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药铺风云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863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02
那场突如其来的重病,让烟纹与苏明演相识。得知自己命不久矣,为了报答救命之恩,烟纹一口气写下了十张堪称绝世的秘方,赠与苏明演。苏明演看后,惊叹不已,直呼这些药方简直是天赐之宝。

两人竟然旁若无人地开始商量起开药铺的事宜,完全无视了顾萧彬那张越来越黑的脸,讨论得热火朝天。

苏明演对于烟纹提出的制作中成药的想法,更是赞不绝口,他觉得这简直是个绝妙的主意。

若能将传统的中药饮片,制作成能够批量生产的中成药,定能为百姓们省下大笔的就医问诊费用。只要说明书写得足够详细,许多百姓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症下药,还能在家中储备一些药品以备不时之需。

而且,中成药一改以往汤药食用条件受限制的弊端,变得携带更加方便。对于那些常年在外奔波的人来说,若是在荒山野岭之中突发疾病,拿出随身携带的中成药,或许就能救命。

还有那些需要长期服药的病人,无论是蜜丸还是水丸,都要比苦涩的汤药口感好得多,这无疑是他们的福音。

总而言之,这项设想,无疑是福泽万民、累积无量功德的一桩大好事。

在得到顾萧彬的首肯后,苏明演当即决定参与进来,共同在京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,先开设四间药铺试试水。

计划敲定后,烟纹在短短三天之内,便写出了近四百张药方。随后由苏明演过目,稍作调整,便准备投入生产。

烟纹对这些药方,只有两个要求:一是这些药方,要以她义姐的名义公之于众。二是这些药方,绝不可外传。

苏明演和顾萧彬都表示毫无异议,能拿出这么多珍贵药方的女子,理应受到世人的敬仰。至于第二点,所谓卖药不卖方,更是行内不成文的规矩。

其实烟纹并非是害怕药方流传到百姓手中,或者说,有一天她会公开所有的秘方,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,她单纯只是不想让时家占到任何便宜。

三人最终商定,成药铺将会在一个月内开业。第一批中成药,先生产五十几种价格低廉、百姓常用的药物。至于其余的方子,等工厂建成之后,再扩大生产规模。

一个月后,京都有两人突然声名鹊起,还有一件奇事,成为了众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
其中一位名声大噪之人,便是那个自幼便不敬父母、不怜幼弟,当上金吾卫统领后,变得更加残暴狠辣的顾萧彬。

但这次他出名,却不再是恶名,而是美名远扬。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,他先后向朝廷献上了冶炼精铁的秘方,设计精巧的弓弩图纸,以及根据简陋舆图改版的沙盘。

顾萧彬拿出的这三样东西,每一次都让满朝文武震惊不已。

他不仅在朝堂之上颇有建树,还在坊间开设了一家平价成药铺,以及一家平价冰铺。

顾萧彬献上的精铁冶炼之法,使得皇帝龙颜大悦。试想一下,若是大燕国的士兵,都能装备上如此精良的武器,在战场上,岂不是要所向披靡,以一敌十?

皇上因为顾萧彬立下此等旷世奇功,立刻驳回了庸王请封世子的奏折,单独赐予他世袭罔替的侯爵之位,以及一座气派的侯府宅邸。

并赏赐了两座百亩田庄,还将他的品级也提升为正二品,就连金吾卫的权限,也放宽至可以纠察百官。

而顾萧彬售卖的平价冰,则赢得了众多官绅豪富们的好感,毕竟按照这个价钱买冰,会比往年省下一半的银子。

但真正让顾萧彬获得无数赞誉的,却是新开的那家低价成药铺。他的药品价格低廉,使得许多看不起病的百姓,终于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。

那些得了慢性疾病,需要长期服药的病人,也不会再因病致贫,更不会再因此导致家徒四壁。

顾萧彬的形象,立刻从令人闻风丧胆的罗刹恶鬼,变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。短短数日,不仅是京都的百姓,就连整个大燕国,都在传颂着他的功德。

而第二位名声大噪的人,竟然是一个名为烟纹的姑娘。她之所以出名,是因为顾萧彬对外宣称,冶炼精铁的秘方,以及成药铺中的所有药方,还有中成药的制作方法,都是烟纹姑娘无私奉献出来的。

也正是因为这两个人声名鹊起,才引出了后面那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奇事。

原来顾萧彬新开张的店铺里,所售卖的低价中成药,竟然与时家药铺中,所售卖的高价不传秘方的汤药,不仅名字相似,就连功效都如出一辙。

这便是矛盾所在了,顾萧彬对外宣称,这些中药方子,全部属于烟纹姑娘所有。

而时家当初开设药铺和冰铺的时候,却对外宣称,这些方子都是时家少家主,时非翎潜心研发的。

如此自相矛盾的事情,引得众人纷纷猜测,这些方子,到底是出自时非翎之手,还是出自那位神秘的烟纹姑娘?

到底是谁在说谎?是谁在贪天之功,愚弄大众?

京中最近热议的这件奇事,对于时家的影响,却远不止损失些许钱财,招来些许非议这么简单。

当初时非翎拿出这些治病救人的旷世奇方时,众人虽然苦于药费昂贵,但仍然对他感激涕零,感念他的恩德。

但现在,那位烟纹姑娘却拿出了同样的方子,并且以超低的价格卖给百姓后,众人对时非翎的感激之情,立刻转变成了憎恨和鄙夷。毕竟,这价钱可是相差了十倍之多啊!

现在整个京都城,无论是茶楼、酒馆、街头、巷尾,都在谩骂和鄙夷时非翎,骂他盗窃烟纹姑娘的方子,骂他人品卑劣,无耻至极。

当然,这些舆论肯定是有烟纹的人在背后推波助澜。毕竟,这样的名声,才是伪君子应得的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