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 醉酒生风波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601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3:48
夜色中,街头寒风凌冽,空旷的街市上冷清得让人心头发寒。偏巧此时,前方传来一阵马蹄声。抬头一看,竟是李乾与李典叔侄二人策马而来。他们远远便瞧见我单薄的衣衫,在寒冬的冷风中显得孤零又落寞,不禁面露疑惑。马儿稍稍放缓,他们二人随即翻身下马,李乾率先开口,语气中带着几分诧异:“陆姑娘,这么冷的天,你为何独自在街上闲逛?”
我扬起嘴角,故作轻松地答道:“没什么,只是出来随意走走,换换心情罢了。”他见我云淡风轻,也不再追问。我注意到他们二人一身正装,显然有公务在身,便节省了拖延的时间,续道:“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,你们忙你的就好,我随便走走便回去,不敢耽搁你们的正事。”
李典听后呵呵一笑,大步走上前,语气带着几分调侃:“恰好我和曹将军刚从车骑将军那儿回来,现在也没别的事要忙。”话音刚落,他便转身对李乾提议道:“叔父,您先回府吧,我送陆姑娘回去,省得她一个人在街头吹冷风。”
李乾斜了侄子一眼,嘴角抖了抖,似乎还想说些什么,但终究没开口,只得率领随从与马队转身离去。我目送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,随即故作豪爽地对李典说道:“走吧,今天哥们儿就带你找个地儿喝几杯,咱们不醉不归!”
李典闻言,微微一怔,但旋即笑容浮上脸颊。他轻轻解下身上的披风,亲手为我披上,语气温和中带着几分促狭:“姑娘今日怎么这般兴致勃勃?是为了庆祝什么大事?”
我见他如此体贴,心中倒有几分暖意,忍不住笑着奉承道:“还能为了什么,见着你李公子,我每日都喜气洋洋。这可不是废话么,别罗嗦了,走——”说着便拉起他的手,拖着他朝不远处一家灯火通明的酒楼快步而去。
到了酒楼,我们挑了间幽静的小雅间,就着鲜嫩羊肉火锅,再要了几碟爽口冷菜,青稞酒不多会儿便在桌上摆满。滚烫的羊肉沾着麻辣的调料,一口酒下肚热气蒸腾,整个人酣畅淋漓。三杯酒下肚,我脸颊微红,脑袋已有些发昏,却更加肆无忌惮。端起酒盏,再次碰了碰李典的杯沿,我酒意朦胧地说道:“你听过李白说的名句没?那个诗圣兼酒仙的李白……大夫……李太白说的:‘举杯消愁愁更愁,抽刀断水水更流!’”
李典看我有些醉意,脸上挂着浅浅的笑,却多了一分担忧,他试图劝道:“陆姑娘,你喝得差不多了,我看不如早点送你回去吧。”
“别,别!别提什么回去!”我连忙摆手,语气急促带着几分撒娇,“还没尽兴呢,李公子,我敬你一杯!”
李典无奈,举起杯来笑道:“好好,喝!”说罢,他竟端过我的酒盏,一口干了下去。
见此,我气得嘟囔:“哎呀,你干嘛喝我的酒?喝你自己的呀!真是……”抱怨归抱怨,我喝多了也顾不上计较,只趴在桌沿傻笑,突然拍拍他的手臂问道:“李公子,听过黄梅戏没?”
李典愣了愣,刚想回答,我便压根儿不等他开口,直接撅着嘴唱了起来,醉意十足:“我考状元不为……把名显,我考状元不为……做高官,为了多情的李公子……夫妻恩爱……”唱到最后,我竟脚下一软,栽在了桌上。
李典摇了摇头,无奈地叹道:“这姑娘真是不让人省心。”他俯身扶起我,将我背在背上,转身出了酒家。一路上,我趴在他背上胡言乱语,甚至口水鼻涕糊了他一背,他却没露一丝嫌弃,只是默默背着我迈步在冷清的街道上。
几条街道过后,曹府的高大门楣映入眼帘。寒风一阵阵扑面而来,我渐渐清醒不少,正打算从李典背上跳下,目光却一转,猛然撞上曹操的视线。只见他正站在府门前,手里还拿着我那件裘绒外套。
在我和李典到来的一刹那,曹操眼中闪过一丝震惊,但他瞬间恢复自然,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。他先接住我,让我站稳,又转身替李典解下披风,顺手将披风上的灰尘轻轻拂去,语气中竟有几分歉意:“曼城啊,婵儿这丫头年轻不懂事,今日多有叨扰,还请见谅。”
李典面色一红,赶忙摆手:“曹将军言重了,我可不敢当。”随即接过披风,低了低头。
曹操并未深究,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:“多谢你将她送回,李公子,辛苦了。”
李典见状,连忙踱步告辞:“那,在下就先行离开了。”曹操点头微笑:“好,这么晚了就不远送了。”
待李典离开,曹操扶着我进了院子。刚将我按在长案上坐下,他的怒气便藏不住了:“我说婵儿!看看你喝成这副模样,简直一点儿规矩都没了!”
我一手撑着下巴,另一手拉着他的衣领,满嘴酒气地嘟囔:“我就喝这么多,你管得着吗?再说了,您老是我什么人呀,瞎操心什么,不如回去多哄哄您的夫人,管好老婆孩子去吧!”
曹操听出我的醋意,语气却软了下来。他一边拿湿巾替我擦拭额头,一边转移话题:“这不怪你,都怪曼城……不过你放心,等仗打完,我非得……非得好好教训教训他不可!”
“教训教训教训!”我推开他,忍不住嚷道,“你就别嘴硬了,倒是管好你自己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