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逃不出他的手心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764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07
凝烟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,但男人的手却越发地用力。他的触碰仿佛从荒寒冰川深处攫取,冷得让人骨髓生痛,简直比雪山深处沉积千年的寒霜还要令人颤栗。轩辕瑞诚的指尖死死缠住她的手,血管隐隐凸显,青筋如毒蛇般蜿蜒浮动,仿佛下一秒就要破皮而出。凝烟从未料到,这一握竟会成他们纠缠不清命运的起始,翻覆今生来世,连死亡都不再能割裂彼此的羁绊。

她抬眼望向眼前这异样的男子,邪魅的气息颠倒凡俗。他优雅的外壳已失控崩毁,漆黑的眸中燃烧着无法压抑的欲火,而染血的薄唇微微颤抖,仿佛压抑着一声低吼。他身周寒气翻涌成风,包裹住凝烟纤弱的身躯,让她细嫩的皮肤无处躲避彻骨的冷意。轩辕瑞诚冷如刀锋,却陡然将她牢牢圈入怀中,他那沙哑低沉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——“好温暖。”仅仅两个字,竟似乎从深渊中透出了隐隐哀戚。

凝烟的身子僵硬,那副温驯的模样像是对他的危险气息一触即溃,但下一刻,她开始拼命挣扎。“放开我,你这个疯子!”她挥拳捶打他的胸口。但他仅稍稍用力,就轻易制止了她的反抗,如锁链般的手臂将她牢牢禁锢。男人沙哑的声音飘入耳中,带着不可抗拒的威严与寒意:“别动。再乱动——我无法保证自己不会做别的事。”话虽云淡风轻,眸中光芒却隐藏着无法言喻的侵占欲,让凝烟不凉战栗。

在她的停驻中,轩辕瑞诚缓缓吸了口气,空气中是女子特有的芬芳,隔着层层衣襟,他能感触到她如玉般柔韧的肌肤,鲜活的温暖将他的冰冷驱散——却燃起另一种炽烈的渴望。他将脸凑近她,温热粗重的气息喷洒于凝烟的细腻脖颈,竟令她微微酥麻。

溪边的树影摇曳,流水声伴着彼此错乱的喘息。时间在这僵持中缓缓流逝,约莫半柱香光景过去,轩辕瑞诚的身体逐渐平复,游走的青筋消失于白皙肌肤之下,但冰凉未散。此时,他终于松开凝烟的手,似有千言欲诉。

突然,一声清冽的掌声划破空气——“啪!”凝烟的巴掌重重落在他俊朗冷毅的脸上。轩辕瑞诚的脸庞迅速泛起火辣的痛感,那双冷厉的凤眸微微眯起。他的尊严瞬间受到了挑衅,这是他有生以来首次被人冒犯,尤其是她。反常的,他没有愤怒,反倒对这位女子兴趣更增。

凝烟趁势飞快转身离去,然而还没跑出几步,就再次被他握住手腕。这一次,她转身狠狠瞪他,放慢语调,一字一句道:“放……开……我。”

男人目光深邃,注视着她那盛满倔强与怒火的眼眸,身躯猛然震动。他从未仔细打量过她的样貌,但这一瞬间,目力所及间,她宛若一幅从仙境漂泊下凡的画卷——澄澈的脸如寒潭初融,眉目似星海沉珠;樱唇翘润,肩似削玉,风华绝代。如此气质脱俗的女子,竟让他刹那间心生炙痛。

指间感触到她的柔弱与凉意,他心头涌上一种难以言喻的占有欲。他必须要留下她,甚至不惜以最极端的手段。

“告诉我,你叫什么名字?”轩辕瑞诚语气虽低,却掺杂了一丝冷锋,显然不容拒绝。他的手指攥得更紧,力道坚定不移。

凝烟偏头冷然不答,轩辕瑞诚唇角微勾,缓缓笑道:“如果你不说,那我们便牵着手,过完这一辈子。”他的语调散发出无限轻浮的戏谑。

心中悄然闪过“无赖”二字,凝烟却不敢贸然说出口。她瞥见男子周身杀气毕现,而耳畔隐隐还响着溪边那惨烈的血腥气息——这个男人,显然动得了杀念,也做得出杀行。她深知隐瞒真名是为了生存,于是随意编了一个名字,脱口而出:“慕嫣钰。”

轩辕瑞诚听后若有所思,眼眸中涌起一道幽光。他喃喃低声:“嫣钰,怀瑾瑜兮,月下琉璃心——好名字。”他的笑意渐浓,冰冷的眼神却炙热无比。“以后,我便叫你阿钰。”

“没有以后。”凝烟毫不犹豫地打断,他的笑容瞬间一滞,这短短的四字竟让他一秒失神,也正是这片刻的松懈,她终于成功脱离他的禁锢,转身消失于黑夜。

看着她远去的倩影,轩辕瑞诚眸中寒光浓烈,狭长凤目微微眯起,手指轻抬,在晕红的唇边抹去寒毒逆流出的残血,唇角勾起一抹邪魅笑意。“阿钰,你逃不出我的掌心。”

他轻敲手中的白玉折扇,声音冷冽:“暗延。”

话音落下,一道隐秘阴影从虚空窜出,似鬼魅般悄然靠近。

“殿下,有何吩咐?”那人跪于暗处,语气恭敬。

轩辕瑞诚声音含着杀机,轻飘飘地命令:“跟着她,查清底细。”

阴影一闪,凭空散去。

---

凝烟回到静灵寺,张玉清见她归来便询问:“姑娘去哪了?”她淡淡回道:“去了溪边洗了洗脸。”没有将方才的魔障般经历透露分毫。

她净手、焚香、祈福,一切动作为俗日的仪式。随后随从将马车备好,凝烟懒洋洋地倚入车内,闭目养神。一切方才的记忆犹如一场妖异的幻梦,令人分不清真假。

---

夜幕垂临,静谧幽深的慕容府静坐在寒风中。凝烟伫立窗口,眺望漆黑的天穹,没有星光点缀,只有冰寒的孤寂漫布。她盯着窗下叶上未化的霜凝,忽然轻叹一声,低声念道:“风摧树木,严霜结庭兰。可爱一天风物,遍倚栏干十二,宇宙若萍浮。”

门外忽然传来几声爽朗笑声:“三妹什么时候变得这样诗情画意了?当真比清诗妹妹这才女还胜几分!”声音是慕容府大少爷。

一旁丫鬟秋叶附和道:“大少爷,你有所不知,小姐自此病愈后,好像变了许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