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2章 阉人当道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168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3:59
两个锦衣华服的世家公子,宛如两只争奇斗艳的花孔雀,在不远处的宫墙边窃窃私语。他们神情得意,不时抬手,精心打理着额前一丝不苟的发丝,目光却始终黏在通往东宫的必经之路上。
“也不知咱们哥俩,谁能入了殿下的法眼。”其中一人故作谦虚,嘴角却忍不住向上翘起。
“那还用说?自然是……”另一人刚想自吹自擂一番,却突然住了口,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向前方。
只见一个面无表情的少年,正缓步向他们走来。那少年身形单薄,面容稚嫩,但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寒意,让人不敢轻易靠近。
他们心中疑惑,这少年看上去,并不像是宫里的太监……
再看他的衣着,虽然款式低调内敛,但材质却极为考究,隐隐散发着淡淡的光泽,绝非寻常之物。
难道……是和他们一样,也想博得皇太女殿下的青睐?
想到这,二人心中顿时警惕起来,如同两只炸毛的公鸡,紧紧盯着来人。
“这位兄台,不知……”其中一人刚想开口试探,却被少年冰冷的声音打断。
“你们来,是为了引诱公主殿下?”少年的语气平淡,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质问。
“你……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!”另一人不悦地皱起眉头,“什么引诱不引诱的?我们也是仰慕殿下的风采,想为殿下分忧罢了!再说了,你不也是一样吗!”
阿月没有理会他们的辩解,只是淡淡地问道:“所以,你们特地用了如意香?”
如意香,是数百年前,一位名叫谢如意的秀女所创。相传,这位谢如意容貌平庸,身材臃肿,本不可能得到皇帝的宠幸。但她却意外得到了一种奇特的熏香,名曰“如意”。熏香之后,她身上的气味变得格外迷人,令皇帝龙心大悦,从此恩宠不断。
然而,常年依靠熏香来维持“美貌”,终有疏漏之时。一位嫉妒她的妃子,暗中买通宫人,断了谢如意的香料供应。一次皇帝召幸,谢如意未能及时熏香,结果原形毕露,皇帝见状勃然大怒,当场将其打入冷宫,如意香也被列为禁香,所有香料和成品尽数销毁,从此销声匿迹。
一个月前,阿月偶然间发现,京都又开始出现这种能迷惑人心的禁香,因此对这种气味格外敏感。
他万万没想到,竟然会在东宫门口,撞见两个使用如意香的登徒子。
阿月微微眯起眼睛,眼底闪过一丝危险的光芒。
“押下去,带走。”他语气冰冷地吩咐道。
类似的事情,接连发生。
除了使用如意香的,还有人试图花重金收买东宫的宫人,以求在皇太女面前露脸。就连京都最有名的玉肌阁,生意也变得空前火爆,无数世家公子趋之若鹜,争先恐后地让自己变得更加出众,渴望被皇太女殿下选中。
阿月看着眼前这混乱不堪的景象,眉头紧锁,心中一片无奈。
这几天,东厂的众人可谓是如履薄冰,战战兢兢。
因为他们平日里冷酷无情的二把手头头,最近心情似乎格外糟糕。原本就一直在处理那些试图走歪门邪道,勾引皇太女殿下的男子,现在更是变本加厉,毫不手软。
长相丑陋,还妄图玷污公主殿下的眼睛,赶走!
年纪太大,都大了公主殿下一轮了,还想老牛吃嫩草,赶走!
生性好色风流,姬妾成群,或者经常流连青楼楚馆,赶走!
品德不行,情操不行,才学不行……统统赶走!
在皇太女殷思珞面前,阿月永远是那个乖巧听话的少年。但在世人眼中,他却是个人狠话不多的冷面阎王,是公主殿下手中最好用的一把剑。
一时间,就连那些劝说殷思珞广纳后宫,挑选侍君的奏折,都少了不少,让殷思珞难得清净了几日。
“殿下,此人竟然还妄图左右您挑选侍君,简直是居心叵测啊!”
这日,一位大臣怒气冲冲地跑到殷思珞面前告状,弹劾阿月。
自古以来,无论是太子还是皇帝,想娶谁,想纳谁,都轮不到一个阉人来指手画脚!
如此肆意妄为,简直是狼子野心,想要往君王的后宫里,安插自己的人!
大臣义愤填膺,信誓旦旦,他坚信,皇太女殿下,肯定无法容忍这种行为……
谁能容忍一个阉人,对自己的婚事指手画脚呢?就连皇上和皇后娘娘,都没有对这些奏折和画像,发表任何意见!
然而,想象中皇太女怒火中烧的画面,并没有出现。
殷思珞只是漫不经心地挑了挑眉梢,眼角眉梢间,那股玩世不恭的神态,让大臣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,仿佛看到了当今圣上。
大臣忍不住打了个寒战。
“居心叵测?”殷思珞重复着这四个字,语气中带着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。
大臣擦了擦额角的冷汗,硬着头皮说道:“虽然殿下和阿月一同长大,情分深厚,但是,殿下也不能不辨忠奸,随意信任啊!殿下您年纪还小,可不能被他蒙蔽了……”
殷思珞冷笑一声,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。
“是本宫,让他这么干的,你有意见?”
大臣闻言,顿时瞪大了眼睛,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“阿月觉得,那些人都是歪瓜裂枣,根本配不上本宫,本宫也这么觉得。”殷思珞托着腮,神情慵懒地问道:“阿月是奉本宫之命,替本宫分忧。怎么到了齐大人口中,就成了居心叵测?”
“本宫没同意让齐大人的儿子入主中宫,本宫就成了不辨忠奸?”
殷思珞的语气虽然平淡,却让大臣瞬间惊出一身冷汗,他慌忙跪倒在地,连连磕头告罪。
殷思珞真正开始插手政事,每日上朝的时间并不长,朝中很多人,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位年轻的皇太女,究竟有多么可怕。但是,他们却忘了,虎父无犬子。皇上如此坚定地选择殷思珞作为储君……又怎么可能没有过人之处呢?
当天,齐大人就充分领略了皇太女的“过人之处”——他被指控挑拨离间,陷害忠良,被当场带到金銮殿前,处以三十廷杖的刑罚。
宫廷廷杖,可不是一般的疼痛!
十下就能见血,三十下下去……那位齐大人早已被打得血肉模糊,恐怕至少两个月都无法下床行走。
“殿下此举,有些过于严苛了。”
当晚,阿月来到殷思珞的寝宫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赞同。
殷思珞从成堆的奏折里抬起头来,揉了揉酸涩的眼睛,“你难得过来一趟,就是为了跟我说这些的?”
阿月抿了抿嘴唇,没有说话。
“可你做的那些事,难道就不严苛了吗?别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!”殷思珞气得拿起手中的笔,狠狠地摔在桌子上,“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?这也太双标了吧!”
阿月叹了口气,走上前去,默默地将掉落在地的笔捡起来,轻轻地放在殷思珞面前。
“这些事情,交给我就好。”他轻声说道,“会脏了殿下的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