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 水晶猪皮冻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484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3:55
拔光猪毛后,蓝小天拍了拍手,拉起蓝二郎站了起来,嘴角浮现一抹笑意:“爹,活动一下脖子,别劳累过头了。”

蓝二郎顺势捶了捶胳膊,带着几分疑惑的语气问:“就这样完了?”

蓝小天扬起眉头,“当然没完!可是,咱们的原材料和模具都准备的差不多了,我不想再拖延时间了。爹,要不……点灯吧?”

一般农家入夜后,总是早早熄灯安歇,毕竟油灯耗钱,不到必要时家里人舍不得用。可蓝二郎则是个例外,即使过得紧巴巴,他也改不了点灯夜读的书生习惯。只是眼下,油不便宜,点灯对他来说无疑是件需要斟酌的事。

犹豫片刻后,当他的目光落在女儿明亮而期待的眼神中,心底那份算计的纠结终于松动了。他默默起身,点燃了油灯。

昏黄的灯光洒在简陋的小厨房里,勾画出父女俩的影子。蓝小天一边摆弄案板,一边耐心讲解起这道“水晶猪皮冻”的关键窍门:“爹,要让这道菜成功,最重要的就是让它定型,而这,得靠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:低温凝固,再加上汤汁恰当的比例。如果比例没调对,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泡汤。”

说着,她拿起菜刀,利落地将处理过的猪皮切成小小的碎丁,粗略看来,每块约莫只有0.5厘米大小。随后,她将猪皮倒入冷水锅中,严谨地核对水与猪皮的比例——三比一。紧接着,她在锅中加入黄酒、葱段、姜片、八角、桂皮以及少量盐,开大火烧沸,再调成中火稳稳炖煮两小时。

这漫长的一个时辰里,蓝小天并没有闲着。她拉着蓝二郎一同清洗提前准备好的竹筒。蓝二郎虽然力气不比那些干惯重活的庄稼汉,但他胜在手巧,加工竹筒的动作精致细腻,切口圆润平整,丝毫不见倒刺。

竹筒内部光滑干净,加上清洗得当,很快就整整齐齐地准备好了十几根。如此一来,装皮冻的容器也没问题了。

等到锅内的汤汁熬得浓稠泛白时,蓝小天掀开锅盖,瞬间,一股馥郁的香味窜满整个小厨房,刺激得她和蓝二郎双双吞了下口水。虽然晚饭已经吃得饱饱的,但这扑鼻的香气仍旧让人难以抗拒。

她用锅铲舀起一些皮冻液,吹凉后用指尖轻轻蘸了下,感受着液体粘稠的触感,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:“唉,我就不信我一出手能出差错,哈哈!果然又稳又准!”

“这就算成功了?”蓝二郎听着她的讲解,也大致明白了皮冻的制作逻辑,但仍忍不住多问一句,“不过,你不是说它还没定型吗?”

“定型当然是下一步。不过,在此之前,要不要先尝尝鲜?”蓝小天笑着递过锅铲,蓝二郎早就被香气牵动了味蕾,哪还顾得矜持,直接伸手蘸了一点放进嘴里。

“哎呀,这滋味!竟然这么好吃!”他眼里闪着难以置信的光,“我真没想到,猪皮还能做出这么美味的东西!若不是我亲眼看着做的,恐怕无论如何也猜不到这原料竟是猪皮!”

蓝小天忍不住得意地笑出了声:“那是当然。”说笑间,她麻利地从汤汁中取出熬过的葱段、姜片、八角和桂皮,将锅内奶白色的液体一一倒入清洗干净的竹筒中。为了方便后续脱模,每根竹筒她都特意留出了一些空隙,没有灌得过满。

一共九根竹筒,挨个整齐地塞进家里的小水缸中。竹筒塞得很满,根本没有浮起来的空间。处理完毕后,蓝小天盖好水缸,和蓝二郎带着满满期待早早上了床。

这一晚,蓝小天意外地睡得格外香甜,连蓝二郎在半夜起夜的动静都没听到一次。

清晨,她洗漱完毕,刚踏进厨房,就见蓝二郎一脸兴奋地迎了过来,眼角眉梢满是笑意:“天天!你成功了!猪皮冻已经彻底成型了!”

“哦?那不是正对我的意嘛!”蓝小天虽早就在意料之中,但看到向来忧心忡忡的“便宜父亲”如此开心,心里也不禁柔软了几分。

“真的,不骗你!”蓝二郎从水缸中捞起一个竹筒,孩子似的在她面前晃了晃,“你瞧,它已经牢牢定住了,晃也晃不动!”

见他洋洋得意的样子,蓝小天忍俊不禁,挽起袖子,拿出菜刀,将竹筒从上半部分小心剖开。在蓝二郎的协助下,彻底将晶莹剔透的猪皮冻取了出来。

只见那一整个猪皮冻,白里透亮,犹如白玉般光洁,又如水晶般剔透,嵌入其中的细碎猪皮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模样。任谁见了,都绝不会把这样一盘貌美的食物与又硬又腥的猪皮联系在一起。

蓝小天将其切成薄厚均匀的片状,小心翼翼地摆入粗陶碗中。粗陶的漆黑与猪皮冻的奶白形成了鲜明对比,配合晶莹的外观,美得叫人舍不得下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