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8章 枭雄陨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3133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3:52
九千岁鼻腔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哼声,目光如冰刀般射向穆千寒,语气阴鸷道:“可惜你这奴才先前办事不利索,白白浪费了咱家的大好筹谋!否则,此刻咱家手中要是能握着实实在在的兵权,又何至于像现在这般处处受制,进退维谷?”
穆千寒闻言,不敢辩驳,立刻单膝跪倒在地,姿态恭敬地请罪道:“是奴才办事不力,有负义父重托,请义父责罚。”
九千岁眉头紧锁,看着跪在地上的穆千寒,眼中闪过一丝厌恶,不耐烦地挥了挥手,沉声道:“罢了,先起来回话吧!跪着像什么样子!”
穆千寒这才缓缓起身,神色谨慎地问道:“皇上那边,始终还是不肯松口,交出兵权吗?”
九千岁再次发出一声冷哼,语气中充满了对皇帝的鄙夷:“那小皇帝把手里那点兵力,看得比他自己的性命还重要,当做是自己苟延残喘的本钱,又怎么会轻易松手?真是个蠢货!”
“贵妃娘娘那里……”穆千寒的话还没说完,就被九千岁用冰冷的声音粗暴地打断:“哼!区区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妇人,成不了什么大事!休要再提!”
“义父教训的是,是奴才多嘴了。对了,奴才这里新收到了一份信阳侯世子送来的亲笔书信,或许对咱们有所帮助,还请义父过目。”穆千寒连忙转移话题,恭敬地说道。
听了穆千寒的话,九千岁立刻坐直了身体,原本有些慵懒的姿态瞬间变得精神起来,他眼神中闪烁着精光,急切地问道:“信阳侯世子?他这时候送信来做什么?”
“您请看。”穆千寒不敢怠慢,立刻走到九千岁身侧,小心翼翼地将那封信递到九千岁手中。九千岁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,抽出里面的信纸,匆匆扫了一眼,脸色骤变,神情惊骇,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般。
然而,还没等他从震惊中回过神来,一把冰冷的匕首便悄无声息地抵在了他的颈间,锋利的刀刃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寒光。
九千岁猛然攥紧手中的信纸,将其揉成一团,他目光如淬了毒一般,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穆千寒,声音嘶哑地质问道:“穆千寒!你……你这是要做什么?!你好大的胆子!”
“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。如今朝局动荡,大厦将倾,奴才也是为了自己的前程着想,还望您不要怪奴才心狠手辣。”穆千寒神情冷漠,语气平静得如同在叙述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。
四周的随侍如同雕塑一般,依旧目不斜视地盯着前方,仿佛什么都没看见,什么都没听见,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压抑。
片刻过后,穆千寒的身影出现在皇帝的寝殿之中,他神情肃穆地呈上了九千岁随身佩戴的一枚价值连城的玉佩,以及一颗血淋淋的人头。
寝殿内,传来一声低沉而压抑的笑声,带着一丝阴冷和疯狂:“待朕扫平叛军,肃清寰宇,定许你无上荣光!朕绝不食言!”
“奴才多谢皇上隆恩。”穆千寒跪伏在地,恭敬地说道,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。
两人在寝殿内密谋了许久,直到天色渐晚,才听到有太监在殿外轻声禀告:“皇上,华贵妃娘娘来了。”
穆千寒闻言,很是识趣地主动提出告退,给皇帝和华贵妃留下独处的空间。
寝殿门口,华贵妃用一块轻薄的面纱遮住了自己的容颜,只露出一双深邃而充满算计的眼睛,她淡淡地问道:“他死了?”
穆千寒微微颔首,以示肯定。
华贵妃上下打量了他一番,意味深长地说道:“你下手倒是干脆利落,一点也不拖泥带水,是个做大事的人。”
“娘娘谬赞了,奴才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。”穆千寒面无表情地回答道,让人看不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。
华贵妃轻挑嘴角,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,她抬起头,望向天空,悠悠地说道:“你瞧今日天气多好,风和日丽,也不知晚间的风月如何,是否也能如此赏心悦目。”
穆千寒并没有回答,只是微微一笑,然后恭敬地让开了道路,让华贵妃进入寝殿。
华贵妃端着一碗精心熬制的药汤,款款走进寝殿,她的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,令人捉摸不透。
时间如同白驹过隙,转眼来到了十一月中旬,皇帝突然因病驾崩,消息传出,整个京城顿时陷入一片巨大的动乱之中,各个皇子为了争夺皇位,不惜兵戎相见,互相攻伐,一时间,血流成河,尸横遍野。
与此同时,穆千寒与信阳侯世子暗中勾结,里应外合,对京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击,最终导致京城失守,信阳侯世子成功入主皇宫。
就在同一天,华贵妃在自己的寝殿之中自尽身亡,结束了自己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。
时间来到十二月中旬,京城的消息终于传回了通州。
苏翠听着南凌绘声绘色的讲述,忍不住啧啧称赞道:“这个穆千寒,可真是个见风使舵的高手,这墙头草当得,也真是及时啊!不得不佩服!”
