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4章 烽火徐州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621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3:48
“无妨,男人的斗争,终究同你我无关……”子月答得云淡风轻。然而,我却能感受到她内心那细微的波动。或许,她所向往的,只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小天地——男耕女织,夫唱妇随。然而,乱世风云残酷无情,注定将她卷入腥风血雨之中,无休无止。

马车终在一片浓密的林间停了下来。我环顾四周,灰蒙蒙的天幕笼罩着枯败而阴沉的枝叶。瑟瑟的冷风在林间回荡,掀开了这片乱世的幽暗帷幕。远在天边的濮阳,已经消失在我们身后的烽烟中,再也看不见了。

天色微明之际,吕布带着秦宜才和一众败兵慢慢汇合。他们个个神色憔悴,显然经历了一场惨烈的败仗。吕布怒气冲冲地提着方天画戟,猛地将刃锋架在我的颈前,冷冷的寒意瞬间逼紧了我的喉咙。我的血液几乎都要倒涌而上,吓得连气息都几乎停滞。然而,子月还未开口,陈宫却出乎意料地站了出来,主动为我辩解道:“奉先,如今已是败局,这时候杀她,无异于自毁出路。这妖妇是曹贼的重要棋子,倘若将来咱们与曹操交锋,留着她兴许还有转圜余地。”

看着这个平素机关算尽、百般刁难我的“老谋深算”,此刻竟成了我的护身符,我心中竟生出几分诡异的敬意——无论怎么说,临危不乱,心思缜密,他也的确是个人物。只可惜,站错了队伍,把聪明才智用在了歪道上。

在陈宫的劝说下,吕布最终压下了杀气,收回了画戟。不过,他对我的态度已经完全冷漠,先前残存的那点感激也烟消云散。他还命人严密监视我的一举一动。接下来的几天,我跟随他们四处逃窜,不曾安定。但最让我意外的是,他们竟然将逃亡的目的地选在了刚刚被曹操攻破的徐州。几经辗转,我又回到了彭城脚下。秋去冬来,又是一年尽头。眼前那熟悉的城关让我心生感慨,也不禁好奇,不知城中的腊梅是否依旧暗香浮动。

几天来经历的疲惫与不安如潮水般涌上心头,把我的意志几乎击垮。当我抬头仰望彭城城墙时,竟意外看到了一张令人意外的熟悉脸孔——刘备。瞬间,我心中的死灰复燃,重新点燃了一丝希望的火花。陈宫这老狐狸纵然狡诈,也绝料不到我早已与刘皇叔私交甚厚。

隔着城墙,我听着吕布和刘备的交涉,逐渐明白了现状。原来,徐州刺史陶谦因不敌曹操的围困,不久前撒手人寰。而在临终之前,他竟然将整个徐州的重任托付给了刘皇叔。这是天大的机遇,也或许是一个烫手的毒药。是陶谦识人不明,还是刘备命中注定,这便无人能知晓了。

“玄德贤弟,我乃朝廷敕封之将,如今李傕、郭汜作乱祸国,我竭尽所能却仍兵败濮阳,方才沦落至此。素闻贤弟宅心仁厚,一心匡扶汉室,大汉基业危在旦夕,既然同为臣子,何苦生隔墙之见?速开城门,让我等共商复国良策!”吕布出口便自称为忠臣义士,那堂而皇之的说辞,多半是陈宫设计好的。在我看来,败军之将竟还能言之凿凿,居然要挟带哀兵色彩的姿态,未免可笑。

刘备凝神听罢,眼中闪过一丝异样,然后语调温润地答道:“奉先将军一心护国,备闻之钦佩。将军东来,备未及时迎接,还请见谅。不过——”一句“不见谅”的余音翻转,刘备竟主动吩咐,“开城门迎奉先!”

就这样,我们随吕布的军队进入了彭城。然而,这一刻的进城,再没有了流连腊梅的雅致,只有无尽的腥风与血雨。我原以为,能随吕将军苟且存命便足够,却万万想不到,命运的清算才刚刚开始。

进入彭城后,我被陈宫软禁在一处偏僻府邸中,每日独对空寂的庭院,风冷过耳。只有秦宜才和子月偶尔冒险前来看望我。孤寂侵蚀着我的日子,可我未曾让思维懈怠,反而思绪愈加活跃。濮阳一役粉碎了所有可能的指望,没亲近信人手,无处投递讯息回兖州。纵是秦宜法力通天,也难以不忤逆吕布。

黄昏望窗,我轻轻抚摸日渐隆起的小腹,寒冬刺骨,我的心中也是一片死寂,没有半点暖意可寻。

此时,门外传来轻轻的呼声:“貂蝉……”是子月。她的声音隔着寒风带来了一丝暖意。

“快进屋吧,外面冻人啊!”我欢迎她进内。可她今日的表情却掩不住的失落与落寞,默然站在窗前。沉吟片刻,她方才低声开口:“今日,是我哥哥的生日……”

此语如冷冰入胸,我的情绪又一次坠入冰谷。那个“独眼龙”的得意狰狞,瞬间涌入脑海。“逝者已矣,别太难过……”我轻声劝慰。

“不难过,怎可能!”子月语气冰冷,渐渐却又化为低泣。泪滴悄然滑落,她哽咽着自责道:“若是当初随他离去,这一切,都……都不会发生……”

许久,她突然抬头,眼含着决意盯住我:“貂蝉,帮我除掉陈宫,为我哥哥报仇!只要你助我,我就会说服吕将军,送你回兖州!”

我心下一跳,脸上犹显迟疑,便沉声说道:“子月,此事绝非易事。战败之后,吕将军对陈宫已是一切依仗。连投奔刘备这个决定,亦是出于陈宫之手。要扳倒此人,绝非轻而易举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