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皇宫隐语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471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08
绿香正细心侍奉着月婵,忽然听见她语气轻快且带着几分调侃:“不过是皇宫嘛,这么喜欢看,要不先送你进宫当个娘娘?”
她的这番话犹如一道霹雳,让绿香一张俏脸瞬间由红变白,继而忙不迭摆手笑道:“小姐,这话可不敢乱说,奴婢能偶尔望得一眼那地方,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,又岂敢妄想进宫?”
月婵眉头微蹙,显然对这种自轻自贱的说辞颇为不喜。她握住绿香的手,眼神真挚:“绿香姐,我和你说这些不过是玩笑话,因为我一直将你视作朋友罢了。你自入长平侯府以来,不辞辛劳地照顾我的生活,如同家人一般。我发自肺腑地希望,你能找到一个好归宿,过上幸福的日子。千万别误会,我绝没有半分调侃你的意思。”
月婵的一番真情流露,让年轻的绿香一时无言,她垂下眼睑,却轻轻握住月婵的手,低声说道:“小姐能待奴婢如此厚重,便是绿香的福分。能追随小姐,已经是天大恩典。”
随即,绿香话锋一转,目光里带着几分笑意:“小姐,反倒是要多替自己寻思才是。眼下年关将近,侯爷和老夫人肯定已经开始考虑您的婚事了。”她微微一笑,露出些许调皮的神色,“小姐才貌双全,侯爷选的夫君,定会是个好人家,不会亏了您。”
听到这话,月婵顿时一脸羞恼,伸手轻推她:“绿香!怎么绕来绕去,又提到这个让人脸红的事了!”然而,绿香说的这些,道理上却是没错。月婵头一歪,满脸无奈地喃喃自语:“哎呀,这可真是泥菩萨过江,自身难保啊。”
一路行至椒房殿,月婵按礼行拜后被留座,但殿中只见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身影,几位公主却踪迹不见。想到刘斐成亲未久,大概正在陪伴新婚夫婿,月婵心中便没有多加疑虑。
此刻,卫子夫端坐殿上,表情和缓无波,而年幼的太子刘据却显得尤为活泼,竟主动跑到月婵身边。月婵见他粉雕玉琢的模样,加之那如黑曜石般清亮的双眸,俨然一副纯真的稚子模样,不禁逗趣起他来。她难得露出几分少女心性,陪孩子玩得不亦乐乎。
忽然间,卫子夫轻声询问:“月儿近来可好?青弟近日如何?已经许久不见他来椒房殿了,这让我们母子二人倒有些惦念。”
月婵听闻这话,愣了一瞬,旋即整理思绪答道:“回姑母的话,父亲最近还好,一直在军营和家中奔波。虽然事务繁忙,但他身体硬朗,并未有任何不适呢。”
皇后听后微微颔首,嘴角漾起一抹浅笑:“听闻月儿精于音律,不知进展如何,可否让我们开开眼界?”
月婵闻言连忙低头笑道:“月儿愧不敢当,不过是向紫幽夫人学了一些埙曲,非常粗浅,仅仅用于怡情养性罢了,哪谈得上什么造诣。”
她那位姑母从舞台发迹,极富才艺,月婵绝不愿贸然显摆,免得失了分寸。
卫子夫继续笑言:“紫幽长于音律,南玉擅文书,如此两位高人教导,你倒是格外幸运啊。”
月婵点点头,接话道:“是的,正因如此,我确实受益匪浅。”
接着,皇后又追问道:“最近南玉又教了些什么?”
月婵闻此一问,脸色霎时沉了几分,她低头答道:“南夫人近来身体抱恙,无法前来教书。如今我只能自行学习了。”
卫子夫眉梢微蹙,脸上神情凝了些许,“病得厉害吗?”她又补充道,“南夫人曾是椒房殿之人,为卫家添过丁,如今孩子尚幼,自然不能小小年纪就失去了母亲。”
月婵闻言,心底陡然生疑。这番话怎么看都显得不合逻辑,卫子夫一副格外关心的态度,分明是在暗示她什么。她回忆起第一次进宫时,卫青那句意味深长的叮嘱——“须一切小心”,心中逐渐警觉。虽然她勉强应答:“南夫人只是伤风罢了,但拖得有些长,也许很快便能康复。”然而,她越琢磨卫子夫这句“失去母亲”的表述,越觉得非同寻常,仿佛对南玉的实情已十分知悉,只是在试探她的回答。
为什么单单问南夫人?再联想到卫子夫对卫青家的事务竟如此清楚,连细枝末节都一一察知,作为皇后的洞察力,月婵不得不打起十二分警惕。
离开椒房殿时,卫子夫象征性地问了些无关痛痒的话语,但月婵的心早已隐隐翻涌。坐上马车,她的疑心越发浓烈:促她入宫,仅是为了南玉吗?可是,卫子夫堂堂皇后,为何采用如此浅显直白的方式试探?这一切究竟与南玉的病情有何关联?
月婵最终得出一个结论,这次对话的焦点只指向南夫人。卫子夫话里隐约透出的意思,似乎是在提醒她,无论如何不能忽略南夫人这件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