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章 顽疾将军的奇闻轶事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609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05
“算是吧。”林晓寒答得不明不白,眼神探究地望着对面的胡吉。

胡吉脸色浮现一丝难以抑制的古怪神情,似乎想笑却又犹豫自己的身份是否允许此事。“对了,林太医,不知今日可曾听闻顾大将军的趣事?”他说话间,语气轻松却带着几分犹疑,仿佛这“趣事”需斟酌着来讲。

林晓寒微微挑眉,不解道:“什么趣事惹得你这般纠结?不妨细说。”胡吉乃陈贵妃与太子提拔的人物,如今在太医院虽资历尚浅,却已能为后妃诊脉,深得宫中奴婢侍卫的好感,不少消息也常途经他耳。林晓寒自知他并非多话之人,此刻却难掩窘迫,令他更添几分好奇。

胡吉语气略带尴尬与一点点难言的兴致:“方才勤政殿的奉茶小松子,是他讲与我的这桩事。虽说不全算‘趣’,却让圣上大为头疼。”

林晓寒听后虽好奇,却不以为然。与那后宫嫔妃争宠折腾的闹剧相比,这“趣事”十有八九不过是美人的旧日恩怨或小吵小闹罢了。他随意道:“究竟是什么事,说来听听。”

胡吉稍稍压低了声音,神情矜持却幸灾乐祸。“征西军副将赵明威赵将军的奏本今日才送到圣上龙案处。”

林晓寒眼神一闪,一抹微妙的情绪浮上他的脸庞。征西之战连年无休,征西军便是驻守雍凉,与西夏对峙的大瑜主力。因军机敏感,大瑜军法严厉,营中将士不得私自联络外界,连家书亦在烦难时禁止。信息的唯一桥梁便是供呈勤政殿的奏折,林晓寒想要了解父亲的安危,也不得不时常托胡吉探听宫中内侍的消息。

略顿一瞬,他略微紧张地问道:“莫非雍凉有何变故?”

胡吉见状急忙安抚:“林太医多虑了。征西军前阵在顾大将军带领下大胜西夏,院判必定安然无恙。赵将军此次上奏内容,却有些令人哭笑不得——竟是弹劾顾傲云顾大将军。”

此言一出,林晓寒愣住,目光转冷。赵明威数年来追随顾傲云,可谓忠诚不二,何以会突如其来奏本参他?更何况还是战胜归来之时。他皱眉问道:“这奏折为何所参?”

胡吉神情憋笑,却忍不住将“趣事”的真相娓娓道来。“这赵将军倒不是参顾大将军什么贪功苦军之事。奏本内容却是说顾大将军为人实在太过迷恋赖床,每日晨起议事不但迟到,甚至还索性将军机事务拖到自己的床榻商讨,惹得众将领苦不堪言。他更嫌议事过长,劝众人早些洗洗睡觉,以养精蓄锐为由。前几日夜间紧急,敌军突袭,城危兵临城下。顾傲云竟披着锦被半梦半醒登上城门亲自指挥,带领全军反击,这才勉强守住阵地。虽说战局最终大获全胜,但其间行为实在‘有碍观瞻’。”

林晓寒一听,直觉把这同顾傲云英勇无畏的形象联系不到一处。他半信半疑,脱口而出:“这满城风雨,真是顾傲云顾大将军?”

胡吉见他神色诡异,继续陈述:“最难理解的是,自这赵将军奏本送来后,不等圣上裁决,顾傲云又自请折子进京。他言语中道自己因早年以身犯险,中了剧毒,侥幸死里逃生,却已看透俗世纷杂,身心疲惫,再无意于沙场杀伐。奏折内反复恳请圣上准其卸甲归田,还望列明赵将军为继任征西大将军之人,誓言此后安享富贵,不愿再误国失机。”

语毕胡吉早难掩嗤笑,连一旁林晓寒亦面露复杂。顾傲云乃他少年时仰慕之人,十六岁便以一战成名,威震四方。如此人物竟说出这般接近戏言的话,令人啼笑皆非。

胡吉最后总结:“院判曾言,经历生死关头,一些人的心性或许会发生剧烈改变。顾傲云这般言行,或许真有其理。”

林晓寒一声轻叹,不置可否,只低低应道:“也许吧。”

---

随得来皇帝口谕,林晓寒正式开始整理物件,准备彻底与南安侯府断绝关系。他嫁入时身上除了一些医书与衣物,再加一只欢瞳,虽轻便简单,但现下离去却不同。他和那个男人一同耗费心力攫取的家财自不愿留给侯府,这些家具、地契、所有田庄铺子,甚至温氏遗留下的嫁妆一律尽数点检装箱。

整整折腾了大半天,几个管事仍未能全部清点清楚,实在是收获颇丰。蓝风阁被搬空大半,库房像被抢劫一般干净。看着这一箱又一箱财物,林晓寒心底升起一抹快感——带着分明的报复意味。

这些钱财对他而言并无太大用处,他并非奢靡之人,其父母亦是如此。可他宁愿将这些家产撒向街边乞丐,也不愿留给南安侯府一人一物。这些能落入他手的东西,都是半推半送来的,他自然有权带走。

潘氏虽早已察觉动静,却始终保持沉默。南安侯府早已人丁凋零,仅剩侯爷一人“独撑门面”,即便存得万贯银两,又能如何?林晓寒虽未将一切搜刮干净,还特意留下些田地铺子,聊表顾念。对潘氏而言,这些足够她安然度过下半生,已属知足。后院下人早遣散大半,存下压缩人手也节省了开销。偌大府邸中无一人再多言,只剩满院寂静与颓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