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皇帝也哭穷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555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3:54
近年来,天灾肆虐,战乱频仍,大盛朝的国库早已捉襟见肘。今年更接连遭遇赈灾与查贪污两座大山,前后耗费了六百多万两银子,如今连填补窟窿都成难事。然而朝堂之上的皇帝和百官却对这窘境心照不宣,盘算好的主意却是借“哭穷”引起楚菡和她背后系统的兴趣,以图从中得知前朝宝藏的下落,填补大盛国库的缺口。

一切计划周全,可惜这“棋盘上的局”却变成了“乱子满盘”。系统不按常理出牌,这一切自然也如落空的盘算般,毫无奏效。

楚菡淡淡地开口,语出惊人:“国库穷的事人尽皆知,暂且无需多提。”

皇帝眉头一挑:“???”

朝堂文武百官表情微妙:“???”

什么叫“暂且无需多提”?这不是开局就把他们的计划掀翻了吗?性子急的几位官员忍不住想要打断她的话题,把重点重新拉回来。然而,楚菡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重新坐直了身子——

“皇帝的私库也没钱了吗?”她微微一笑,眼中满是好奇。

此言一出,整个大殿瞬间寂静。文武百官目瞪口呆:“嗯——???”

原本急着打断的几位,此刻却默默收回了即将开口的话。唔,好像……也不用那么急切,还是听听她怎么说吧。

皇帝坐在高台之上,目光从下面大臣一张张不断变换的脸庞上掠过。他看到了前一刻他们因“暂且不提”而焦躁的神态,也看到了他们对“私库也没钱”的饶有兴致。此刻,他心中的怒火骤然燃起,暗暗咬牙:好啊,朕的这些肱股之臣,一个个的全盯着朕的笑话看呢!

更可气的是,他分明感觉到,在他问出涉及私库的那一瞬,系统竟然选择默默“消失”去吃瓜了。楚菡面上不动声色,似乎并未着急,而是安然看向皇帝,仿佛这是她惯来打发无聊的方式。

最终,皇帝轻咳一声,略微压制了满腹怒意,幽幽开口:“国库资不抵债一事,诸位爱卿可有良策?”

婉转的语气背后却藏着潜台词:别扯私库了,这风险太高,再闹下去,朕那点家底还能见人吗?

文武百官闻言立刻正襟危坐,开始思索起对策。国库的收入渠道原本就那几条固定不变,现阶段必须从已有的手段中寻找突破口。一位大臣率先提议:“增发盐引如何?”

盐引,作为朝廷专营官盐的经营权,被一度视为困境之中的救命稻草。盐商买下引票,就能去盐场取盐贩卖赚钱。经历过几次的操作,增发盐引在短期内带来的确切收益成为百官的不二选择。

“臣赞成。”

“臣附议。”

多位官员纷纷附和,然而这种统一却被一道气急败坏的声音打破:“不可!”这一声来自户部侍郎,他满脸涨红地拍案而起,“四年前我们才增发过一次盐引!若再增发,你们打算发多少?真以为盐商都是冤大头,眼巴巴地抢着买?”

这通激烈的反驳如重锤落地,顿时让原本附议的众人陷入沉默。恰在此时,刚刚“吃瓜归来”的系统姗姗开口,主动打破了僵局:“婳姐,这怎么回事?”

楚菡依旧淡然:“大概是当年我哥哥没被抢劫得倾家荡产的事。”

系统“哦”了一声:“后来呢?”

“你自己不是会搜索?”楚菡语气有些不耐。

系统理所当然地回道:“搜索是要耗费瓜能的,我能吃现成的,何必浪费呢?”

楚菡满脸无语:“……”

这时,刚才还气得几近发狂的户部侍郎微微一顿,一抹惊讶从眼中划过:原来这个系统也并非无所不知啊!这给他们带来了新思绪,机会逐渐浮现。

虽是随口的一句闲聊,楚菡依旧简明扼要地解释:“那一年,国库接连拨款赈灾。北地雪灾刚过,南方又洪涝成灾,眼看建堤重建是个无底洞;而后旱灾、台风不断,不论是灾后重建还是民间安抚,都得烧钱。最终,只得增发五百万张盐引。”

“听着数量似乎寻常,可一张盐引对应两百斤盐,这直接透支了未来五年产量!盐商们的钱花了,却要等五年才能回本,生意还能做吗?”她话锋一转,表情依旧淡然:“为了卖出去,三十六计用遍,结果只换来众多小盐商破产、不少家庭破碎,即便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,也留下了诸多后遗症。”

这番话一出,皇帝和百官纷纷无言以对,所有人目光低垂,像是默默感同身受。朝里的几位武将迟钝些,直到这一刻才猛然醒悟——原来赋税与盐引的故事,竟藏着如此深远的隐忧!

系统长叹一声:“唉……他们虽心怀百姓,却也被时局所限。”

殿内气氛逐渐凝重,百官再不敢轻易开口,怕稍露破绽引得楚菡深究。这窘境让官员们不禁互相使了几个眼色,随即有人提议:“不如增发茶引?”

楚菡漫不经心地接道:“换别的薅罢了。”

皇帝:“咳!”

百官:“咳咳!”

瞎说什么实话?简直让人下不来台!

很快,朝堂开始围绕增发茶引展开了激烈的讨论,场面再次热闹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