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 沈家女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949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3:52
信阳侯脸色骤变,语气也变得格外严厉:“不答应是对的,你给我记住了,沈家的女儿,一个都不能娶进门!”
信阳侯世子满脸困惑:“这是为何?”
信阳侯目光深沉地看着他,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:“很多事情没有为什么,你只需牢牢记住我的话便是。”
正午的阳光愈发毒辣,苏翠刚从萧訾的院子里出来,便一路小跑着去了沈珠儿的住处,兴致勃勃地邀请她明日一同去瓦舍瞧热闹。
早在前几日,她就从宁蝶口中得知瓦舍来了一批身怀绝技的艺人,据说能表演胸口碎大石的惊险把戏,这让她心里像猫挠一样,早就痒得不行了。
晚上,临睡前,她还在心里盘算着明天要亲手做些什么美味给萧訾送去。上次做的肉丸实在是不堪回首,要不这次试试做碗面条?清汤寡水的面条,总不至于难吃到哪里去吧?
这溜须拍马的功夫,还得坚持不懈才行啊!
然而,计划赶不上变化。第二天清晨,苏翠还没来得及睁开眼,就被南虞急匆匆地叫醒了:“姑娘,大公子走了,还给您留了一封信。”
她睡眼惺忪地应了一声:“怎么才刚回来又要走啊,我这面条还没开始擀呢。”
南虞解释道:“大公子天还没亮就出门了,听说是去瑶城剿匪了。这信是刚送过来的,要是您实在睁不开眼,奴婢给您念给您听?”
剿匪?一听到这两个字,苏翠立刻睁大了眼睛,原本还迷迷糊糊的脑袋瞬间清醒了不少。她一把接过信,展开仔细阅读,看完后恨不得敲开自己的榆木脑袋。前几天宁浅洛就跟她提过萧訾要去剿匪的事,她昨天就该想到萧訾突然回来,肯定是要收拾东西准备出发的。
信上说,萧訾向信阳侯禀告说,那伙山匪的头目藏匿在城内,并且多次针对沈家和官府有所行动,希望她能留意城中的动静,以防万一。
苏翠仔细一想,便什么都明白了。萧訾根本不可能因为她这点小事特意跑去剿匪,也就是说,剿匪这件事他原本就打算去的,只不过是顺水推舟帮了她一个忙,还借此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。
她不知道萧訾究竟用了什么方法,才能让信阳侯相信那伙山匪对他构成了威胁,从而同意出兵。不过,萧訾向来足智多谋,她倒是不担心其他,只是……
“南虞,你说我现在骑马出发,能不能追上大部队?”她上次答应要送萧訾的,结果食言了,这次萧訾出征,她无论如何也该去送送。
南虞认真地想了想,然后说道:“要么累死您,要么累死马。”
……苏翠真想把这没心没肺的丫头给卖了。
不过,一想到萧訾的周密安排,她一直悬着的心总算稍稍放了下来。现在她唯一能做的,就是静静地等待。
朝廷派兵剿匪的消息,最开心的莫过于城中的百姓了。
虽然在这边陲之地,对他们而言,无论是南蛮、夏人还是楚国,都是潜在的威胁,但是“匪”这种东西,光是听着就让人厌恶至极,能彻底铲除自然是最好不过了。
更何况,这次领兵的人,还是之前在抵抗南蛮时立下赫赫战功的萧訾!几乎所有人都对这次剿匪行动抱有极大的期望,坚信官府出兵必能凯旋而归!
然而,在这片单纯而又强烈的期盼之下,一场更为可怕的危机,正在悄无声息地逼近。
今年天公不作美,遭遇了罕见的大旱。入夏以来,只下过一场小雨,酷热难耐的天气让人苦不堪言,地里的庄稼也纷纷出了问题。照这样下去,今年的收成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,到时候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乱。
沈家名下的田地最多,为了防患于未然,沈问渠立即收拾行囊,亲自前往各地主持赈灾事宜,安抚民心。
“翠翠,你说二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,我现在一听到算盘的声音就觉得头疼。”沈珠儿一脸郁闷地抱怨着,随手拿起一块芙蓉糕塞进嘴里。
苏翠单手托着下巴,同样被眼前这一摞厚厚的账本折磨得苦不堪言。
自从沈问渠离开后没几天,李氏突然染上了风寒,卧床不起,这让整个沈家瞬间陷入了一片忙碌之中。除了体弱多病的沈园儿无法参与,苏翠和沈珠儿都被临时抓来当了壮丁,每天都跟着沈老夫人一起处理各种繁琐的事务。
这足以看出为什么每家每户都拼命地生孩子,到了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,外人是靠不住的。像沈家这样家财万贯,长辈却从不催促晚辈多生孩子的人家,恐怕整个天下都找不出第二家了。
苏翠放下手中的毛笔,揉了揉酸胀的眼睛,叹了口气:“旱灾可不是小事,估计二哥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。”
沈家人并非杞人忧天。上辈子,在这之后不久,的确爆发了严重的旱灾。
这段时间正是庄稼结穗的关键时期,连续的干旱导致粮食颗粒无收,紧接着又爆发了蝗灾,那段时间饿死了无数人,尸横遍野,无人收殓,不久后又爆发了一场可怕的瘟疫。
多地遭遇旱灾,南蛮和夏人也因饥饿难耐,联手进攻秦国的边关,差点就攻破了城池的防御。
沈家也曾开仓放粮,但能救助的也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,作用十分有限。
沈珠儿忧心忡忡地说:“我听说楚国的蝗灾也很严重,就怕那些蝗虫不长眼睛,也来咱们这儿转一圈。”
苏翠跟着叹了口气:“可不是么,咱们要不要好好研究一下,看看该如何规避这些风险?”
“干旱、蝗虫这些事情,咱们也管不了啊。依我看,咱们还是好好地把账理清楚,争取到时候多留一些银子,用来购买粮食比较实在。”沈珠儿一边说着,一边又拿起一块芙蓉糕,吃得津津有味,圆润的脸蛋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。
苏翠微微抿唇。对啊,粮食紧缺才是导致后期灾情进一步恶化的罪魁祸首。
她转了转眼珠,突然开口问道:“六姐姐,你手里有多少银钱可以借给我用用?”
正在拨弄算盘的沈珠儿头也没抬一下,漫不经心地说道:“里屋的箱笼里有银票,要用多少你自己拿去便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