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5章 善与劫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861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03
孙老太眼瞧着家底日益丰厚,砖瓦新房拔地而起,牛车也置办了,每日银钱流水般入账,家道兴旺得令人艳羡。可她这身子骨,却像是被诅咒了一般,三天两头地病倒,根本无法享受这份安宁与富足。夜深人静时,她常想,这莫不是昔日因果的报应?

于是,一个念头在她心头萌芽——或许,从现在开始广施善举,能够扭转乾坤?毕竟,善有善报,天经地义。孙老太默默祈祷着,只是,她那份行善的意愿,终究少得可怜,所以,命运的轨迹并未因此发生太大偏移。

---

与此同时,姜翠儿在二月间为赵家添了个大胖小子,取名赵江。这孩子比沈开颜大了两个月,自打能蹒跚学步起,便对沈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执念。他牙牙学语,最先会说的并非“爹娘”,而是那一声清脆的“妹妹”。

无论是手头的零食还是新奇的玩物,赵江总会第一时间想到沈开颜。即便沈开颜锦衣玉食,什么都不缺,他也要把自己最好的捧到她面前。久而久之,村里的大娘婶子们见了,总爱打趣他,笑他是沈开颜身后甩不掉的“跟屁虫”。

---

再谈姜翠儿的亲妹妹姜菊儿,她是个极有主见的姑娘,深谙为自己择一良婿的道理。自打赵家村封村的消息传开,便有风声说村里许多人家已开始张罗婚事。那年,姜菊儿年方十五,转年便是及笄之龄,爹娘急得请了媒婆四处说合,可她偏是不允,婚事一拖再拖。

姜家人不明白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,可看她态度坚决,也不好强求。他们甚至一度以为这丫头打算独身一辈子了,怎料赵家村解封,村子重开的第一时间,她竟如脱缰野马般,义无反顾地奔了过去。姜家夫妻面面相觑,满心不解。

直到后来,他们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这丫头竟在赵家村给自己觅得了一门上好的亲事!姜家夫妻这才回过味来,感慨这丫头心思灵巧,懂得为自己谋划最好的归宿。

---

赵家村,在人们眼中,即便是村里的首富之家,单论家境,也难以与赵家村的任何一户相提并论。更何况,赵生永还是家中独子,家里的田地房产,将来都是他一个人的。幸好赵生永比姜菊儿小了一岁,才没让这个“香饽饽”被同龄的姑娘们抢走。

那时的赵生永,年仅十五,为人腼腆单纯。姜菊儿的直白告白,哄得他脸颊泛红,心跳如鼓,根本无法抵抗。他对姜菊儿一见倾心,当即便动了情。姜菊儿也顺势在赵家老宅住了下来,誓要一举拿下赵生永,让婚事板上钉钉。

---

最终,皇天不负有心人,姜菊儿成功让赵生永家下了聘。她深知赵生永的品性,虽说从前也曾顽皮捣蛋,但本性并不坏。如今他已十五岁,渐渐懂事,在她看来,实乃一个不错的丈夫人选。

当姜菊儿正式嫁入赵家村的那一刻,她悬着的心总算彻底放下。往后半辈子,再也不愁吃穿了!更何况,姐姐姜翠儿和侄子赵江也都在赵家村,随时可以串门走动,还有非寒姐姐也在,日子定然不会寂寞。

两年后,姜菊儿也生了个女儿,几乎是村里同龄孩子中最后出生的一个。因此,每当村里的孩童们嬉戏打闹时,姜菊儿的女儿总是跑在最后。虽然小丫头跑不过别人,但她总是咧着嘴,本能地追在后面,毫不气馁。赵生永给女儿取名秋菊,只因那名字里,藏着她娘亲的一个字。

---

自从严珍珠被曹春香的符水害得差点丧命,她听从赵非寒的建议,对丈夫赵生德使出“温柔计”,渐渐地,赵生德对她言听计从。曹春香也再不敢心生歹念,生怕被儿子儿媳孤立。她一天天老去,如果儿子儿媳不善待她,那她的晚景可就凄凉了。

后来,在旁人牵线搭桥的帮助下,严珍珠在善堂抱养了一对姐弟。姐姐五岁,弟弟三岁。他们分别被取名为赵月可和赵月钟,姐弟俩都长得眉清目秀,惹人喜爱。家里有了孩子,赵生德对严珍珠也变得格外温柔体贴。

---

这日,沈开颜与杠精一同前往镇上玩耍。她坐在杠精宽厚的肩头,俯瞰着下方熙攘的人群,感受着拂面而来的市井气息。整个清水镇,竟没有一人比杠精还要高大,沈开颜坐在他肩上,仿佛置身云端。

此时的沈开颜刚过十岁生辰,却依旧是一副稚气未脱的娃娃模样。她听闻镇上新开了一家馆子,据说那里的叫花鸡堪称一绝,于是便拉着杠精一同前来尝鲜。不料途径医馆时,一阵撕心裂肺的嚎哭声骤然传入耳畔,那哭声凄厉悲绝,仿佛有人已然离世。

---

“马大夫,求您行行好,只要您肯救,要多少钱您只管开口,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去筹钱,只求您救救我的孙儿吧!”

沈开颜示意杠精在医馆门口停下。她循声望去,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,怀中紧紧抱着一个约莫五岁的小男孩。那孩子脸色透着一股不正常的苍白,一眼望去,脸上毫无生气。呼吸浅浅,若有似无,仿佛已然断气。

老妇人身上穿着浆洗得发白的衣裳,上面打满了补丁,一看便知家境贫寒。她跪在地上,不住地向马大夫磕头,额头早已青紫一片。

马大夫长叹一声,语气中满是无奈与惋惜:“大娘,您快起来。并非老夫不愿施救,而是老夫实在回天乏术。您为了救磊儿,前前后后已经借了十两银子的债,可这些药喂下去,磊儿的身子丝毫不见好转,反而日益虚弱。大娘,您还是放弃吧,不如借些钱把磊儿的丧事办了,这倒比无谓的坚持要靠谱得多。不然,到头来结果还是一样,您也只是白白搭上了……”

马大夫行医四十载,见过无数身患重疾却囊中羞涩的病人。对于他们的悲惨命运,他常常感到爱莫能助。他能做的,最多也就是免去诊金,可药钱,却是万万不能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