南凌有些好奇地问道:“穆公公之前可是九千岁手下的得力干将,如今信阳侯世子登基,他当真会留下穆公公的性命吗?奴婢觉得,这穆公公恐怕性命难保啊!”
苏翠摇了摇头,笑着解释道:“东厂西厂的势力盘根错节,根深蒂固,若是真的闹起来,也够世子喝一壶的,他们都是聪明人,不会选择自相残杀,自毁长城。若是不出我所料,穆千寒会主动自断手足,将东厂西厂的大部分势力拱手让给世子,以表忠心,而世子为了安抚人心,稳定朝局,也不会再追究他过去的事情。”
南凌听了苏翠的分析,担忧地说道:“如此说来,这日后宦官恐怕还会继续把持朝政,大行其道,这可如何是好?”
“未来如何,谁又能说得准呢?既然他们敢与穆千寒同流合污,沆瀣一气,就应该心里早有计较,承担相应的后果。况且,穆千寒可不是九千岁,信阳侯世子也不是那个昏庸无道的皇帝,他们之间,终究还是有所不同的。”
“姑娘说的是,是奴婢考虑不周了。”南凌一边说着,一边体贴地为苏翠换上了一杯热茶,驱散她身上的寒意。
随着京城被攻破,信阳侯世子入主皇宫的消息传出,通州的百姓也跟着欢呼雀跃,载歌载舞,庆祝这场胜利。与此同时,楚国和齐国在得到消息后,经过一番权衡利弊,自知一时之间无法突破萧訾的防线,无法在此事上占到任何便宜,于是纷纷选择了撤兵,以保存实力。
至此,这场长达半年的纷乱终于落下了帷幕,战火逐渐平息,百姓也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和平。
萧訾回城这日,苏翠特意换上了自己精心缝制的新衣裳,带着通州百姓在城门处翘首以盼,迎接英雄的归来。
她看着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骑着高头大马,缓缓走来,眼中充满了崇拜和爱慕之情。
而萧訾也看到了站在人群中的苏翠,她亭亭玉立,明艳动人,他的眼中也充满了温柔和爱恋。
当晚,沈府为了庆祝萧訾凯旋归来,特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,宴请了通州各界名流。
宴席散后,沈老夫人意味深长地看了苏翠一眼,然后将萧訾单独叫到了自己的房间,留下苏翠一个人在原地,心中忐忑不安。
苏翠心里大抵也猜到了一些,顿时感到羞涩不已,但更多的还是担忧。
也不知道沈老夫人和萧訾在房间里具体都说了些什么,总之第二天早晨,沈老夫人就亲自过来,笑容满面地叫苏翠自己亲自挑选一个黄道吉日。
挑选订亲的黄道吉日。
苏翠听了,心中顿时乐开了花,她精心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,脸上带着甜蜜而幸福的笑容。
又是半个月过去了,信阳侯世子在朝中大臣的拥戴下,正式登基称帝,整个天地都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气氛之中。
在登基的同月,新帝特意向萧訾送来了一封亲手书写的书信,诚挚地邀请萧訾入京辅佐自己,共同治理天下。
然而,萧訾却婉言拒绝了新帝的邀请,原因很简单,因为苏翠不喜欢京城那种尔虞我诈,勾心斗角的生活。
他记得她曾经说过,不喜欢京城,所以便一直记在心里,从未忘记。
新帝为了感念萧訾在此番平定叛乱中所立下的巨大功劳,特意为其封了侯爵,并赐下了一桩婚事,以示恩宠。
圣旨传回通州的这一日,苏翠亲自替萧訾接过了那枚代表着侯爵身份的印章,然后对着他盈盈浅笑,温柔地说道:“以后,你就是侯爷了。”
不久之后,苏翠特意给远在老家的父亲写了一封饱含思念之情的信,还在信中夹带了一副萧訾的画像,向父亲介绍自己的心上人。
画像上,苏翠还饱含深情地写了一句话。
“他叫萧訾,是我给自己寻的如意郎君,女儿这辈子非他不嫁。”
看着小姑娘半带羞涩地将画像上的墨迹轻轻吹干,萧訾的嘴角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丝幸福的微笑。
时间一晃就到了新年,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。
沈老夫人一大早就给府中的小辈们分发了喜庆的压岁钱,沈问渠和萧訾在一旁谈笑风生,姑娘们则聚在一起,嬉笑打闹,整个沈府都充满了温馨和快乐,岁月静好,大概就是如此吧。
正月十五,元宵佳节,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,楚国却突然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,楚帝因病去世,举国哀悼。紧接着,仅仅过了三个月,齐国也传来了噩耗,齐国皇帝突然暴毙身亡,同样引发了巨大的震动。
春暖花开的季节,卫离墨风尘仆仆地回到了通州,整个人都瘦了一圈,显得有些憔悴。还没等苏翠开口表示关心,沈园儿就已经派人给他送去了大量的补品,关怀之情溢于言表。苏翠好奇地问起此事,沈园儿却双颊泛红,眼神闪躲,频频躲闪着苏翠的目光,显得十分羞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