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 国库欠条风波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744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3:54
京城一片喧嚣,官员们原本期待已久的俸禄终于“发放”了——准确来说,是一种奇特的“俸禄欠条”。这欠条清晰标注着他们应得的银两,但要真正将其换成白花花的银子,却得等国库富裕了再说。

“俸禄发了没?”人们议论纷纷。
其实是发了,但只是欠条;
那么,“银子到手了没?”
那自然是没有。

于是,一整年间,大盛朝的京官们几乎天天握着欠条过日子。贫困的家庭,只得去向关系较好的同僚暂借银两,再用欠条充当抵押,度过艰难时期。

熬过那些艰涩岁月,国库终于有了一丝转机,开始慢慢偿还这些拖欠的俸禄。然而所欠之数实在浩瀚,清偿过程颇为缓慢。即便是那些家底深厚的官员,有的人等上了好几年,才拿回全部俸禄。无数人好不容易将那段困窘的记忆遗忘,却又因户部尚书的一番话被无情揭开。这等感受,真是令人五味杂陈。

“这张老脸居然还敢提?”一群京官面面相觑,眼神中满满的不忿,仿佛想将户部尚书骂个狗血淋头。
——“要不是你,我们当初那一年至于人手一张俸禄欠条?”

但让他们的怒火无法宣泄的,是户部尚书非但没有服软,还直接挺直了腰杆,连眼神都带着几分反击的冰冷——“你们有意见?好,说出来听听!”他冷笑一声,随即挥手亮出一张账单,“楚菡进户部才八天,便为国库灌进了整整八千万两,这还不包括那些被抄的古董、玉器和字画!你们谁能比?”

尚书顿了顿,又冷声嘲讽道:“就算咱们现在要赈江南之灾,别说一个江南,十个江南的钱都够了!从大盛开国以来,可有哪一年国库如此富裕?哪一年户部能拨款如此轻松便利?”

他目光一扫,下巴微抬,带着几分傲然说道:“你们若是不服气,行,尽管来。这户部尚书的位置,我随时可以让给你们任何一个!但只求一事,让你们用一天能替国库进账一千万两!做不到的话……”尚书拂袖冷哼,“还是闭上你们这群只会瞎嚷嚷的嘴吧!”

老实人发起脾气来,那真是字字都戳得人心窝发痛。官员们愣了又气,但面对户部尚书这一通“连环暴击”,竟无一人敢再尝试顶嘴。只得个个噤若寒蝉。

御书房里,一派沉默中传来皇帝轻啜茶水的“吧嗒”声,无人敢再出半点细语。然而,大家的思绪却无法停止徘徊在一百多年前的历史记忆之中——

为什么大盛朝一百余年来的国库几度空虚,甚至穷到发不出俸禄?
一切的始作俑者,便是那耗得民膏耗得国财倾尽的前朝皇帝!

宫殿必须修得富丽堂皇、运河必须开通南北任意畅游、楼船还得豪华得如三层高楼漂在水面……他样样都曾挥金如土,而欠款却从未正眼看过。劳工、物资、砖瓦……若都不花银子,尽以强征之名充数,岂无臣民怨怼?等到商贾和百姓苦不堪言,几乎都走投无路时,他还是毫无悔意,连补偿的概念都全然没有。

大盛朝最终推翻了那个腐朽的王朝,但遗留下来的各种债务。若要安活百姓、稳定江山,填补这些“前朝窟窿”是不可避免却异常艰难的重任。这不仅是任务,更是国计民生的根基所在。若非咬着牙坚持,这盛世焉有今日?

填补国库空虚的事中,有一件“趣事”流传百年,至今被人津津乐道——那便是大盗妙手空空。刚出道时,他为了在江湖扬名,竟选择了挑战“禁地”——大盛国库!机关、陷阱重重阻碍面前,妙手空空使尽浑身解数一路闯关,最后终于潜入库内。但推开库门时,他当场傻眼——映入眼帘的,只有空荡荡的墙壁,半枚铜板也没见着。整个国库竟是“空空如也”!

妙手初登江湖赫然留了一两银子作为“调侃”,并附上一张字条:“赏尔等买糖吃。”这点心意他倒慷慨,岂料出库后他到处宣扬,使得天下尽知“堂堂大盛国库,穷到需要一两银子买糖吃”的荒唐景象。

此事不仅成全了妙手空空的名号,让他名扬天下,也使当时的大盛朝颜面扫地——无论是皇帝还是低品级小官员,走出家门都会被嘲讽一句:“今天国库有钱了吗?”

想起那段“国耻”,在场众臣心情异常复杂,却无人敢再解释什么。刑部和户部更是压力山大,纷纷用叹气来掩饰无奈,与其让局势再如往年一般无力,倒不如将目光转向眼下真正的焦点。

老太师心情凝重地回忆:“楚菡……她能力非凡。她研制牛痘拯救百姓,攻克青霉素解救朝臣,甚至以一己之力搅动贪官权贵之网。如今你们真不该让她亲赴险地送死!”

一片沉默后,还是有人小声分辨:“也不能就说她一定会死啊。”

刑部尚书皱眉直问:“她若出了事,你来帮刑部分担查案?”
“户部贪污可谁来替我们摸清?”户部尚书亦冷声质问。
而大理寺更不甘示弱地说道:“若她牺牲,你又能替我们翻出多少旧案?”

尚书们轮番犀利发声,礼部、工部等其他部门顿时被怼得哑口无言。尤其是户部,用眼神极尽逼迫:“闭嘴!要是不配合扣你俸俸条!”

最终,皱眉锁视下,工部尚书一咬牙发话:“这主张,的确不妥。臣反对!”紧跟其后,其他尚书附议支持。就此,这场斗嘴终于以众臣的默契落幕。

也是这时候,锦衣卫指挥使林友急步上前,带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:“臣禀!楚菡研制牛痘的进展已十分顺利——接种者反应良好,如若再进一步,太医院便可尝试下一步破解天花危局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