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章 雪夜行医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589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05
林晓寒站在书架前,轻轻拂过一本本古籍的封皮,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整齐地摆放好。他的手指滑过书页,犹如拂过岁月的痕迹,伴随书香的气息弥漫,仿佛整个书房都充满了他带来的沉静。欢瞳在门口探头探脑,嘴里扬声问道:“少爷,那张上下铺的床您看摆在哪里合适?”

林晓寒沉思片刻,抬头说道:“就放在书房吧。”

他思忖着,若是某些夜晚懒得回卧房,他也可以在这张床上略作歇息。这是一种新奇的安排——他甚至从未尝试过睡在下铺的滋味。就在此时,花露抱着一盆青翠的绿竹走了进来,嘴里却含着些许抱怨:“都已经三月了,这天怎么还会下雪……”

这句话瞬间吸引了林晓寒的注意。他的动作陡然停滞,目光微转,看向窗外。果然,洁白的雪花正自天空洋洋洒洒飘落,敲击着搬迁日的静谧。

夜幕降临,书房内静谧无声,只有偶尔翻动书册的声音。林晓寒整理着书架,不知不觉已至深夜。倦意袭来,他索性就地躺在了那张床的下铺。他辗转反侧,耳边传来远处微弱的打更声,一长三短,绵延悠远,诉说着四更天的寒意。

他深吸一口气,望着沉沉黑暗的天花板,内心仿佛被时间的沉重填满。这个雪夜令人思绪万千,似乎和一年前那个夜晚无比相似——也是如今日般寒冬未尽,也是同样飘雪满天,可那个人却不再了……

七十日,整整七十日过去,那一声“去好好睡觉”的叮嘱依然犹在耳畔。林晓寒抬起手,轻轻触碰上铺的木板,身心沉入思绪无尽的深渊。姓江的若还在世,怕是现下正酣然入睡罢。而他,如何能在这样的夜晚坦然进入梦乡呢?

三日之后,这场冬雪才悄然止住。伴随着寒意的退却,冬季仿佛终于画上了终章。林晓寒一袭靛青色官服,衣襟上挂着正七品医官的光环,缓步迈过宫墙,踏雪向太医院而去。路上,一个刚入宫不久的小太监充当他的引路人。那小太监贪恋地偷瞄了他数次,而他梨花般的容貌无疑让人怔怔出神。

这位林太医的身影瘦削修长,浑身被靛青色官服包裹得恰到好处,反倒衬得他更添几分秀美,竟有一种连后宫佳丽都难以媲美的风采。走至半路,林晓寒忽然低声开口,调子的温润在寒天里如暖泉般荡漾而出:“公公。”

小太监吓了一跳,以为偷看之举被发现,手足无措地答道:“林太医有何吩咐?”

林晓寒侧过头,语气淡然:“东宫离此处可还远?”

小太监赶忙回道:“不远,前方左拐再走半柱香的路就到了。”

他点了点头,礼貌回应了一句:“谢谢公公。”

这一声感谢让年轻的小太监脸颊微红,惴惴地低头喃喃道:“林太医太客气了。”

太医生的地位在大瑜朝代享有极高的殊荣,甚至与翰林院比肩,二者分列皇宫西北两侧,官署与皇宫也不过一墙之隔。林晓寒凭借一副广为流传的时疫方子,跳过太医院的常规应试流程,直接被任命为正七品医士。这一捷径让他如今踏入太医院时,少了些许人事干扰,却也为未来埋下不小隐忧。

金色院匾上的“太医院”三字映入眼帘,林晓寒站定,心头却异常平静——竟毫无激昂与感慨,仿佛终于抵达这里只是命运使然。

与此同时,稍远的勤政殿内正上演另一场波澜。皇帝面色冷峻,艳丽的龙袍之下隐约透着愤怒与不安,因顾傲云递交的第十道请辞奏本而雷霆发怒。

“顾傲云好似命待雍凉,有何事非要朕即刻准许他归京?赵明威说他竟为奏本连觉都不睡!这人昔日惜字如金,如今的大段奏折都是怎么回事?!”

皇帝怒目圆睁,一挥手便将桌上的奏折尽数掀翻,纸页散落一地,狼藉不堪。不得已,重臣与太子纷纷跪下,以示安抚:“皇上且息怒!”

萧易也学众臣跪地,却在凌乱纸堆中看到一道奏本末尾赫然写着熟悉的话语:“臣请速归。”

从顾傲云第一道奏本至今,雍凉的局势愈发复杂,引发朝堂上的两派截然对立。一方认为,为保江山社稷平稳,大可成全他归京心愿,趁机收回兵权;另一方,以萧易为首,则坚决认为此举危险至极,恐动摇军心,引敌军趁虚而入。

皇帝迟迟未能做出决断,而奏折持续频传。如今顾傲云几近天天一折,同时西北边境也毫不平静,西夏军月内发动三次攻城。然而令人讽刺的是,每次战局中,这位怨天尤人、不愿亲自上阵的征西大将军竟都能化险为夷。

他骂骂咧咧地从床上起身,苦着脸在沙盘前调兵遣将,最终每次让敌军落败。御赐良驹因闲置过久已胖得不成样子,青云九州枪亦在角落里生尘,可顾傲云却总能从千军万马中找到逆袭之法。甚至还有一次,他以惊人洞察,偷袭敌方粮草,直打得敌军腹背受敌,狼狈不堪。

他的光辉战绩,令人无法忽视。然而,这份能力的背后,又藏着怎样的秘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