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章 黎王背后的较量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547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4:01
宁安郡主和黎王的姻缘,随着那杀人不见血的流言,正式画上了句号。而太后的精心筹谋,也如潮水般退去,不仅毫无收获,反倒留下了一份难解的局面。更过分的是,如今太后再想在黎王府安插人手,恐怕得三思而后行。毕竟,黎王妃手握一张太后不愿曝光的“底牌”,投鼠忌器已成必然。

时间流逝,一刻钟的宁静破了。一名宫女彩环捧着一个木匣子,心情复杂地迈入屋内,伴随着步伐,还能隐约听到她轻微的叹息声。这份礼物,正是黎王妃派人送来的。太后半阖双眼,正悠闲地养神。听到彩环的禀报,她微微挑眉,眼中掠过一丝意外之色:

“哦?哀家让宁安去黎王府照看王爷,这丫头没有暗地里骂哀家就谢天谢地了,还特意送了东西过来?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了——打开看看吧。”

然而,彩环的神情却显得犹豫,似乎带着几分为难:“太后,奴婢觉得,这匣子还是不打开的好…”

太后眉头紧蹙,直觉告诉她其中有蹊跷:“少废话,立刻打开!”

彩环无奈,只得照办。木匣缓缓开启,内部赫然躺着一座老式的木钟,其雕工古朴,造型独特,却深深刺痛了太后的眼睛。

木钟?送钟?不就是送终的意思吗?

霎时间,太后的脸灰黑一片。“这黎王妃倒是好心思,居然借这恶俗的礼品诅咒哀家的生死!” 她冷声质问,“宁安,此刻在黎王府怎样了?哀家倒要看看,有什么值得慕雪篱这么恨!”

在气极之下,太后的脑海中满是针对的想法,她笃定是黎王妃因吃醋而发作。彩环小心翼翼地回应:“黎王妃送此礼时还特地传了话,称郡主正留在黎王府陪伴王爷,尽一尽侄女的孝心,要太后放心。”

这话一出,太后差点没从座椅上滑下:“孝心?!”

彩环继续补充说明:“而且王府里两位丫鬟豆蔻、荼蘼亲自将此事传播开去,现在满城百姓都对郡主大加赞扬,说她至诚至孝,同时也不忘称颂太后宽厚仁慈啊。”

太后听后气得五官都快皱成了一团,感觉自己肺腑隐隐作痛,压抑的火气几乎要将屋顶掀翻。原本希望宁安能趁机拉近与黎王的关系,却偏偏被慕雪篱这个“小狐狸”反将一军,甚至还刷了个“孝道杯”的热度。

“好一个慕雪篱,她是在警告哀家呢!” 太后声音几乎从牙缝里挤出。

彩环连忙上前搀扶,生怕太后的怒火会引发身体的急病:“太后,还请息怒,切勿激动啊…”

怎能不怒?她目光暗沉,一路细数:“送钟的人可谓用心良苦,而散播舆论者更是精准打击,还封锁了宁安接近黎王的所有路子!此外,豆蔻、荼蘼二人公然威胁,更是让哀家束手无策——她这是名副其实的一箭四雕!”

沉思片刻后,太后的怒意渐渐转为疲惫,声调放缓了些许:“罢了,既然她如此聪慧,那黎王之事,哀家便不再插手。宁安,明日就让她回宫吧。”

彩环有些迟疑:“可郡主不是素来对匹配的小世子厌憎吗?”

太后冷笑:“她没那个本事留住黎王,还敢对自己的婚事挑三拣四?从今往后,便由不得她了!”

与此同时,养心殿内,嘉林帝手持一根长针,正在逗着他最钟爱的鹦鹉。听到随侍禀报有关黎王府的风波,他眼中浮现出几分趣味,嘴角微微扬起:

“黎王妃……果然非寻常女子,朕对她倒是愈发好奇了。”

李公公恭敬地递上银针,低声问道:“皇上,可要下旨召郡主回来?”

嘉林帝摆手拒绝:“不必闹得声势浩大,晚些时候,你备些人参之类的物件送到黎王府,替朕关怀一下朕那好弟弟。”

人参命令传出后,一阵凄厉的鹦鹉惨叫声回荡于养心殿,羽毛簌簌扬起,满殿的阴森气息无声散播。侍从们默契地处理残局,满殿恢复宁静。

……

黎王府中,慕雪篱此刻正懒洋洋地躺在门口的软垫上,晒着秋日柔和的阳光。经过一上午的养神,她只觉心脑俱宁,一扫沉郁。扭头看向屋内,宁安郡主正忙得团团转,为沈尧黎熬药的熬药,端水的端水,仿佛尽心尽力般。

不过,她的心绪却轻易不被表象之事打乱。慕雪篱微微蹙眉,脑中陡然浮现一个细节:虽说太后清晨就将宁安催派进府,又有朝臣纷纷奉上慰问,但为何嘉林帝——那个最讲究宠弟之名的皇上——竟然迟迟没有任何动静?

这样一想,她越发觉得诡异。然而,就在这不解中,头脑与现实奇妙地交汇,她家管家急匆匆地奔了过来:“王妃,皇上身边的李公公来了,言说奉旨慰问黎王府中诸事。”

慕雪篱轻轻一笑:“真是说曹操,曹操就到啊。”

稍作收拾,待李公公携带礼物走入,她挂上了最完美的态度:“多谢皇上垂爱,臣妾感怀至深。” 检验后的宫内物资,挂满了人参与珍贵药材。慕雪篱入礼道:

“请公公转达臣妾对皇上的感激之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