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章 禁马令后的春日转机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564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08
春分初过,长安城里已然有了些许绿意,但寒意依旧未散。一旦出门,月婵总免不了被贴身侍女绿香裹得严严实实,仿佛生怕冷风会带走她半分热气。

“我平日可是勤锻炼的,”月婵皱眉抗议,声音里透着不满,“身体好得很,哪里有那么容易染风寒?”

绿香却在一旁絮絮叨叨,执着地固守自己的职责:“大小姐,这刚开春,天气乍暖还寒,变化无常。奴婢可得仔细照看您,免得侯爷责备我办事不周……”

月婵撇嘴,眼珠一转,忽然问道:“那雷放呢?你有没有给他也准备御寒的衣服啊?”话音刚落,绿香便红了脸,吞吞吐吐地哼了一声,还偷偷瞟了坐在一旁的淮南青年一眼。

早先那次她呆呆地盯着雷放的模样被月婵记了个正着,从此便成了大小姐手上常用的调侃工具。月婵眼见绿香吃瘪,大笑着揉了揉她的脸颊,转身像一只欢快的鸟儿般奔出了长平侯府。

雷放,这淮南剑客,则默不作声地朝绿香微微颔首,旋即紧跟着追出了门,仿佛刚刚被打趣的人根本不是自己。

月婵的轻快步伐,是为了追寻难得的几分自由。然而,她从不承认,去年冬天的一场“雪地军营夜探”,让她付出了代价。一场彻底曝光后,卫青给她定下了三个月的“禁马令”:出门游玩,雷放必须寸步不离地随行;此外不许骑马。面对这样的限制,月婵闷闷不乐了好些日子。

虽因禁令令她心生沉闷,但也因祸得福。在无马可骑的日子里,她意外迎来了学习淮南剑术的机会。雷放虽然意外,却无从推辞,也只能满心无奈地担起了这份教学任务。而月婵在他的调教下,倒是硬生生养成了一套规律的作息:清晨必练剑半个时辰;早餐后习字读书;午休过后至晚饭前,全是雷放手把手的剑术教学;晚饭后,则是一边散步,一边复习书中所学。这样每日井然的生活让月婵慢慢感到,或许这段日子也并非全然无趣。

自那次与南玉的一番谈话后,月婵便再也没去看望过她。心中似乎有根刺,无定形,却扎得她胸口隐隐发痛。为了转移那股隐忧,她干脆将课本从《诗经》换成了《孙子兵法》,让绿香和清瑟惊诧不已。“打打杀杀的兵法?”二人不解地问,“大小姐突然为何绕开诗学,不去研读前人圣贤之道了呢?”

月婵满不在乎地咧嘴一笑:“这东西我是用不上的,单是学个皮毛就好。幸好,我还有淮南剑术,以后还能自保呀,是不是?”

她还发现,随着雷放接手,她的原师卫青竟彻底放弃了指导她剑术,仅偶尔教她射箭技巧,仿佛有意割断了师生关系。这让月婵颇为郁闷,甚至有些憋屈:“难道卫青认为我的剑术已学够了,便随便丢给别人接管?”她心中又是不满,又隐隐疑惑,终带着些许不甘。

一天的练剑结束,她放下长剑,望着青年的面庞,突然问:“雷放,我有个疑惑,你觉得为什么老爹会让我改学你们雷氏的剑术,难道卫青的剑术就这么随便丢掉吗?”

雷放垂首,声音沉稳:“大小姐不必多虑。大将军的剑法重实战,是在沙场厮杀中磨练而得,讲究刀剑直击敌命,一招制胜;而淮南剑派不同,重在‘术’,注重技术的精研突破与创造。大将军之剑杀伐之气过重,适用于沙场男儿,但您并不适合这样的剑法。侯爷的意思或许是正以此基础,辅以我淮南剑术,让大小姐的武艺更加中正精纯。”

月婵听罢“咦”了一声,因为话多的雷放实属罕见。而他在提及师门时满面傲然的神情也让她明白,那是一种深深的家族情怀。她脑海里忽然浮现出雷放那位惨死而离的师父雷被,无端生出几分忧思与怅然。倘若不是为了那桩变故,这位淮南弟子也不会远离故土,到长安为奴吧?

日月流转,一周过去。今日,月婵带着雷放在长安东市闲逛。本是走走看看,不知怎地,她的脚步竟显得有些漫不经心,游逛的模样也未见欢悦。雷放不熟悉长安,只得默默地跟着她四处转悠。渐渐的,他察觉到月婵目光游离,似乎心思完全不在街上的热闹。

市井里,一群年轻女子或三五成群聚在胭脂水粉摊前挑选,或比划布料来琢磨春衫样式,亦或嘻嘻哈哈望着天上的纸鸢评头论足。是啊,春天的气息正浓。雷放抬眸,思绪飘至故乡。虽然遥不可及,但他脑海中浮现沙沙她们放飞风筝的画面,嘴角不禁轻轻上扬。

就在这一刻,身边的月婵突然消失。雷放心头一紧,迅速四下扫视。只见少女站在不远处的一条小巷中冲他招手,脸上带着狡黠的笑意。

他拔腿跟上,月婵不语,只是一边领路,一边在巷子里左拐右绕。片刻后,他们来到一处普通的门前停下。雷放凝视门前的木牌,心底隐隐升起些许疑问,却也不敢多问。

此刻,月婵的笑容分外耐人寻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