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章 赤壁劫梦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253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3:48
这一年,天下烽烟未熄,曹操势力盛极一时。官渡鏖战,袁绍败死,曹氏江山初具雏形。九州半数归一,他晋升丞相之位,意气风发,准备伐荆夺襄,誓要平定乱世。
荆襄之地,赤壁之岸——
大江滚滚,浪涛奔涌,千古英雄曾立足于此,留下最后的骄傲与叹息。苍凉的夜,月光柔和地洒在水面,却掩不住将战起风云的肃杀气息。
建安十三年夏。
七月骄阳炙烤大地,海棠暗自妖娆。夜风透热,蝉鸣如狂,曹操的寝殿之中,他踱步不止,神情凝重。
我站在灯下,注视着那道熟悉的身影,往事如昨日浮现——他曾是日夜驰骋疆场的铁马英雄,为中原安宁驰骋天下的枭雄;如今,两鬓微霜,却掩不住眼中燃烧的野心。
在得知他明日将亲率大军南下征讨荆襄,我心中骤生不安,如大浪拍胸。
“荆襄一战,当真非打不可?”我低声询问,试图掩盖住语调中微微的颤抖。
“不可缓。”他转身,一双眼眸深邃如寒潭,却不自觉透出几分隐约的忧虑,连半响的沉默都如山般压人。
我微抿嘴唇,努力整理思绪,问出那个令我胆战心惊的问题:“可曾想过,若刘备得知困急,难保他不会联手孙权?到那时,你曹军只怕会身陷绝境。”
他凝视我,眉间微微蹙起,短须游走于指尖,最终叹息似有轻轻滚落,“你说得不无道理。”
他抬头看向窗外,明月似水,凄冷如霜。光芒落在他面颊上,却冷硬如天边孤星,点点缀饰着这战前的寂静。
“乱世至今,已久矣。”他喃喃低语,眼中却燃起黯然,“自董卓乱政,生灵涂炭,百姓何曾有一日安宁?如今我已届不惑之年,曹孟德还能活几年?谁又能知晓……”
他的话未尽,我心中魔怔般涌起酸涩,方欲安抚,却见他眉目骤然一展。一抹坚毅陡然取代了先前的惆怅:“然而只要我一日尚存,必为这天下开创新天!”
闻言,我忍不住莞尔。“奸雄也罢,英雄也好,为天下太平敢舍命相搏,这份赤诚,已足可慰苍生。”我缓缓靠近,将额轻轻倚在他的肩头,此刻安宁而珍贵。我晓得,未来如雾,却仍愿与他同行。
只是,空气中浮动的“大漠孤雁”气息,却让我无端觉得熟悉而悲凉。这一夜的江风月影,竟成了命运开端的悲剧序章……
---
是役,我主动请求随军而行,与我同行的还有环儿与秦朗。浩浩荡荡的大军挥师南下,荆州牧刘表忧惧成疾,命不久矣。待至大军逼近,刘表之子刘琮束手而降。而刘备闻讯后落荒而逃,退守至江陵。
那一日,我听闻糜夫人香消玉殒,心中一震,悄然落泪。赵子龙劈荆斩刺,救下尚在襁褓中的刘阿斗,伤痕累累。而碧云,却永伴在战火余烬中沉睡。想起昔日,她与刘备那场梅花盛会,我只觉一片苍凉。
"寒梅最堪恨,常作去年花。"在这纷乱的乱世,生离死别犹如轮回重演。
---
急行江陵后,我军沿长江追击刘备,直至赤壁方才对峙。一场拖延之战自此开始。入冬后,军中染上伤寒瘟疫,士气骤降。秦朗身体羸弱,面色蜡黄。我日日陪伴左右,看着他卧榻昏迷,心中焦急不已。
就在此刻大战的转折悄然到来。当有人提议将舰船用铁索相连,可减晃动时,我却陷入了犹豫。
这种如履平地的策略会带来多大隐患?我心知肚明。可转眼间,看着秦朗枯槁的面容,我终究屈服了——哪怕只给他片刻的喘息,也值。
风,始终没有停下。那个宿命的时刻,却不容退避。几日后,东风渐起,天边隐隐传来呜咽般的厮杀声。一夜之后,火光席卷江上,燃遍连绵战船。
风嚎,火噬,水殷红如泣,江上哀号刺耳耳膜中我脑海空白。护卫保护我撤去岸边。突闻身后箭鸣劈裂,下一瞬箭尖没入背上。剧痛传遍全身,脚步不由踉跄。
“快走!不要停下!” 我拼冰冷雪恍如伶利嘲笑结局里竟只秦痛哭袍影 深隐梦檐彻底感完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