈奴人,霍去病那种杀伐果断的手段是否真的合适?大臣们不禁一番扼腕叹息:匈奴人怕是还未举白旗,就已经被他的冷峻逼得胆战心惊。

相比之下,温和沉稳的卫青才更为适任——至少,群臣如此认为。然而,所有的喧嚣都被刘彻一言止住。他神色不变,言辞如刀:“准奏,骠骑将军即日领一万骑兵出征河西。”

朝堂霎时寂静,所有杂音戛然而止,决策如此简单直接,毫无拖泥带水。

这一趟,霍去病再一次整军出塞。而卫青,在千叮万嘱之后,也不得不默认月婵与霍去病一同随行。

---

回到军营,高不识、仆多等人纷纷凑上来,关切地询问情况,一副七嘴八舌的样子。然而,霍去病眉间一冷,言辞犀利地训斥了一番,众人立刻缩了回去,安静得好像数九寒冬的野林。

“此次乃安抚匈奴,非寻常征伐,切莫失了我大汉的威仪。”霍去病声音带着威严,不容轻忽,他一席话,让这些惯战的汉军士卒纷纷点头称是,消了满腔莽劲。

曾几何时,月婵踏上边关,依托的不过是雷放“表弟”的名号。而如今,月婵默默策马与雷放并行,两人全程无言。月婵心绪纷乱,连她自己都不清楚该如何面对他这个昔日熟稔的人。

一路安静无声,骑兵队伍穿过黄河。前方哨兵匆匆来报,说休屠王与浑邪王的阵营乱成一团,传闻休屠王忽然反悔,不愿投降。

“简直是岂有此理!”仆多气得大耳环颤抖不止,一张脸涨得通红,高不识皱眉道:“若果真反悔,这一万骑兵恐怕难以应付,需要额外求援。”

霍去病闻言,不怒反冷。他目光如寒铁,嘴角轻抿:“赵破奴,本部弟兄随我率先赶路。卫巡、雷放、仆多,同去。”说罢,他一拍马腹,策马疾行。

月婵目光落在霍去病笔直的背影上,心中掠过强烈的信念。他冷静的气场如冰削玉琢,让她确信,眼前这人绝不可能失败。而此时,身边众人各怀忧虑,月婵眼中却只有笃定与敬佩。

仅仅带着五十名亲兵,霍去病一行抵达匈奴营地。远处,月婵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在帐篷前焦急踱步的头领模样的人。赵破奴低声提醒:“此人正是浑邪王。”

霍去病神色不改,从容地点了点头。他并未下马,眼神犹如锐利的鹰隼,环顾四方,语气冷厉:“既然已与我大汉约定投诚,如今却摇摆不定,不知浑邪王这又是什么盘算?”

赵破奴翻译完霍去病的话,浑邪王连连摆手,匆忙说了一长串话。然而,月婵注意到,这位匈奴王始终不敢直视霍去病,他的眼神像一只狼崽,被鹰隼牢牢锁定,而惶恐不安。

月婵默默地笑了笑,暗自叹服霍去病的威压。她目光倾注于这个男人,眼底尽是敬仰。然而,霍去病丝毫未曾看向浑邪王,而是警觉地扫视着四周营地。

赵破奴很快翻译完毕:“事情的起因是休屠王反悔,但浑邪王却仍守约定,无意反叛。”

霍去病微微颔首,神色依旧波澜不惊:“既然浑邪王不改初衷,那便命他的部众缴械,其他事我大汉自会决断。”他转过头看向月婵,语速放缓,语气略显温和:“巡儿,你与雷放、仆多及十名士卒,负责看住浑邪王。”

他话里的安排显然经过深思熟虑。这项任务虽非全然无险,但总归避开了尖刀般的最前线。霍去病不想月婵卷入刀光血影的厮杀,这是他的私心。

月婵鼻间倏地泛起酸意。她怎会不知霍去病的心思?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护她周全。想着自己几番坚持跟随,从未考虑过他的处境,她忽然有些懊恼自己的任性。

按住剑柄,月婵垂首应道:“明白了。”

霍去病见她答应,便不再多言。他招手唤过一名校官下令:“卫山,传话给高不识:部众放下兵器者,一律不杀。若有胆敢逃跑者,杀无赦!”

那名叫卫山的校官应命一声,应声策马疾驰。军令经赵破奴翻译转达给浑邪王,这名中年匈奴贵族双腿忍不住一阵轻颤,嘴唇颤抖了许久,却始终哑口无言。

霍去病稍稍沉吟,忽然出声问:“破奴,问他休屠王的家眷如今身在何处?”

浑邪王听闻此问,顿时深吸口气,神色复杂:“小王已经将休屠王一众家眷囚在营地,只待霍将军处置。”

视线尽头,血腥味渐渐弥漫开来。远方营地刀光闪动,一场大屠杀已然展开。月婵眺望战场,却感到阵阵寒意袭上心头,她甚至似乎听到了钢刃切割骨肉的沉闷响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