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2章 穷到掏空国库的提案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534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3:54
皇帝深吸了一口气,掀起信封的刹那,眉头皱得比绳索还紧。他盯着那张信纸,手指微微颤抖,心底有种强烈的抗拒感,仿佛信里藏着什么不祥的预言。他闭了闭眼,最终还是忍痛展开。然开头一句话就让他头晕目眩,读到一半的时候胸口已经隐隐作痛,而多看几行,他竟开始胡乱掐自己的人中,勉强撑住不晕过去。
“昭明——你个败家女!”他忍不住破口而出,浑身颤抖如筛糠。
时隔不过一日,曾骂楚菡败家女的大盛皇帝,摇身一变成了朝堂护崽狂魔。只要有人对楚菡的提案说半句不看好的话,他的目光便如刀锋般扫过去,盯得百官冷汗直流。
楚菡今日提出的议案直击大盛核心问题:“朝廷每年都花费巨额资金修筑堤坝,但现有堤坝总是不过几年便不得不修复。不如采用一种更坚固耐久的建造方式——钢筋混凝土堤坝。这种堤坝,做好后至少几十年都不需要大修!”
她话音未落,百官已经炸了锅。不是兴奋,而是顷刻间涌起一片质疑声:“钢筋混凝土是什么东西?”“真的能撑几十年?”“此类堤坝造价如何,是否高得离谱?”“若国库资金不足,这笔花销怎么承担?”质疑声此起彼伏,每句话都刺得皇帝额角跳动。
皇帝盯着满朝文武,眼底隐隐压着几分怒意,可百官并非刻意刁难公主。作为朝堂的监工,他们对每一笔大开销都必须慎之又慎。纵使皇帝偏爱昭明公主,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发问。
而楚菡面对这场质疑毫不慌张,早有周详的应对之策。她环顾众人,语气笃定地说道:“水泥路大家已经不陌生了,质量如何你们也一清二楚。而钢筋混凝土,其实是水泥升级版的一部分材料。若用混凝土铺路,抗渗性能更强,耐久度也凌驾其上,能彻底解决堤坝的频繁修复问题。”
话音刚落,一名官员嘴快脱口而出:“那为何没用混凝土铺路?”
这句话才出口,他自己便后悔了。只见楚菡旋即答道:“因为混凝土造价更高,而我们的大盛——国库没钱。”她语气不疾不徐,四字一落地,顿时砸中了皇帝和满堂官员的痛处,整个朝堂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中。
百官不约而同地发出深重的叹息:没钱啊!国库为啥总这么穷呢?
明明近年来查抄了不少贪官污吏,还清扫了世家积累的金银,再加上从西戎、北狄拉来的“友情借款”,怎么看都应该有一笔丰厚的资金收入才对。结果——还是没钱!
楚菡没理会这片愁云惨淡,继续抓住重点陈述:“修建钢筋混凝土堤坝的材料需求会非常庞大,尤其是钢筋的生产。以现有的炼钢法,产量根本满足不了需求。所以必须尝试新方法,我已经研究过几种,但需要进一步试验来决定哪一种更为高效。此外,由于材料运输费昂贵,建议在堤坝附近建厂生产钢筋,这样既能缩短时间,也节约成本。”
听到这里,官员们心中再度浮现一个不祥的念头:国库,又要掏空了。
楚菡仿佛没有感受到这种无声抗议,仍从容地补充:“从表面上看,每座钢筋混凝土堤坝的投入都很大。但若建成后能稳定几十年,甚至更长久,往后每隔两三年的修堤赈灾开销都省下了。简单点说,就是省钱。从长远来看,这会很省钱,非常非常省钱。”
她接连三次强调“省钱”,让原本僵硬的皇帝和官员脸色稍稍舒展了一些。若这个提案真如楚菡所言,哪怕短时间内国库负担巨大,后几十年的灾害风险和不断修堤开销都将大幅度减少!不止百姓受益,朝廷财政也会大大缓解压力。
想到这里,皇帝心头一振,神色有些舒缓。他看了一圈,见官员暂时没有继续反驳,便开口问道:“昭明,你就把具体计划细细道来。”
楚菡立刻从容答道,将堤坝设计、用料标准、厂址挑选甚至人选安排一一详尽描述,连建厂位置她都提前圈定好了,还不止一个备选方案。她条分缕析,说了足足小半个时辰。其间官员不断插问,她也能迅速回应,侃侃而谈。直到讲得嗓音发干,她才停下来。
贴身侍卫陈九见状,赶紧端着托盘上来,为公主备了两杯温热的清茶。他在百官注视下递茶,恭敬地开口:“公主请。”
楚菡轻轻点头,毫不客气地一口气干了两杯水,擦了擦唇角才开口问道:“诸位还有疑问吗?”
户部尚书站了出来。他拱手道:“公主提出的钢筋混凝土堤坝确实详细到位,从长远来看也值得期待。可是,国库空虚,我等都清楚每年的收入支出状况,要完成这个计划,资金确实成了最大障碍。”
百官纷纷点头附和,许多人眉头紧锁。楚菡的方案无可挑剔,准备也极为周全,可她无法改变一个硬性事实——没钱!这个短板太致命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