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孽女归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859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3:59
“洛……洛儿?”
韩姨娘的声音带着颤抖,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。她明知道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如同修罗般的魔头,又毁了容,恐怕更加难以留住夫君的心。甚至,还能活几天都说不准,更别提能有自由回来看她。
可眼前的景象,却让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将军府的餐桌上,摆满了比主母还要丰盛的菜肴。可这些日子以来,韩姨娘却食不下咽,每天都望着大门,望眼欲穿。
午膳刚过,她的洛儿竟然真的来了!
女儿带着面纱,遮住了大半张脸。可韩姨娘是她的亲娘,身上的肉都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,只看眉眼,便一眼认了出来。
“我服侍你爹二十年,他就是这么对我的……等你爹回来,娘就是拼了这条老命,也要让他给我们娘俩一个说法!”
韩姨娘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子,温婉柔美,平日里说话都轻声细语。可这次,她明显是被气狠了,浑身都在发颤。向来以夫为天、贤良淑德的她,竟然也说出了这样决绝的话。
她颤抖着手,不停地摩挲着楚云的头发,心疼得直掉眼泪。
“娘……” 楚云的心头一软,一股暖流涌上心头。有多久没有听到这样真挚的关怀了?她的眼眶也不由得红了起来,“快些进屋吧,外面冷。”
“哎,哎!”
韩姨娘这才想起,她家洛儿脸上的伤可别冻着了,伤口冻伤了可就更遭罪了。她心疼地看着女儿脸上的面纱,眼眶一热,又滚下来一串泪珠。
虽然被韩姨娘的情绪感染,可这毕竟算是两人第一次见面,激动的情绪稍微平复后,楚云反而有些无措和尴尬。
韩姨娘却丝毫没有察觉到女儿的异样,进了屋子后,便热情地将她平日里舍不得吃的各种糕点全都摆了出来,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楚云的面前,殷切地让女儿吃。
“夫人,这些东西小姐在东宫每天都能见到,您不必特地攒着。” 丫鬟笙婉在一旁说道。
楚云也点了点头:“娘,您吃吧,我是在东宫用完膳才来的。”
听笙婉这么一说,韩姨娘这才从全心全意关注女儿的状态中,微微抽出一丝注意力给旁人。她看了笙婉一眼,微微一愣,小声问道:“洛儿……这位不是将军府的丫鬟吧?”
“没错,她是东宫的大宫女,笙婉。”
原主原本也是有个贴身丫鬟的,不过那丫鬟好吃懒做,还是楚茵筱的走狗,暗地里没少给原主脸色看,最后被原主给打发走了。
韩姨娘有些不安。
果然,太子殿下还是知道了替嫁的事情。
毁容也就算了,还是个庶女……太子爷会高兴吗?
想到这里,韩姨娘再次红了眼眶,哽咽道:“快吃吧,现在都下午了,该饿了。”
韩姨娘明显是不相信她在东宫过得很好,这才将平日里将军府根本吃不到的点心留给女儿尝尝。
楚云犯了难。
可问题是……她今天早上刚把脸上的疤都割掉了,现在下半张脸缠得跟个木乃伊似的,看上去极其凄惨!
“娘,我真的吃不下了,在来的路上还吃了一点东西呢。” 楚云看着仍旧瘦削、神情憔悴的韩姨娘,心中一动,“娘,我给您把脉吧。”
听到楚云的话,韩姨娘有些失落。但紧接着,她又笑着说道:“你会什么把脉呀,这么大人了还玩过家家……”
嘴上虽然这么说,但她还是纵容地伸出了手,看向楚云的眼神无奈又宠溺,其中还夹杂着一丝哀伤。
大概是心病吧。
楚云先观察了一下韩姨娘的面相,然后才搭上她的脉搏。
只要不涉及疑难杂症和难解奇毒,楚云把脉下药的本事还是不错的,去中医科坐诊绰绰有余。
她仔细地品了一会儿,果然主要是神思郁结导致的胃口变差,也就是俗称的相思病。
这病说难也不难,说简单也不简单。楚云在笙婉铺好的纸笔上刷刷刷地写了个方子,用以辅助治疗。
不过心病,终究还是需要心药医。
京都,西城门。
一匹枣红色的汗血宝马,像一道红色的闪电般,踏着漫天黄沙,飞快地掠过城门。
“操!哪个不要命的,竟然敢闯城门!” 城门的守卫被扬起的沙尘迷了眼睛,他呸了一声,拿起手中的长矛,骂骂咧咧地让人去追赶。
“那好像是楚将军的战马。” 他的同伴眯着眼睛仔细辨认,“盔甲也是楚将军的……算了算了,别追了,谁敢拦楚将军?”
他回过头,继续审查进城百姓的文牒。
倒是那个吃了沙子的守卫,眼神闪烁了一下,偷偷吩咐人快去将军府,将此事告诉楚夫人。
可普通的马匹,又怎么能比得上汗血宝马的速度?
等到城西的守卫好不容易赶到将军府的时候,楚将军早已进了门,回家多时了。
护国大将军楚浔,年过四十,生得威严俊朗,身材魁梧。他不怒自威的模样,让整个将军府的下人们都大气不敢喘一下。
楚浔风风火火地回到家,一进门,就径直奔向楚卫氏的院子。
楚卫氏哪怕已经有了心理准备,但骤然看到夫君,还是被吓了一跳。
“怎么这么快就回京了?” 楚卫氏迎上前去,故作嗔怪地说道,“妾身蓬头垢面,都还未曾好好梳妆,就被夫君瞧见了。”
“老夫老妻了,还打扮什么,我又不会嫌弃你。” 楚浔看了看妻子,见她的情绪还算稳定,心中松了一口气。
当初他离开京城的时候,夫人可是一哭二闹三上吊,死活不让茵筱嫁给太子。
如今木已成舟,怕不是已经想开了。
“钰泽呢?” 楚浔问道。
“他跟着大部队,跟你的副将他们一起回来。” 提起这个不成器的嫡长子,楚浔便是一肚子气,“我带着他一起去剿匪,是想历练他,让他长长见识的。所有人都在紧张备战,他倒好,每天在军营里溜溜达达,游手好闲!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!一点都不像我们老楚家的种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