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 长安悲歌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607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08
浓烈的腐臭弥漫在凄冷的乱葬岗之中,令人窒息。雷被的尸体裹在一张破旧草席之下,从那足部蜡黄的肌肤看,他至少在前日便已彻底离世。如今,在这闷热的气候里,自然开始腐败,散发令人作呕的气味。

吴兴忍不住转身干呕起来,一副恨不能立刻逃离此地的模样。月婵见状,无奈地摆了摆手:“你先回侯府吧,别勉强自己。”话音刚落,吴兴如蒙大赦般,迅速翻身上马,策马狂奔离开,马蹄声打破了乱葬岗的死寂。

这声音惊动了正守在不远处的卫青。他回身看到月婵立于尸旁,一张脸瞬间沉了下来,眉头紧皱:“月儿,谁让你来的?你不该看到这种场面!”

月婵却只是从容地走过来,她不是第一次见到尸体,甚至有过协助验尸的经历,哪怕是尸体腐烂到恐怖的阶段,她亦能冷静应对。她将坐骑的缰绳递给随侍的家仆,随即迎向卫青的目光。卫青叹了口气,揽住月婵的肩膀,将她护进怀中,用夹杂着哀色的声音劝道:“别看,这真的不该是你该面对的事。”

他知道,死亡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女而言,实在太过沉重。然而,他并不知道,这具十五岁的身躯之内,隐藏着的是一颗怎样的灵魂。

“没关系。”月婵轻声回应,语调冷静镇定。她目光扫过周遭,这里荒凉的景象更增添了一股肃杀之气,她缓缓叹道:“死者的尊重,是生者该给的。无论他们为何而死,总归也是有尊严的。别担心,我没事。”

雷放的肩膀剧烈起伏,像负重的山峰在崩塌。他的绝望与悲痛是那样真实,以至于月婵不禁皱眉,心头微微揪紧。

轱辘声在这一刻响起,孙荣赶着板车来到乱葬岗,车上装载着一口棺材。“禀侯爷,这口棺木奴才今日才找到,尺寸正合适……”孙荣擦了把额头的汗,语气恭敬却略显急促。

卫青尚未开口,雷放已跪下来,将草席裹着的师父尸体小心地抱起,慢慢走向棺木。他的脚步因沉重而不稳,但眼神却无比坚定。身旁的家丁相继帮忙打开棺盖,他们屏住呼吸,捂着鼻子迅速后退了几步。

月婵安静地注视这一幕,雷放将师父的遗蜕轻轻放入棺木内。动作如同对待最神圣的宝物,他合上棺盖,又轻拍表面,仿佛要拭去上头蒙灰的蛛丝。

“师父的后事,我会亲自善终。之后再履行对侯爷的承诺。”雷放低声说道,随后拿起马鞭又跪倒,朝卫青重重磕了一个响头。他随即坐上板车,缓缓离去,那头灰色驴子拖着棺木越来越远,直到消失在天地交汇的尽头。

那些破碎的希望,最终仅化作一口孤寂的木棺。雷放抱着师父的尸体来了,却只能带着悲凉的棺木离开。长安城,对于这位雷氏弟子,终究留下了无边的哀痛。

卫青的目光凝滞,宛如被什么束缚住一般。他终究无力改变什么,无法让这具已冰冷的尸体重新活过来,只能低声叹息,徒增悲凉。

月婵斜眼望向卫青,轻轻开口:“爹,他是什么时候去世的?”

卫青牵住月婵的手,二人一同返回马车。随着车夫扬鞭、马蹄声疾驰,乱葬岗渐渐远去,长安城渐渐重现于他们眼中。“御史张汤今就在廷尉府。这雷被啊,早在前日便被处死,尸首随手丢到了乱葬岗。”卫青的语气低沉中略显恨意,“我们来晚了些……太迟了,已是回天乏术。”

月婵闻言,面色黯然,不再多问,只保持沉默。马车逐渐驶近宣华门,城内的喧嚣模糊而遥远,却未能驱散少女期待换来的失落。

月婵轻声问道:“您觉得雷放还会回来吗?”

卫青的剑眉微蹙,眼神变得深邃复杂,仿佛在权衡利害:“我宁愿他不回来。承影剑,我会派人及时送去找他。至于长安……他越远越好。”

长安城,四大古都之一,千年光阴流淌,帝国兴衰如潮水,而长安却屹立不倒,目睹过无数世事离合悲欢。雷氏孤身来此愤诉冤屈,最终还是在这座城里饮恨收场。

雷放不是来寻希望,而是带着破碎而走。带走一棺悲痛,却留下了自己最无奈的自由代价。

月婵抿唇,语调冷冽:“这世道,似乎永远都在酝酿悲剧。哪怕是皇城天子脚下,也无可避免。”

卫青目光沉稳,手指轻拍月婵的手背:“不对。正是因为这里是皇城,是长安,才有最多的喜剧与悲剧交替上演。”

月婵愣了愣,竟如有所悟。她不愿继续沉浸在这些沉重的情绪,心生转念,说道:“南夫人最近身体似乎很差,昨晚还发热呢。为什么您还瞒着我?”

卫青看她一挑眉,眼里不知何时漾出些促狭的笑意:“我需得告诉你吗?先生病倒了,你这学生不正好偷了空闲吗?”

如此调侃,竟让月婵没忍住撅起嘴:“爹!”

月婵牵挂的还有南玉的病情,明明只是伤风,却迟迟不见好转,甚至时而引发头痛与晕眩,不得不卧床静养。她隐约觉得,这病似乎另有隐情,却暂时难以深究。

夕阳在远处的城楼落下,长安城依旧巍然壮丽,而这心中的惆怅,也随时间化作无边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