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风云初变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685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04
燕元寒的一句话如惊雷乍响,谢幻瑶心中百转千回。皇帝竟有意派靖安王梁子渊上前线作战?她的步伐虽未停,心绪却如乱麻。
当她走到池塘边时,迎面见到的便是梁子渊,这位王爷正安然站在水畔,神情悠闲,手中的鱼食一点一点洒向青波微漾的水面。一群锦鲤争相翻跃,几只翠鸟也掠过水面,细碎的笑声从不远处传来。放眼望去,那儿围了一群衣着靓丽的女子,莺莺燕燕,笑靥如花。
谢幻瑶眼神冷了几分,讽刺的语气脱口而出:“看来你对贵妃娘娘的感情也不过如此。身边这些红颜知己,果真是接连不断啊!”
梁子渊闻声一笑,却不抬头,只淡淡应道:“她当年无情离我而去,如今要我痴心守候?未免太过天真了吧。”
谢幻瑶抿唇,袖中玉手微紧,半晌作势一撩衣袖,取出一封信递给他:“皇上准备的圣旨,很快就会降落到你头上了。不过,若你能带着这封信,立即返回封地,也许一切还来得及。”
梁子渊这回停下了手上的动作,那一小包鱼食通通落入水中,引起池塘里的鱼们一阵躁动。面对谢幻瑶手中的信,他怔了片刻,终究还是接过,却不接话。
谢幻瑶叹了一口气,盯着他的背影,不由得低声说:“这是贵妃托我交给你的信。你还是读过以后再决定吧。”
信未曾打开,却已沉重如山。梁子渊垂眸,手指微微用力,低低念出一句:“本王这府才刚建好,怎地你们一个个都要急着让我走?”
“道理你比我更清楚!”谢幻瑶声音顿时凌厉几分,“封王之后,本应依规长居封地,如今长时间拖在京中,已是在挑战律法的底线!”
她恍惚忆起前世的混乱时局,那时外有敌国频频来犯,内有奸党朋比为奸。而这一乱局的根源,似乎有梁子渊的一手参与。隐隐的担忧浮现在她清澈的眼眸中。
梁子渊冷笑一声,缓缓拆开信封,视线掠过纸上寥寥数语,转瞬便读了个通透。而后,他面上仍是半分波澜未起,把那纸张重新收好,语气淡淡:“不就是出征吗?本王去便是,说不定此番归来,还能带着加官进爵的好消息。”
谢幻瑶闻言一愣,紧接着忍不住反驳:“你已是王爷,再升,还能升到哪儿去?莫不是想当皇帝?”
梁子渊没接话,只是将信塞入怀里,嘴角扬起似有若无的笑意:“你不必多说,本王既已做出决定,便不会动摇。倒是你,要托我转告你哥哥谢元铮些许什么话吗?”
他忽地凑近些,语气带着几分戏谑:“看在你的薄面上,说不准他还能给本王一些关照。”
谢幻瑶急得眼尾染红,一身素净裙裾略微扬起,不由得提高声调:“别胡闹了!你空有算计之才,但军旅生涯与你何干?你既不懂操练兵马,又不研读兵书,如何能带好兵?”
梁子渊的神色霎时复杂起来,幽深眸光显现出几分自嘲般的苦涩:“连你也怀疑本王吗……如今竟无人相信本王能做出一番事业,呵,可笑至极……”
谢幻瑶微微一怔,便知他一定是想起了容月贵妃。那段如暖春水般的情感,如今已化作沧桑巨变的阴影,笼罩在他日夜追逐的脚下。
---
璟朝十二年,九月初三。
边关战事频传,波奇国军队屡屡挑衅,百姓生计难安,而谢元铮多次求援仍未得喘息。是以,皇帝果断下旨,命靖安王梁子渊领三十万精兵,驰援前线。
冷风嘶号,城墙之外,士兵列阵待发。放眼望去,铁甲寒光,与灰云压头的天际交相辉映。
“替我把这份信交给我哥哥吧。”谢幻瑶举手将信递出,小脸因寒风染上一抹浅红。
梁子渊接过信,摸了摸怀里别的另一封信,淡声道:“放心吧,会给你带到的。”
“出征在外,你可一定要小心行事。”她的语气略带恳求,不复以往的从容。
谁知梁子渊却勾唇扬起一抹玩世不恭的笑影:“哪里用得着担心我?本王命大,死不了。”
“呸呸呸!”谢幻瑶听得怒急,连声斥道,“这种话万万不可说!”
梁子渊笑而不语,兀然抬头,目光透过寒风遥望着京都的方向,低声喃喃:“等我凯旋归来时,不知此间会否物是人非。”
谢幻瑶缓缓闭了闭眼,清淡出声:“也许会。”
眼看梁子渊即将出发,他语气忽然变得黯淡几分:“容月刚失了第二个孩子,若你闲暇时,不妨多去宫中陪陪她。她的性情原本张扬明快,现下困囿深宫,只怕愈加压抑。其实都是我的错。若我有足够的力量,将她留下身边,一切大概不会成现在这样。”
谢幻瑶垂眸不语,心绪复杂。梁子渊似是在诉说,也似是对自己低语:“保重吧,待本王回来。这乱世局势,待在燕元寒身边是最好的选择。”
马蹄扬尘,三十万铁甲精兵在铿锵号令中踏上征程。天气愈发阴沉,乌云压头,像极了前方凶险莫测的未来。谢幻瑶倚在城墙,目送大军的最后一名士兵渐行渐远,心中翻涌的思绪复杂难名——这些披甲而行的人,又有几人能平安归来?
她正准备转身,却瞥见远处城墙上一片明黄色。抬眸望去,那是皇帝。谢幻瑶与其视线相对,随即她微微福身行礼,而梁青薇目光一掠,也转身返回皇城方向,未多作停留……
天色渐暗,尽头处,谁能料想风云将掀起怎样的激烈变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