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春风解烦忧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445更新时间:25/05/29 23:03:48
我胸口一阵悸动,脑海里飞快回忆起那天的情景——"独眼龙"替我送解药的事,难道被卫芸察觉了?这一切和她的怒火有关系吗?思绪翻涌间,曹操的声音拉回了我的注意:“婵儿,卫姑娘所言是否属实?”他语调虽轻,却透着一丝焦虑。

“当然是胡说八道!”我不等他话音落地,便跨前一步,冷冷瞪向卫芸,“什么黑衣男子?是不是你眼神不好,看错人了,还是白天撞了邪!”

话音未落,卫芸却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反唇相讥,而是用一种冷峻得有些玩味的神情扫了我一眼,轻轻叹了口气:“眼神差就眼神差吧,你何必这般恼羞成怒呢?哼……但我说啊,不做亏心事就不怕鬼敲门。”说完,她侧过身,皮笑肉不笑地盯了我和曹操片刻,随即大步离开。

卫芸的话看似随意,但其中暗流汹涌。曹操盯着她的背影,眉头微蹙,眼神显得略有些复杂。他勉力镇定,低声道:“别理她,咱们走吧。”

然而就在此时,戏志才与夏侯惇却匆匆迎了过来,神情凝重地唤住曹操:“主公,有要事相商。”我心中郁结,不愿掺和,便借机摆摆手,独自朝营地的后方走去。

一路上,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。脚尖踢起地上的碎石,飞得东倒西歪。要是能把卫芸和“独眼龙”这对儿“冤家”一同踢个干净才好,让他们别再纠缠不休!正跌进郁闷的漩涡中,忽然觉得撞上了什么,抬头一看,却是熟人的脸庞——李典。

夕阳洒在他的墨色战甲上,那略显稚嫩的面容被映衬得如春日暖阳一般,一瞬间冲散了我心头的阴霾。他微微一笑,语气温和:“怎么了?不高兴吗?”

我抬眸打量着他,那干净的眼神仿佛从未沾染尘世烦忧,心中莫名轻松许多,佯作无事般笑道:“没什么,下午吃得太撑了,出来随便走走。”

李典闻言,嘴角微扬,笑意扫过眼梢,都说“如沐春风”这个词是虚幻的溢美,但看着他灿然的笑容,让人忍不住想相信它是真实的。我刚想开口再说些什么,不意见关羽从营门方向匆匆走来,远远便喊道:“陆姑娘!我嫂嫂突然身体不适,劳烦姑娘前去看看!”

闻言,我迅速与李典交换了一个眼神,便跟着关羽急急赶往刘备的营帐。刚踏入内帐,便见碧云脸色绯红,斜靠在榻上,神态显得虚弱。我轻轻探了探她的额头,果然发烫。她勉力睁开双眼,向我诉说着近几日无力乏食,腹痛难受。我略一诊断,便判断她这是典型的急性胃肠炎,大致是水土不服引起的,心中便有了方向,写下几方药剂后叮嘱了一番,嘱她静养。

不愿多扰,我转身离开帐外,抬眼竟看到李典还站在那里。他的身影被夕阳拉长,一身铠甲在余晖下熠熠生辉,让人移不开目光。“你还在这儿等啊?”我迎上去,目光里多了一丝感激。他轻轻一笑,与我一道慢悠悠地往回走。

脚下的路连绵向前,我的思绪却飘向了远方,“下一步我们会去哪呢?这会盟一旦结束,曹操是不是还会扎根于陈留?”我随口问。

听了我的话,李典沉思片刻,目光投向远山:“将军目标不是陈留,而是河内。”

“河内?”我愣了一下,“那岂不是去投袁绍了?”

李典微微一笑,摇了摇头:“去河内,不是为了袁绍,而是车骑将军,更确切地说,是朝廷。曹将军胸怀大志,非池中之物,陈留一隅并不适合他的抱负。”

我一时间无言以对,竟从李典这待人谦和的面孔后,看出了他对天下局势的清晰洞察。突来的这个认知让我有些恍惚,眼中也溢出些许钦佩之意。

李典顿了一下,看着我,忽然道:“陆姑娘,你更希望回陈留,对吗?”

他的直白问话让我稍显迟疑,略有些错愕,但仍摇了摇头:“不,不是,只是随便问问而已。”

“嗯……”他嘴唇微动,似有千言万语欲出口,却最终闭上。他垂下眼睫,藏住那眼底的微光,好似任何深情都只能悄悄埋葬在心里。

一路无声,直到彼此沉默地踏上回途。远山连绵,山巅云层稀薄又朦胧,那一片若有若无的美景,让人隐隐想起那句古诗:“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”

回到营地,我与李典暂别,径直走向曹操的帐中。没成想刚掀开帐帘,便见曹操独自站在地图前,专注地盯着壁上标记,整个背影散发着一股深沉的力量。我放轻脚步,默默走向一旁,却不料刚倒上茶水,他便淡淡转过身,微敛眉头,问道:“婵儿,你去哪儿了?”

这话让我怔了一瞬,话还没出口,他便带着几分嗔意,轻哼道:“别告诉我,你又是去给碧云看病了?”