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章 元宵船上月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708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05
陆白朔满脸感激,一口一个“救命恩人”地称呼林晓寒。这位名医却淡然一笑,说道:“父母之恩万万当不得。如果六少爷真想谢我,不如替我送封信回京,将其交给胡吉胡太医。”说着,他将精心拟定的方子,一笔不漏地抄录成信,希望能对太医署抗击时疫有所助益。
元宵佳节因这些意外只能在船上度过,这大概是他们此行的一个小小遗憾吧。船停靠在城门边的渡口,林晓寒信步登上二层,目光投向江面那一江涌动春潮。他举目远眺,朦胧月夜中,隐见城中灯火辉煌,如天星坠地。燃放的烟火在远空次第升腾,灿烂得让他不禁忆起了曾经那人眼中开怀的笑意。
“少爷!快瞧那边!”欢瞳指着某处,兴高采烈地喊道。
林晓寒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,见城中放出一盏盏莲花彩灯,灯光悠悠飘下水面,似天降繁星,在夜江之上流动。林晓寒凝视良久,忽然开口问:“还有酒么?”
另一头,陆白朔稍作小憩后醒来,发现林家主仆不知去向,便踏上甲板探寻。一走出舱门,初霜般的月色中,一袭白衣的林晓寒迎风而坐。他的长发用清素的丝绦束着,乌墨般随风飘动,衣袂翻飞如雪。此刻他仰头饮酒,醉然的模样竟比夜色里的明月还要美上三分。
陆白朔一时恍惚,仿若看见了未降世的谪仙人。直至船夫看见他的失神模样,喊了声“大官人”,才将陆白朔从迷惘中唤回。他匆忙开口:“林大夫!”
林晓寒听闻来声,正抬手的动作微顿。他缓缓起身,回首间,眼神霎时暗淡下来,像是澄澈的夜空被一层薄云遮住。陆白朔见状,不禁有些手足无措:“林大夫,您……可是有何不适?”
自林晓寒初施妙手救他性命,陆白朔便认为“林大夫”比“南安侯府少君”的称呼更贴切。哪怕想到林晓寒身为冲喜之人嫁进侯府,也愈发觉得一种智珠明人的才俊被埋没。
可林晓寒一贯稳重,他深吸口气,垂眸淡道:“无事。”口气宛若点燃的烛光,微弱却笃定。
今夜月色如初,那明朗的天光将莲灯衬得更为璀璨,而林晓寒心中却格外清楚,昔人已杳。他心底盘算的“百日之期”,其实早已悄然滑过了三分之一。
至临安后,陆冷枫的后事皆有陆白朔亲自张罗,林晓寒倒落得清闲。然而陆家宗族里,一个旁支不落地赶来凑热闹。他们本指望能觑到这位“男妻”的一二神貌,岂料林晓寒避得干净,根本不愿踏入陆家祖宅一步,只选择住在一家客栈里。直至陆冷枫下葬当日,他才稍显身影。
陆冷枫的灵柩归葬陆家阴宅,“天昏地暗”的痛哭声此起彼伏,而奇怪的是,这些哭得尽心尽职的人中,竟有许多连死者生前的面都未曾见过。林晓寒呢?全程冷冷盯着,看似毫无触动。他的冷漠却成了旁人议论的重点,暗地里都将毒辣的“克夫”之名再次冠上他的头。
可林晓寒只是淡然看着,敛容静立,心中却另有所思。魂归九泉的是陆冷枫,可江辞呢?那另一个灵魂并不是原本的“江晓寒”,仅借用了这具身体片刻时间。替江辞劳神至此,也算是仁至义尽了。
二月春分,林晓寒终于千里归京。随着丧事画上句点,南安侯府那摊错综复杂的家事又近在眼前了。不过前脚刚踏入京城,胡吉便喜气洋洋地寻来,一口气带来了两个好消息。
第一,他的时疫方子确实收效极佳。经过太医署二次修改后,方子迅速分发至瑜国各地,遏制了爆发的流疫,终于使得疫情平定。第二,前阵命悬一线的顾傲云大将军,竟突然转危为安。他硬生生多熬了两日,终于等来院判将一剂能解西夏奇毒的方子送至他手中。如今,大将军体内的毒已悉数解除,只需静心养伤,康复指日可待。
“听说顾大将军情难自已,还认院判大人为义父呢!”胡吉笑得开怀,“这么说来,少君岂不成了顾傲云的义弟?”
义弟?听闻此语,林晓寒愣了愣,眉间闪过一丝微妙而熟悉的错觉。但无论如何,胡吉说的确是两件大喜事。他长出一口气道:“既如此,敢问家父何时可回京?”
“老爷正协理军中事务,想来不日便能回转。”胡吉点头又笑道,“少君可知?圣上听闻是林院判之子、南安侯府少夫人拟定良方,特有旨宣您入宫面圣呢!”
果然不过几日,皇帝御旨直达南安侯府,宣林晓寒入宫。从礼法而论,他与皇帝本算沾亲带故。可如今无职无诰,入宫只得以庶人身份面君。
晋升仪表时,花露拿出一件霁色深衣,不期然让人联想到雨后青天清和似的感觉。然而林晓寒目光一闪,心底莫名响起江辞当年试图嬉闹时说的话:“防着点宫中那群老男人,尤其是爱人翩翩美貌的。”“想想吧,那些人眼神比手还脏呢。”
想到这儿,他眉间略有迟疑,改口道:“换那件大紫色的深衣。”
花露有些疑惑:“去年那件?少君不是嫌颜色俗气,埋怨过吗?”
“如今正好穿。”林晓寒点头,尽管如此——换了一身紫袍的他,仍旧出尘如兰花经雪,出彩得叫人挪不开眼睛。
抱着忐忑顺从宣旨的态度,林晓寒随内使步入尊严肃穆的勤政殿。“陛下已同太子议大事,”掌事的薛公公十分和善地解释,“少君稍候片刻即可。”林晓寒谦和颌首:“有劳公公。”言语得体,举止如云端莲花般从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