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7章 玉佩情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157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3:52
苏翠听了萧訾的回话,心满意足地止住了追问。
“不说这些啦,我爹给我送了好多京城里的玩意儿,兄长要不要去挑挑?”她语气轻快,带着几分撒娇。
“我什么都不缺,你自己留着便是。”萧訾的语气依旧平淡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。
苏翠早就料到会是这样,也没强求,只是从怀里掏出一块精致的玉佩,那是她爹差人捎来的,说是京城里最新潮的样式。她踮起脚尖,亲手将玉佩系在了萧訾的腰间,动作轻柔而认真。
这四舍五入,也算是老丈人送给女婿的第一份见面礼了吧?苏翠心里美滋滋地想着。
老丈人……想到远在京城的父亲,苏翠的笑容渐渐淡了下去,嘴角微微抿起。
她爹是疼她的,隔三差五地就会派人给她送些京城里流行的玩意儿,银钱上也从来没短过她的。纵然知道她压根不缺这些东西,可他却一次都没亲自来看过她。
曾经她一度以为她爹只是做做表面功夫,心里一直对他有些抵触,可后来沈家出事,她爹为了救他们一家,被牵连流放。
那个时候她才明白,她爹是真的疼她的。
这么多年,也许她爹一直都有着不得已的苦衷吧。想到这里,苏翠的眼神柔和了下来,带着一丝理解和释怀。
见小姑娘突然陷入沉思,萧訾关切地问道:“在想什么呢?”
“等所有的事情都结束了,我带你去见见我父亲,好不好?”苏翠抬起头,眼神里充满了期待,声音也变得轻柔起来。
“理应如此。”萧訾的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。
两人相视一笑,彼此眼中都充满了温柔。
只是在这动荡的世道,所有的温柔与安稳都显得那样短暂。
翌日,信阳侯世子与宁浅洛便率领大军北上出征,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通州城。萧訾也开始整顿兵马,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他国入侵。
苏翠看着萧訾忙碌的身影,心中感慨万千。她觉得,像她兄长这样的人,才算得上是真正有格局的男子。
信阳侯世子离城这日,苏翠特意起了个大早,想要为他送行。谁知通州城的百姓早已将街道挤得水泄不通,她根本无法靠近,只能无奈地从房顶上走。这一举动可把身边的护卫吓得够呛,一个个胆战心惊,生怕这位小姑奶奶有个什么闪失。
她站在高处,笑着朝信阳侯世子拱手道:“世子,一路顺风。”
信阳侯世子也笑着回礼:“承你吉言。”
苏翠又看向一旁穿着铠甲,人模狗样的宁浅洛,语气带着几分戏谑:“平平安安地滚回来,缺胳膊断腿的我可不认。”
宁浅洛一反常态,罕见地没有跟她贫嘴,而是笑着说道:“放心吧,我肯定会全须全尾地回来。”
苏翠从荷包里掏出一个用红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三角符,递给宁浅洛:“这个是我特意给你求的平安符,你带着。”
宁浅洛接过平安符,余光瞥了一眼正在跟人说话的萧訾,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:“啧啧,这大庭广众之下的,你就不怕你兄长吃醋啊?”
……啥?
苏翠听了这话,整个人都傻眼了,脑袋嗡嗡作响:“你……你什么时候知道的?”
宁浅洛第一次觉得苏小七这丫头有些单纯:“现在整个通州城,还有几个人不知道你和萧訾的事情?”
苏翠瞬间闹了个大红脸,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再看向萧訾时,总觉得浑身不自在,有点羞答答的。
临走时,她特意看了眼被关在囚笼中的宁璟烨。南虞见状,很有眼色地从旁边的百姓那里借了两个鸡蛋过来,递给苏翠:“姑娘,扔他!”
宁璟烨身上糊满了烂菜叶子和臭鸡蛋,整个人瑟缩在囚笼中一动不动,早已没了当初的嚣张气焰,狼狈不堪。苏翠掂了掂手中的鸡蛋,毫不犹豫地用力砸了过去,心里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!
信阳侯世子师出有名,再加上秦国百姓早已对朝廷的腐朽统治深恶痛绝,他率领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,很快就杀到了京城附近。
与此同时,通州城外的局势也变得异常紧张。
楚国和齐国都想趁着秦国内乱,从中分一杯羹。好在萧訾领兵有方,英勇善战,始终坚守在通州城,未曾让敌国的铁蹄踏入秦国领土分毫。
这段时间,沈家的银钱也像流水一般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,支持着前线的战事。
也许沈家的先祖从未想过,有朝一日他的子孙后代,会用当年他同样的方式,亲手毁掉他辅佐先祖建立的一切。
可是如今国之不国,百姓民不聊生,沈家子嗣的举动也实属无奈之举。
冬衣已经赶制完毕,苏翠仔细检查了一遍自己的,又特意检查了萧訾的那件,确认没有问题后,便叫人给他送去。同时,她也不忘把写给萧訾的信偷偷塞进包裹里。
距离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,她对萧訾甚是想念。
南虞见苏翠拿出了斗篷,连忙劝道:“这几日天气愈发寒冷了,姑娘还是安安稳稳地待在屋里吧。”
苏翠笑着摇了摇头:“我去瞧瞧五姐姐。”
无论外面战火纷飞,局势如何紧张,沈府内依旧平和如昔,仿佛与世隔绝一般。特别是沈园儿的身子,在精心调养下,一日比一日好,如今已经与正常人无异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卫离墨先前留下了几副方子后便匆匆离去,不知所踪。
不过据沈府的侍卫说,他离开的方向只能通往楚国。
苏翠对此有不少猜测,但她一直将这些猜测压在心底,谁也没有告诉。
最让她恼恨的就是楚国和齐国趁乱生事,若是没有他们从中作梗,萧訾就能安心地率兵支援信阳侯世子,这场仗也不至于打得如此艰难。
不得不说,皇帝终究是皇帝,哪怕他如今已经失去了民心,京城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攻破的。
不过从长远来看,如今皇帝被困京城,内忧外患,而信阳侯世子前有进路后有退路,又有沈家在金银上的大力支持,双方谁胜谁负其实已经很明显了。
而且此次信阳侯世子率兵一路走来,并未祸及百姓,反而赢得了不少民心。
信阳侯这一脉本就是正统的皇亲国戚,随着时间的流逝,拥立信阳侯世子为新帝的呼声也愈发高涨,就连京城内的某些官员都已经按捺不住,纷纷私下向信阳侯世子表达“忠心”。
皇宫之内早已乱成一团。
十月初,皇帝在忧虑之下终于病倒了,自此朝政就一直被九千岁把控在手中。
穆千寒大步踏进大殿,恭敬地拱手道:“义父。”
九千岁穿着一身绛红色的华丽衣裳,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,又缓缓落下,语气低沉地问道:“情况如何?”
“不容乐观。”穆千寒如实回答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